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李逸浩 《人民论坛》2012,(15):54-55
官员承诺,能否给官场带来新风气?公众对这一现象究竟怎么看?其实质效果如何?怎样有效保障承诺的兑现?为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近日我们对此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参与人数8549人,网络跟帖  相似文献   

2.
关于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性质,有旧客观说、旧主观说、新主观说、新客观说。新客观说较为合理,但有进一步明晰的空间和必要。明确"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他人"谋取"利益"的内涵,分析前三种学说的不足,提出对新客观说的理解和完善意见。从实然和应然层面论证承诺应视为一种行为的原因;提出"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客观构成要件的内容为"承诺"实施"实现"三种行为,三种行为之间是选择性的关系,承诺行为并不是必须满足的内容;虚假承诺、事后受贿满足"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客观构成要件,应纳入受贿罪的法网之中,感情投资符合某些条件时也满足"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客观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程序自洽的机制、法理基础、现实基础和价值基础分析了民事诉讼失权的正当性。程序安定、诚实信用和诉讼权利负担性构成了民事诉讼失权的基本法理,克服诉讼迟延是民事诉讼失权的现实基础,接近正义是民事诉讼失权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日,陈水扁出席“独”派团体活动时,抛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岛内为之哗然。陈水扁提出的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同时宣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从2000年的“四不一没有”到如今的“四要一没有”,让世人不难看出陈水扁的承诺是假,大搞“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是真。  相似文献   

5.
普法     
《民主与法制》2020,(11):62-63
新冠肺炎疫情能否成为借款合同的债务人迟延还本付息的免责事由?答:一般不能以疫情为不可抗力,主张免责。针对借款合同,债务人逾期还款的行为,显然已经构成违约。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条、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出现违约的债务人,普遍会主张疫情及防治疫情的行政措施属于合同法规定中的不可抗力,并试图援引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不可抗力的规则来主张应当免除其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公安院校体改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对中国刑警学院的229名体改生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体改生的专业承诺及其诸附属维度与学习倦怠及其诸附属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感承诺是学习倦怠惟一有效的预测变量。可见体改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存在密切关系,改善体改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尤其是情感承诺水平有助于降低他们学习倦怠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7.
被害人的承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被害人承诺包括关系人的合意和被害人的同意,其中,关系人的合意是阻却构成要件该当性事由,而被害人的同意则是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狭义的被害人的承诺则仅指作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而存在的被害人的同意。由于关系人的合意中并无所谓被害人的存在,因而刑法理论中的被害人承诺,凡未作特别说明,一般专指狭义的被害人的承诺即被害人同意,而法益衡量理论,则为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的刑事正当性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陈东平 《求索》2007,(7):9-11
国外研究表明个人特征对组织承诺、组织承诺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影响。由于样本选择、文化和价值观差异等原因,国外的研究结果是否也能合理地解释中国员工的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呢?基于这一想法,笔者以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6家纺织企业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纺织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员工的个人特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因此,文章认为,针对我国纺织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论公务员对政府的组织承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承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其研究始于企业管理理论,其实质是一种心理契约。将组织承诺引入行政管理领域是因为它对加强行政文化建设、规范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增强其责任感与事业心、提高行政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公务员对政府的组织承诺制度,必须从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推行公务员就职宣誓仪式等入手,以连续承诺等形式推动公务员对政府组织较高的情感承诺,从而为行政效率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职业承诺是指个体对于其所从事职业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在职公务员进行的结构化访谈以及726名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公务员的职业承诺具有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维度,其中,感情承诺水平最高;影响公务员的职业承诺的因素主要有领导认同、组织公平感以及工作负荷;公务员的职业承诺在年龄、学历、服务年限以及学历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领导认同、组织公平感对其职业承诺有正向影响;工作负荷则会对其职业承诺有负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对公务员的领导认同感、组织公平感以及工作负荷的影响来提高公务员的职业承诺水平,推进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金碚 《求索》2023,(6):5-13
从经济学范式演变逻辑、工业化文明形态、经济全球化演进等视角可以大致理解域观经济学的缘起过程。应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承诺中,引入域观范式承诺,形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域观经济学三大体系构架。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范式主要以经济理性为支柱,而域观经济学范式则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支柱,并且充分吸纳经济学的史观范式因素,使经济学更具人类发展的实践性现实关切。域观经济学的形成不仅源于理性认识的演进,而且基于对文化多元性和文明形态多样化的范式承诺。由此,经济学既有坚实的理性基干,也有深刻的文化基因,并由以工具理性和形式主义主导的主流经济学范式承诺,向具有文明形态内涵的新范式承诺转变。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而人类所要回答的是:如何实现可行的经济全球化?这深刻体现了市场经济自发性与建构性共存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制度演进特质。域观经济学的缘起,则顺应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可行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司法承诺规则在侦查讯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讯问有很强的对抗特征,较量的双方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这种思维的对抗具有博弈性。司法承诺规则能够保证犯罪嫌疑人得到某种利益,使犯罪嫌疑人自愿同司法机关协作,从而有效地降低侦查成本,提高侦查效率。文章在对司法承诺规则作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构建,以实现侦查讯问中司法承诺的法治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公务人员的工作动机是公共行政管理中最古老的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本研究以北京市221名专职共青团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公共服务动机和组织承诺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了团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与其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团干部服务动机水平对其组织承诺情况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公仆热忱度和公仆牺牲度二个维度对组织承诺具有较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4.
110报警服务"有求必应"的承诺在公安机关和群众的认识及实践中遇到了很大问题从公安机关来看,首先是认识不统一,具体表现为肯定、部分肯定和否定的不同观点;其次是行动的不一致,具体可分为践诺型、弹性践诺型和不践诺型.从群众来看,认识上出现了误解与曲解,行动上出现了误用、滥用与骚乱.这些问题的严重后果是践诺型不堪重负,弹性践诺型可能失信于民,不践诺型必然失信于民;越俎代庖、助长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习气;非专业的硬性处置会危及群众甚至处警人员的安全;不利于树立勤劳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社会风尚;延误对有危难的求助者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及消除不良后果的根本出路在于将"有求必应"的范围明确界定在公安机关的职责之内.  相似文献   

15.
无论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为物本论、实践本体论或者生存论本体论,总是不能把马克思哲学对人的自由解放的内在关切突出出来。惟有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理解为“人的解放”的本体论承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16.
休斯敦火箭队的主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有一名主力球员在赛前规定的时间里却没有来,原因是塞车。当球员飞奔到训练场的时候,他已经迟到了30分钟。在美国人的眼里,这是很严重的一个过失。火箭队的主教练范甘迪把球员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晚到,但一切都过去了,从现在开始,我要你百分之百地去思考比赛,好吗?”在范甘迪的面前,球员像个孩子般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在最后的赛前会议上,范甘迪面对本队球员说:“大家都知道,姚今天迟到了,所以他欠大家一场很好的比赛。”然后他转向这位迟到的球员,说:“你明白吗?你要打出一…  相似文献   

17.
孙持明 《前沿》2007,(11):140-143
第三人承诺清偿的效力应依第三人承诺清偿的行为性质而定。而第三人承诺清偿的行为性质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区分第三人承诺的对象即是向债权人承诺还是向债务人承诺,然后再根据第三人承诺的内容来进行认定。而第三人承诺清偿的效力同样应该以此为区分来识别。我国应在未来的民法典的债法编中应对第三人承诺清偿现象加以明确规定和细化。  相似文献   

18.
梅新育 《半月谈》2005,(3):17-19
在过去的3年间.我国加快制定和完善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法律和贸易政策体系,逐步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贸易措施,部分放开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在认真履行入世承诺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今年起.我国驶入入世的“后过渡期”,这意味着我国将加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可以说,在“后过渡期”的两年里,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出现一次“井喷”,政府、产业、企业以及相关部门都将直面一场动真格的“大考”。那么,国内企业能否经受住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考验?一些行业的发展能否以一种平稳的方式向前推进?政府部门又将有何作为呢?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承诺及其法律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承诺作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向全社会公开作出的旨在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的一种自觉性允诺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行为。实践中行政机关诺而不践现象不时发生,为此明确行政承诺与法律责任之间的联系性实属必要。加强对行政承诺制度的研究,不仅能净化行政执法环境,促进依法行政,树立守信政府,而且会在更大程度上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一 )中标通知书的性质对于中标通知书性质的认定 ,应从整个招标投标的过程进行分析。应当说 ,招标投标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签订合同的过程。根据各国法律规定 ,一般认为 ,招标即发布招标公告的行为 ,属于要约邀请的性质 ,我国《合同法》的第 15条也规定如此。投标即众多投标人报送投标文件的行为则属于要约的性质 ,发出中标通知书则为承诺。因为承诺是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和接受 ,而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表明他对中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的内容表示同意和接受。显然 ,发出中标通知书的行为与《合同法》中的承诺的构成要件相符。我国《合同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