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城市形象传播是一种主要通过媒体传播进行的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性建构。一座城市在日常的正态运行状态下,其城市形象传播能遵循稳定统一的正向模式,认同效果能基本实现。但如果发生危机事件,城市形象传播便会受到危机因素干扰而陷入认同建构困境。以2020年初暴发新冠疫情的城市——武汉为例,通过分析该市疫情期间的城市形象信息传播活动,探讨如何在危机语境下,以重建认同为目标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建构;并且将具体策略的思考充分置于当前新媒体传播生态和传播方式变革的框架下,提出:传播塑造新的城市符号、采用微观平民化话语表达、多元主体共同传播以及创新使用新媒介载体,可以从文化、情感、意义和想象等多个层面来实现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认同建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根源深远,开始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汉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话语压力造成的认同危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深入,现代性也引发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最后是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身份认同危机。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概况及其在构建少数民族认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丙珍 《前沿》2012,(22):128-130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既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又有跨文化建构的维度,少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本土文化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学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学.在此,以鄂伦春族史诗“摩苏昆”为例,从文化认同功能的角度阐述作为文化承担者的普遍认同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涂浩然  卢丽刚 《前沿》2011,(7):182-186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延伸到文化领域,中华文化既面临全球化国际文化环境的挑战,又遭遇社会转型期,国内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挑战与威胁,而且陷于内部国民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中。因此,在全球化文化环境这一外部结构无法规避的情势下,从国家内部的文化认同视角,探寻建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社会化途径显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的文学活动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治疗,既对白先勇挣脱成长困境、完成人格的发展和整合意义非凡,又对他踏上创作之路、建立自我认同具有重要作用。白先勇小说的价值构建和文化意义,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下也可以得到独特的阐释。从特定角度看,他的代表作《台北人》不妨视为化解两岸历史恩怨,弥合民族心理创伤的一帖良药。由此,文学治疗的功效由个人而延及社会大众与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6.
略论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及其在生活世界中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应当能够承受和包容认同与认同危机之间的合理张力;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需要恢复和保持认同必不可少的关键成分;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应当可以展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塑造关系。文章还着重从当代社区建设、社会交往和现代制度建设等维度讨论了生活世界语境中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的培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解读怀旧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 《理论月刊》2007,(8):54-56
本文探讨了怀旧及怀旧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成因,并从"上海怀旧"的文学文本对怀旧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文化逻辑进行了探讨。怀旧文化的兴盛借助了当代大众媒介迅捷而广泛的传播能力;通过传媒所建构的社会知识和影像,给身处现代文明中的大众以认知、抚慰和消费。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上海怀旧"一方面影响着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与行为,成为人们浸润其中并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更深的意义上,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焦虑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朝核危机时而暗流涌动,时而柳暗花明。朝鲜的非理性行为只能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去解释。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的因素,在朝鲜对其国家利益的建构中和身份的认同过程中有着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没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同建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同应国家一体化建构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10.
季中扬 《求索》2012,(4):162-164
从田野调查资料来看,当代农民对乡土文化仍然有着深层次的认同。乡土文化认同危机话语实质上是知识分子对乡土文化现代处境的焦虑而产生的文化想象。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我们一方面应该关注文化生态多样性,高度认识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为了所谓重建乡土文化认同而让现代农民在文化上留守于前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而“冲突论”和“一致论”在界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上无疑都具有片面性,基建与此基础上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整合思路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文化与公民文化具有内在的粘合作用,因而在现代公民社会中培育新的公民文化应当是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万雪飞 《求索》2013,(6):103-105
萨义德对于作为话语的东方主义的批判,深刻揭露了隐藏在西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经验事实中的文化殖民策略。现代西方在东方主义话语中建构中国形象,一方面是通过树立“他者”之镜帮助现代西方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扩张进行意识形态的辩护。在“他者”文化仍然对自身文化的意义体系发出质疑与挑战的当下.提升中国文化自觉的首要之义就是要走出“他者”困境,摒弃“自我东方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青年身份认同本质上是文化身份认同,核心是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建构过程,青年身份认同包含“认异”“求同”“聚类”三个环节,内涵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逻辑统一。微空间作为当代青年公共表达、日常交往、文化娱乐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青年的话语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微空间中多元冲淡主导、动态多于恒常、形式高于内容,使得青年身份认同度明显低于现实社会,出现方向感弱化、无力感滋生、价值感模糊的身份认同危机。聚焦微空间中青年身份认同建构,需要吸纳微话语,强化微叙事;融合微媒介,改善微传播;建构微文化,提升微引领。  相似文献   

14.
德育共同体的建构是为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更好实现。在共同体对共同性的建构过程中,德育共同体面临自我中心主义社会道德冷漠泛滥所致的“陌生人”现象、极权主义霸权欺凌所致的“边缘人”现象以及物化所致对技术过度依赖的“虚拟人”困境。对共同性的反思与批判,有助于我们从社会规范领域分析情感认同危机、身份认同危机和价值认同危机的深层根源,重构德育共同体研究的承认范式及其规范。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认同的建构既需要认知民族的共同性,又需要认知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两者相互对应、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建构中极富悖论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正确认知民族认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建构民族认同的多元共存认知,则是走出民族认同二元对立认知困境的出路。民族认同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的认知演变,乃是建构各民族和谐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的认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过程,其基本趋向就是在把台湾建构成“我群”的同时,逐渐将中国建构为“他者”,并使二者产生某种异己关系、对立关系.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如何弥合两岸认同差异,增进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归属感,无疑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初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最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个identity crisis其实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认同危机”。作为中国面临的核心危机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本文以“北大清华十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为契机,谈一下消费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8.
身份认同是当今文化研究一个重要概念和关键问题,也是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身份认同问题有两种论争模式:本质主义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作为表意实践的文学在建构身份认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代文学批评与身份认同研究联系紧密,特别凸显在后殖民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自我认同问题的凸显有其深刻的原因.总的来说,现代自我认同危机是现代性对日常生活侵袭的结果;全球化进程是自我认同危机出现的大背景;科学技术推动了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消费文化进一步催生自我认同危机;大众传媒则加速了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不同组织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共同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制度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城市社区这一组织化的载体,超越户籍制度的障碍,重建认同机制。在社区场域内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主要的技巧是善于发现、创造并放大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和社区居民进行交往互动的各种"诱因",让他们加入到社区活动当中来,由浅入深经历从相互了解,到彼此熟悉,再到相互信任,最后实现社会认同的建构。社区认知、社区服务、社区参与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三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