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因二审法院将一审法院判决刘涌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舆论大哗 ,有的认为刘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有的认为刘涌案件改判是法治的进步 ;也有人对此案持一种审慎的批评态度。这里 ,让我们倾听一下有关专家的声音 ,以启发读者对本案作更深入的思考 ,关注司法实践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漂移在两种理念之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因二审法院将一审法院判决刘涌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舆论大哗 ,有的认为刘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有的认为刘涌案件改判是法治的进步 ;也有人对此案持一种审慎的批评态度。这里 ,让我们倾听一下有关专家的声音 ,以启发读者对本案作更深入的思考 ,关注司法实践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刘涌案件改判引起的社会反响看公开裁判理由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因二审法院将一审法院判决刘涌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舆论大哗 ,有的认为刘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有的认为刘涌案件改判是法治的进步 ;也有人对此案持一种审慎的批评态度。这里 ,让我们倾听一下有关专家的声音 ,以启发读者对本案作更深入的思考 ,关注司法实践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8日,最高法院开庭对刘涌案进行再审,20日作出“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死刑判决书。22日上午宣判,上午11点35分刘涌被执行死刑。 从媒体所报道的情况来看,刘涌是在最高法院再审合议庭宣判后,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被执行死刑的。笔者因此有了疑问:在这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最高法院能否完成死刑复核程序的各项工作?而不少人又因笔者的疑问而产生另一个疑问:最高法院作出的死刑判决也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才能生效吗?  相似文献   

5.
刘涌案终于尘埃落定:2003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提审刘涌案作终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刘涌死刑,与其所犯其他各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这结果令很多人拍手称快,然而对笔者而言,作为一个法律人,跳出刘涌本人的生死之外,我所关注和思索的是刘涌案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国地方各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各大单位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各海事法院: 对于数罪中有一罪或者数罪应当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含死刑缓期二年 执行,下同)的案件,如何实行数罪并罚,各地法院的作法不大一致。有的对各罪分别量刑,再决定应执行的刑罚;有的则列出罪名,不分别量刑,只判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本文作者承办的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上诉的案件66起,二审及复核程序辩护后改判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35起,发回重审的4起,毒品案件未遂的辩护在毒品类案件中,尤其是针对贩卖毒品罪是否存在未遂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态度尚不明确。在实践中有的法院明确对未遂作出认定并在量刑时予以体现,有的法院则认为贩卖毒品罪应参照行为犯处理,甚至在一些省份的法院与检察院明确形成了参照行为犯处理不适用未遂的书面意见,认为只要是以贩卖为目的实施了准备毒  相似文献   

8.
从一审被判死刑,到二审改判死缓,到再审被判死刑,刘涌案的审理与判决无疑牵动着无数关注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制文明的人士的心弦。最高法院为什么要提审刘涌案?刘涌为什么最终被判处死刑?关于改判的有关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透过刘涌案,整个社会、整个司法界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本刊在刘涌一案成立再审调查小组时即在全国率先披露了刘涌一案的最新进展以及此案将再审的确切消息。 如今,刘涌一案尘埃落定,本刊再一次将镜头对准此案,用翔实的笔触对最高法院提审进行深入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从一审被判死刑,到二审改判死缓,到再审被判死刑,刘涌案的审理与判决无疑牵动着无数关注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制文明的人士的心弦。最高法院为什么要提审刘涌案?刘涌为什么最终被判处死刑?关于改判的有关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透过刘涌案,整个社会、整个司法界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本刊在刘涌一案成立再审调查小组时即在全国率先披露了刘涌一案的最新进展以及此案将再审的确切消息。 如今,刘涌一案尘埃落定,本刊再一次将镜头对准此案,用翔实的笔触对最高法院提审进行深入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刘涌案折射出法学家的悲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审被判死刑,到二审改判死缓,到再审被判死刑,刘涌案的审理与判决无疑牵动着无数关注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制文明的人士的心弦。最高法院为什么要提审刘涌案?刘涌为什么最终被判处死刑?关于改判的有关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透过刘涌案,整个社会、整个司法界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本刊在刘涌一案成立再审调查小组时即在全国率先披露了刘涌一案的最新进展以及此案将再审的确切消息。 如今,刘涌一案尘埃落定,本刊再一次将镜头对准此案,用翔实的笔触对最高法院提审进行深入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三问刘涌案     
从一审被判死刑,到二审改判死缓,到再审被判死刑,刘涌案的审理与判决无疑牵动着无数关注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制文明的人士的心弦。最高法院为什么要提审刘涌案?刘涌为什么最终被判处死刑?关于改判的有关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透过刘涌案,整个社会、整个司法界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本刊在刘涌一案成立再审调查小组时即在全国率先披露了刘涌一案的最新进展以及此案将再审的确切消息。 如今,刘涌一案尘埃落定,本刊再一次将镜头对准此案,用翔实的笔触对最高法院提审进行深入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陕西检察》2000,(6):6-7,9
关虎、高春宏、王长江故意杀人、抢劫案,一审法院以高春宏犯抢劫罪判处其无期徒刑。我们认为对高春宏抢劫罪量刑过轻且对其故意杀人罪未予认定,经抗诉,法院最终以高春宏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决定执行死刑。抗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正> 对死刑被告人上诉案件,高级人民法院既是二审法院,又是死刑核准法院时,应当如何完成死刑复核,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是合二而一论,这种观点认为,在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又有权核准这类死刑案件的情况下,死刑复核程序与二审程序合并为同一程序,二审维持原判的裁定,也就是核准死刑的裁定,死刑复核程序不再需要独立进行了。第二是依法免除论。这种观点认为,死刑  相似文献   

14.
司法信箱     
上级法院在死刑复核时对应当改判的案件,应如何处理? 编辑同志: 我们审理死刑复核的案件时在程序上遇到一个问题:中级法院一审依法判处某案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被告人不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出抗诉。但高级法院在复核时,认为一审量刑畸重,应当改判。对此案在程序上如何处理,有以下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发回重审;另一种意见认为高鼓法院对死缓的复核实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地人民法院在整顿社会治安,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几类重大刑事犯罪分子中,积极开展公开审判,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对巩固安定团结,保障四化建设,起了良好作用。但发现有少数法院执行死刑前,将罪犯示众。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作为执法机关,应依法办事,严禁执行死刑示众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方工 《中国律师》2014,(10):63-64
福州发生一家两名幼儿中毒死亡案件,邻居念斌因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受到司法审判。8年里,他三次被一审法院认定犯有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二次被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而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死刑。最终,二审法院在今年8月22日宣判: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念斌无罪并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2002年4月17日,刘涌、宋健飞被辽宁省铁岭市 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 害罪、非法经营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行贿罪、妨害公务 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等罪名一审判处死刑。1年又4个 月后的2003年8月15日,刘涌被辽宁省高级人民法 院以近乎相同的罪名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结  相似文献   

18.
韩少民 《法治研究》2006,(10):18-18
田文昌律师属于“律林”中“大侠”之类的人。一同行问田律师:“刘涌案在您的努力下二审被改成死缓,但再审时却被改成死刑立即执行,您当时为什么没有继续为他代理?”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12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犯有集资诈骗罪的曾成杰执行死刑。曾成杰的女儿在微博上称,执行死刑当天家属没有接到通知,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7月14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微博回复称,在对曾成杰执行死刑前验明正身时,法官告知其有权会见亲属,但曾成杰没有提出此项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第423条规定,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及时安排会见。在曾成杰放弃自己权利的时候,法院人性化的做法应该是通知其家属,告诉他们曾成杰将于什么时间被执行死刑。如果家属提出申请会见,法院就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安排会见。  相似文献   

20.
变卖死刑犯器官现象亟应作出立法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检察机关在监督法院执行死刑犯枪决过程中发现: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后,有关法院往往将死刑犯的肾脏、角膜等器官变卖给医院,让医务人员立即在其身体上提取后再移植给病患者,使法院和医院均从中获得巨额利润。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影响到公正执法,侵犯了死刑犯本人所有权和人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