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2月 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各商业银行下调了境内美元等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由 4.125%降为 3.8125%。这是中国自去年 12月以来第三次降低境内外币存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此次下调利率的解释是“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 此前一周的 1月 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今年以来的第二次降息行动——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降低了 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王骏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相继两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和贷款利率:5月1日,各项存、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平均下调0.98和0.75个百分点;在不足4个月之后的8月23日再下调1.5和...  相似文献   

3.
自1996年以来国家已连续七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已由年率1206%下调至585%,下调了621个百分点。那么,贷款利率的大幅下调对企业有何影响,企业对贷款利率的连续下调又有何反应?从廊坊市人民银行最近调查的情况看:连续下调贷款利率所带给企业的优惠受各种因素的抵消,使企业最终受益极为有限;基层信贷管理掌握过紧,导致利率政策传导不畅;利率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所以,企业对降息反应平淡。降息不能代替深化改革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连续调低贷款利率的确是一件好事,能使企业财务费用有一…  相似文献   

4.
93年以来,我国运用货币政策对投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的调控十分有效,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近年来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央行从96年5月1日到98年12月7日,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3.78%,贷款利率从12.06%降至6.3...  相似文献   

5.
李琨 《瞭望》1997,(45)
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有力措施———本次利率下调的政策效应分析●李琨从10月23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存贷款利率分别平均下调1.1和1.5个百分点,这一重要举措体现了货币政策从紧而又适度的原则,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21日再次将短期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使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降到3.5%和3%,为1994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已经是美联储今年以来连续第7次降低利率了,总降幅已达到3个百分点,其目的是为了刺激美国经济早日复苏。  相似文献   

7.
黄蕙 《瞭望》2002,(10)
春节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2月21日,央行宣布即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项存、贷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25和0.5个百分点。这是1996年以来央行的第八次降息。 据央行的有关负责人说,此次降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担心世界经济发生动 荡,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 时,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却全面好转。 美国经济出现减速势头,有望实现“软着陆”。199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飞速增长,按年率达惊人的6.9%。进入2000年,美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第一季度达 5.5%,美联储为抑制过热经济,多次升息,尤其是5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半个百分点,是5年多以来升息最高的一次,使这项关键性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 6.5%;;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民间机构的调查都证实,这个措施开始起作用,它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软着…  相似文献   

9.
刘仕国 《党政论坛》2014,(24):33-33
2014年9月4日,欧央行宣布了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传统手段和非传统手段齐上阵。自9月10日起,同时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隔夜贷款利率、存款利率10个基点,分别至0.3%、0.05%和-0.2%。  相似文献   

10.
田帆 《瞭望》2003,(24)
6月5日,欧洲央行理事会在法兰克福总部举行的月度例会后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其主导利率从2.50%下调至2%。此外,欧洲央行还将隔夜贷款利率从3.50%下调至3%,将存款利率从1.50%下调至1%。欧洲央行要降息,虽早已为市场所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次降息的幅度如此之大,让人看出了欧洲央行面对欧元持续走强和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而显露的一丝焦虑之情。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94年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已经经历了8个年头。2002年2月21日,我国第九次全面下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使得人们的视线再次转向与市场利率紧密相关的国债市场。连续的降息使得凭证式国债在全国普遍热销,城镇居民踊跃购买,各家承销机构的国债短期之内全部售完。除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柜台销售外,各家参与承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积极开拓新业务,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纷纷开办了电话订购和信用卡网上交易等新的方式来为人们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然而受到国债发行数量的限制,仍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国债的热销,从表…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下调利率,甚至不惜降至零水平,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取消活期存款利率就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应对举措。取消活期存款利率有利于打开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定期存款比例等。但是取消活期存款利率也会对宏观经济、金融机构以及资金供给方产生影响,因此要权衡利弊,谨慎操作。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目前是我国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给付制度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8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长)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  相似文献   

15.
名词与问答     
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指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增长过快尤其是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通胀压力加大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紧缩货币供给与信贷,可以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抑制过高的通胀率。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之时,实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一直在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的操作。2008年7月份之后,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保经济增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年9月中旬,货币政策就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将原来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成不断下调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并放弃对商业银行扩贷规模控制的宽松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6.
存款利率和保值利率因何下降?编辑同志:最近笔者受委托两次到银行支取存款,发现去年十一、十二月两个月的三年期保值储蓄存款利率不同,对比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实为费解,望能给予解答。笔者所取的存款是三年期的1000元保值储蓄存款,94年11月3日到期.11月...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次降息幅度之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使目前我国的名义利率水平达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次价点。然而央行有关负责人曾透露,人民币不会贬值,但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会不会连续第8欢降息的关注。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利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现成公式可供计算,所以利率的确定是较为困难的。我国前7沙降息均是针对物价持续回落,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情况而采取的。…  相似文献   

18.
再次降息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但企业融资难仍然难解在全球再次展开降息行动之际,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宣布,自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以来央行在一个半月时间内连续第三次降息,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灵活审慎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息有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您怎么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的走势? 克鲁格曼:目前的经济形势比我几个月之前看到的要令人安慰得多,很多指标显示衰退已有所缓解,自由落体式的经济下跌已经结束。总体来说,政府没有重犯上世纪30年代政府所犯的错误,没有降低开支、增加税收,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下调利率、确保信贷流动性,采取积极措施维持需求。  相似文献   

20.
继4月1日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于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此项政策的出台,对久有减息呼声的企业来说无疑是福音。但与停办保值储蓄一样,存款利率的下调对普通居民储户来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储蓄积极性。应当怎样判断此次调控手段出台对经济特别是对储蓄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