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修缮存其真     
郑卫 《今日浙江》2014,(16):22-23
正在浙江,大量的历史文化村落是农耕文明时期聚居形态的直接体现,这种空间组织形式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例如许多村落的选址,就受到朴素的人居环境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从宗祠的布局中,可以看到宗法制度的影子;住宅的内部空间组织往往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可以说,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就是保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记忆。就一个特定的地域而言,历史文化村落是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相关文献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宇 《前沿》2009,(10):106-108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文化内容的承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要通过文献传承和记录,都必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受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中国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游牧业为经济基础的地域性文化,受北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承载在文献上,其文献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村落的解体,农村人口的流出,以及外来人口的迁入等原因,不断造成传统的村庄共同体意识的解体。但是,村民间互动模式的改变,以及村落传统规范的变化,形成了新的认同感和新的村落文化,从而使村庄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社区形态。而女性村民在塑造村落文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西南民族聚落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把西南民族聚落置于一个广阔的自然、社会历史与发展背景中 ,以各民族的经济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技术条件、家庭制度、各种观念形态及其宗教信仰作为切入点 ,系统地分析了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西南民族聚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钱正明 《前沿》2013,(2):108-109
古村落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村落及其文化消亡的主因是村民的外迁,即“空心化”,这点在田野调查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村民回迁成为村落文化保护的必然选择.同时村民在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中分享应得的“利益”,并在生存诉求得以满足中保护村落文化.  相似文献   

6.
朱林福 《新东方》2011,(5):47-49
海南府城元宵换花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海南地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促进海南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增加文化亮点,为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带动海南各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至今仍然主要以村落社会为主体结构,具有悠久的村落文化发展史。村落文化不仅是国风、民风的源头,而且蕴藏着众多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村落文化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因此,加强村落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村落是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一群家庭组成的群体。广义的村落文化是指一定的村落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村落文化是指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周萍 《新东方》2009,(10):35-37
海南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海南各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宝贵财富,它折射出海南和谐的人文精神、生态理念、社会理想和生存方式。在建设海南国际岛进程中,将本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资源优势,增加本地区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开发具有海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发展和创新海南区域文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王希辉  黄金 《前沿》2010,(15):150-154
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等因素构成了土家族传统和谐思想特殊的文化生态。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土家人历来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的友好和睦。深入讨论和分析土家族的传统和谐思想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文化形成于人改造自然的活动过程之中,是人类社会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成果。地域特色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民族、多地域不断融合的结果,因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多元一  相似文献   

11.
张兴吉 《新东方》2010,(2):38-41
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城市化的进程,就表象而言,就是城市规模和居民人口扩大的过程。海南城市的发展历史是海南学术界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的原因是民国时期乃至于今日海南各城市的市政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文斑 《新东方》2008,(11):60-63
所谓海南本土文化,在此均特指黎族文化。 当黎族先人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之时,首先要面对的是原始的自然环境。海南岛四面环海,中部崇山峻岭,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低下,黎族先民对诸如地震、海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和滔天洪水的成因更是一无所知。黎族先民便借助想象将其对自然和生命现象的解释以神话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洪东 《求索》2013,(4):225-228
急剧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牵涉空间结构、城乡经济及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的深刻转变。通过解析村落家屋文化和住居形态及其现代化过程,可以窥见乡村在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变迁,认识和理解区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及现实。以成都东山客家乡村家屋文化变迁为个案,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家屋是居住空间、礼制空间与神圣空间的聚合;改革开放以来,住居文化变迁的主表现是以礼制文化的逐步转型和以家屋"祛魅"为主特征的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及住居的世俗化。它同时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历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认知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强调如何协同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传统村落"活态化"的方式、内容、目标及运作机制又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有差异。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因群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西南侗寨传统村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获得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的"活态"特征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西南侗寨传统村落的"活态化"能基于其独特的历史、社会和空间背景,生成自我运行的内在发展机制,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成。要做到一是加强对原住居民主体性的认知与保障;二是建立以传统为根基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三是依托传统产业升级,突破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公弄布朗族村以宗教活动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村落的基本构架。它从物理空间上奠定了村落作为一个地域共同体的基本意义,同时,从精神层面上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系统,强化了村民们的空间认同和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7.
海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和地理单元,其生产力布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剖析海南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从宏观上进行生产力合理布局,对于生产力系统的各个因素在空间上优化配置,促进海南经济特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生产力布局的历史回顾海南,自西汉(公元前110年)设郡置县以来的2000多年间,经济开发虽然经历了从沿海局部地区到环岛沿海地带再到中部山区的渐进的漫长过程,但从历史的全过程看,这种开发只是自然开发,从本规划过。因此,直到海南解放,海南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在全…  相似文献   

18.
浅析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文化是指在不同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带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一方面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并带动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因其保守性而拒绝吸收其他区域先进文化,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鹏 《今日民族》2011,(7):21-23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即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在当地哈尼村寨,村落不只是自然的聚落,更是能够给村民提供安全保障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就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这一论断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了。邓小平同志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