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诉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一种独立之诉。由于我国立法规定的反诉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理论研究尚未达成共识,使司法实践操作不一,致使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故建立健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反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共同制度,我国也不例外。反诉制度制度在实践操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诉与本诉相比具有独特性。我国反诉制度存在立法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司法观念有偏差,基本理论不成熟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相关规定,明确反诉提起的法定要件,增设强制反诉和再反诉制度,分类明确反诉的审理方式、提出载体、提出时间及管辖等程序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反诉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为各国的民事立法所重视。然而我国,在立法未予以重视情况下,反诉制度在实践中遭遇着种种的阻碍,并未能真正体现出反诉制度应有的价值。本文旨在对我国反诉制度在实践中遭遇阻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如何消除这些障碍,完善我国反诉制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4.
张晋红 《法律科学》2002,(5):96-103
反诉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恰恰相反,反诉制度的适用常常遭遇障碍.导致反诉制度适用遇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反诉立法的制度性缺位、理论研究的不当和法院及法官的自利意识等.反诉制度是实现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最大化融合的途径之一,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的完善、反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法院系统对法律统一实施理念的树立,确保反诉制度的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5.
反诉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诉的合并。正确认识与把握反诉制度的基本属性及其内在规律,就能有效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司法资源,有助于避免裁判间的矛盾。然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反诉制度并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在司法实务上造成很大混乱。因此,有必要将中外反诉制度加以比较,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诉制度。  相似文献   

6.
反诉是我国民事诉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诉讼法律程序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在同一个案件审理中产生两个相互冲突的判决,能及时、更好地保护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诉讼公正和程序正义;而且能有效提高诉讼效益,节约诉讼成本。但是由于我国诉讼法律制度设计的缺陷和一直以来在诉讼实践中的缺乏重视,目前我国反诉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我国反诉制度的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反诉制度的多面临的困境,从而以反诉制度的缺陷为视角,试图给出解决反诉制度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亮  闫城宇 《河北法学》2024,(4):140-159
对反诉之再反诉问题是民事反诉制度中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以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难题为切入点,引出我国是否应当建立再反诉制度,随后对再反诉制度的理论基石进行详细解读。进而详细介绍有关国家和地区反诉原告对再反诉之应对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得知,我国具备建立再反诉制度立法和司法实践基础,因为在我国建立再反诉制度是民事反诉制度目的实现之有效途径,是民事反诉制度内在属性的基本要求,符合反诉理论和司法之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民事反诉立法及司法实践为建构我国再反诉制度提出合理建议,重点对再反诉当事人之范围,再反诉牵连性之认定,对再反诉是否可以再次提起反诉等难点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毕玉谦 《法律科学》2006,24(2):119-128
反诉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诉的合并,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务上,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反诉制度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律,就能够有利于实现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法院的司法资源,并且有助于避免裁判间的矛盾。但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制度并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的有关司法解释就反诉制度的规定出现了不尽合理之处,在实务上造成很大混乱,因此,对反诉制度的基本议题加以重新整合与论证,对于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嘉军 《政法学刊》2007,24(1):82-86
刑事诉讼中允许反诉具有多重价值,尤其是与刑事附带民诉制度设立的立法初衷高度吻合。然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能否提起反诉以及提起反诉的相关程序如何等,现行立法并未规定,且理论上对此也鲜有论者。立法规定的阙如以及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不仅使刑事反诉实践缺乏应有的指导与依据,而且还直接导致了法院对刑事反诉问题的普遍漠视。在刑事诉讼法即将修改的宏观背景下,应当如何建构我国的刑事反诉制度无疑是必须正视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反诉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它能够避免产生相互矛盾的判决,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彰显诉讼公正;而且能提高诉讼效益。我国反诉制度失衡现状的考察集中分为两部分:起诉与反诉制度性规范的失衡的考察,法官审判权与当事人反诉权的失衡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反诉、交叉诉讼和引入诉讼是美国民事诉讼法中共同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诉可分为强制性反诉与任意性反诉,其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是不同的。交叉诉讼是指共同诉讼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提起诉讼。引入诉讼则是指被告对非诉讼当事人的第三人提起诉讼。这些诉之合并制度反映了美国民事诉讼法对统一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中的某些内容对我国相关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反诉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内容涉及到原告与被告、提起反诉的条件、强制反诉、反诉的撤销、反诉之反诉、上诉审中的反诉等诸多问题,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民事司法救济的角度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3.
反诉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诉的合并,有利于实现节约诉讼成本、司法资源,并且有助于避免裁判间的矛盾。反诉是美国民事诉讼法中共同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强制反请求与任意反请求,尤其是强制反请求制度,反映了美国民事诉讼法对统一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中的某些内容对我国反诉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反诉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但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致使实践中出现了弊端。本文针对我国反诉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宋杰 《法律科学》2006,24(3):133-140
反诉是国际法院诉讼程序中的一种附带程序。20世纪90年代,国际法院涉及到反诉的案子突然增多,其基本上是被作为一种诉讼策略在使用。国际法院在处理反诉过程中的系列做法彰显了反诉的诸多法理。为了加强对反诉程序的控制,国际法院对反诉规则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16.
反诉制度是由罗马法的抵消抗辩发展而来,并以其特有的价值被许多国家的立法所采纳。在我国,由于理论研究的分歧较大以及立法的过于简陋,很多问题没有法律的规范,造成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因此,进一步明确反诉制度的相关事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反诉是民事案件中被告享有的诉讼权利,是被告用于对抗原告的诉讼要求,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手段。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独任庭、合议庭应当正确理解反诉的含义及反诉的条件,把握反诉与反驳的区别,做到依法审理被告提起的反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法学》2019,(1):149-158
诉讼抵销是指被告依据实体法规则,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抵销消灭原告的实体请求权。我国理论界通说认为应当以抗辩的方式来实现诉讼抵销,少数说则认为应以反诉的方式实现诉讼抵销,而司法实务中却主要采取另诉说,实质上否定了诉讼抵销的实现。诉讼抵销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上的脱节,根源于抗辩说和反诉说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上均无明确规则,而司法实务操作者对效率和合法等功利目标的追求使其选择另诉说。为了落实当事人的法定权利,避免不必要的拆分诉讼,通过解释和适用中国法既有规则,提炼出实现诉讼抵销的具体路径:诉讼抵销的性质只能是抗辩,但其具体要件之一的"存在抵销主动债权"存在争议时却必须以诉的形式解决,可以将抵销主动债权作为反诉合并审理,但在不具备合并条件时法院应就本诉债权是否成立做出先行判决。  相似文献   

19.
反诉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各国立法上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只不过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如英美法系称之为反请求(Counter-claim),而同为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和法国法分别称之为反诉(Wiedklage)和反请求(Demande,reconventionnelle)。反诉制度的确立由来已久,其目的不外乎两  相似文献   

20.
王福华 《法学论坛》2000,15(2):81-88
我国的反诉制度存在着一些缺陷,其根源是诉讼权能失衡.反诉制度的完善应着眼于以下几对关系的平衡:对起诉权与反诉权要予以平衡地配置,使反诉权与起诉权间实现平等地对抗;反诉权与法院的审判权要平稳地运行,防止法院恣意地处置反诉的命运;反诉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相平衡,既要为法院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明确一套司法规则,也要允许法官在一定范围内对反诉作出处理,以体现反诉制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