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提出的关于民族和殖民地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思想,是列宁民族和殖民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系统地论述了民族和殖民地国家革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建立苏维埃政权所具备的基础和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形式及性质、实现苏维埃的途径等主要观点。这些思想的提出推动了民族和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民族和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它过分强调东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步性和苏维埃政权的普适性,因此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组成苏联。苏联的成立虽保证了这几个独立共和国在苏联的平等地位,赢得几个独立共和国的信任,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正是这些问题和缺陷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成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苏维埃是俄文音译词,译为代表会议之意。“苏维埃”来到中国之后,其革命象征意义大于本身原义,成为人们革命认同的一个符号。“苏维埃”的提出表明中共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始;“苏维埃”的发展表明中共局部执政的尝试;“苏维埃”的终结体现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苏维埃”在中国从提出、发展到终结,尽管存在时间不长,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 ,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民族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再加上日本侵略中国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国共两党既有的“攘外安内”和“苏维埃革命”政治路线 ,都渐趋共御外侮的抗日救亡政治 ,此为“华北事变”后两党关系的重大转变提供了铺垫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国内外的客观环境变化,汲取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相关国家结构理论对中国国家结构形式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纲领与政策的变化中,可以了解从最初对“联省自治”认知,到对“中华联邦”的实践指导,再到对“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等国家结构性的深入拓展,直到最后确立了单一制的“人民共和国”,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演进。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性地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国家结构形式的内涵,也淬炼出与中国社会政体、政权组织形式相匹配的国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联邦制是美国的基本国家制度,核心是联邦和州之间的平行关系,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法律上的相互基本独立,互不隶属,但联邦的法律高于州及地方法律,尽管联邦政府地位不高于州和地方.两百多年来,这一基本国家制度没有改变,但联邦制度内联邦与地方的关系则随着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观念一直在调整和演变.联邦制度的核心是联邦与州的法律关系,同时也包含组成联邦之间的州与州的关系,州与地方的关系,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美国联邦制度的建立和维护基于美国宪法的规定,同时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美国联邦制的建立和保持,既是宪法“写”出来的,也是最高法院“判”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方立法体系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方面,民族地方立法体系的建构则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依据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不同表现形式,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分为“民族联邦主体立法体系”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系”两种基本类型,前者以俄罗斯为典型,后者以中国为典型。这两种典型类型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它们建构的具体路径各不相同。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适应性是建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8.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什么?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至今尚未取得共识。说“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者有之;说“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集中(制)”者有之;说“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辩证统一”者亦有之;如此  相似文献   

9.
企业法人民事责任的“两罚制”(以下简称“两罚制”)是指企业法人在对其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同时,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员亦应对其过失行为负责的一种民事责任制度。“两罚制”之“罚”不是惩罚,因为民事责任较少有惩罚性,一般只是补偿性。对“两罚制”规定得较为明确的是《瑞士民法典》。该法典第二章中规定:“第五十五条 活动 (一)…… (二)法人对其机关的行为及其它行为承担责任; (三)行为人失职,行为人另负个人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史专业(研究方向:现代国际关系史) 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填空(10分): 卜1917年11月8日,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_起草的《_____》,这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_个对外政策文件。 2一935年。月30日,_、_、_、_四国签订了《》.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先后召开了_三次大国首脑会议。 4.战后丘吉尔曾提出“三环外交”的政策设想,这三环是:_ 5.1971年中国提出恢复中日邦交三原则是:_ 二、选择(10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题号上画“了”): 1 .1931年12月l。日,国联行政院决定成立一个什么调查团到中国东北调查中、日冲突…  相似文献   

11.
在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无产阶级政权和执政党的建设是布哈林长期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他始终有一种“隐忧”。1921年,他就指出了“无产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蜕化的危险”,认为从这种蜕化中有可能产生“新统治阶级的萌芽”。(《布哈林文选》上册第58、60页)到了1928年,他越来越明确地看到,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国家  相似文献   

12.
苏维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时建立的一种新型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然而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各苏区普遍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致使民众过分相信党、而对苏维埃政府信仰不济。虽然形成如此党政关系模式的原因颇为复杂,但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师俄”成型的“以党治国”思想对中共的影响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苏维埃政权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建设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有“移植”,也有创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苏维埃政权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这是有别于俄国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同时,中国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具有自相矛盾的两重性,正确地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于今年5月24日向最高苏维埃正式提出了向可调节的市场经济过渡的构想。这一被戈尔巴乔夫称为“相当于十月革命的巨大转折”的构想引起了最高苏维埃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强烈反响。 可调节的市场经济,即有效的计划——市场经济,是这一构想要将到的目标,也是苏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平等、竞争性地发展;(2)利用市场作为调节社会生产活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导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南斯拉夫),与国际因素相联系的法律关系受冲突法规范、直接适用规范和特别实体规范的调整。这些规范被规定在联邦法令和国际条约中。南斯拉夫的国际私法大多被编篡进1982年《国际私法法令》(以下简称“PILA”(见《南斯拉  相似文献   

16.
联邦制是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 ,但联邦与州及地方的权限关系 ,则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形势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 ,在联邦与州两者之间的权力划分上都主张实行联邦主义 ,即必须在中央和地方进行分权。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是以中央集权抑或中央放权为价值取向 ,象驴两党的政治哲学却存在着明显分歧。尼克松主张要改变罗斯福“新政”以来所形成的中央集权的倾向和态势 ,还权于州、还权于民 ,并实行税收分享 ,是为“新联邦主义”。本文拟对“新联邦主义”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实质和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各国为解决民族、种族、文化集团问题提出的思路与建立的机制中,与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多元文化主义等政治思路与机制相对应的,是文化思路与机制,即"民族文化自治"的思路与机制.但该思路与机制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到种种质疑和抵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历史命运才出现了转机.文章对此种转机出现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自治的价值蕴含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此外,对中国是否能以及怎样引进民族文化自治提出作者个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自治历史命运的转折与引进设想(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各国为解决民族、种族、文化集团问题提出的思路与建立的机制中,与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多元文化主义等政治思路与机制相对应的,是文化思路与机制,即"民族文化自治"的思路与机制.但该思路与机制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到种种质疑和抵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历史命运才出现了转机.文章对此种转机出现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自治的价值蕴含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此外,对中国是否能以及怎样引进民族文化自治提出作者个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保障苏维埃法制的正确统一实施,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第九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于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通过《关于检察监督的章程》,决定在苏俄司法人民委员部的机构中建立检察机关。社会主义的检察机关从此诞生。随着苏联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独立的法律监督机关,以便对各加盟共和国的检察机关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有力地维护苏维埃法制。适应这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简释(每题5分,共50分): (1)中美望厦条约 (2)《资政新篇》 (3)文祥 (4)福州船政学堂 (5)《劝学篇》 (6)黄遵宪 (7)“公车上书” (8)苏报案 (9)辛亥广州起义 (10)护国运动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 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论述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的 进一步深化。 (5)巴塞尔宣言 (6)十二月党人起义 (7)美西战争 (8)玻利瓦尔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评美国独立宣言。 2.试述1640一1688年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原因、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