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信息网络的政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斌 《电子政务》2005,(22):58-63
业务流程再造是组织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消除潜在威胁、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作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继承和发扬,政务流程再造是各级政府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方式,提升政府绩效的必由之路。而将政务流程再造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则是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实现再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7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出现了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如重塑政府运动、再造政府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推动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因素,除了丹尼尔·贝尔所预言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危机之外,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前沿理论出现了相互融合、渗透,相得益彰的局面,影响较大的如公共选择理论、产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博弈论等。  相似文献   

3.
较之服务驱动的政府流程再造,效能驱动的政府职能转换是一种柔性的重塑政府过程,它没有彻底触及政府的深层价值和深层结构变革,但是,在既有政府流程的规范化、流程优化方面,在政府的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借助数字化的手段,进行着创造性的变革尝试。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何耀伟 《新东方》2005,(6):40-44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进入“全球行政改革的时代”。政府作为改革的先锋,既是倡导和组织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运动的主体,同时,其本身也因政府财政赤字、管理合法性危机、行政效率低下等现象而无可回避地成为改革的首要目标。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是一场“重塑政府”(ReinentingGovernment)、“再造公共部门”(ReingineeringthePublicSector)的“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运动”。这场运动以  相似文献   

6.
政务流程再造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政务可以分为核心政务、支撑政务和非稳态政务.政务流程的内涵和特性不同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包括有三类政务流程:服务流程、支撑流程和管理流程.政务流程再造带有官僚制组织固有弊端所留下的痕迹,具有自身的再造原则,而且再造方法和推进策略也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张玲  王瀞晨 《公安研究》2006,144(10):93-96
拉塞尔.M.林登提出了“无缝隙政府”(Seamless Government)理论,在政府再造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阐释政府再造的涵义、基本思想和流程特点,对全面实施警务流程再造提出了相关建议,即观念再造、工作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再造、人力资源再造、体制文化再造。  相似文献   

8.
政府业务参考模型是对政府结构体制、组织体制和运行体制的总体描述,是对政府系统中结构因素、组织因素和行为因素的整体反映。网络新媒体能形成新型的政府信息传播的系统结构,能再造政府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业务参考模型包括职能模型、关联模型、权能模型、流程模型等。城市政府管理或服务的对象可简化为:自然人、单位法人、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产品,城市政府的一级层次职能包括公共决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等。  相似文献   

9.
吕稚知 《前沿》2010,(14):116-118
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能力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但要研究这一课题首先要把握的即是"政府服务能力"的概念界定。从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再到世界各国开展的"政府再造"活动等,政府组织及学术界一直研究政府能力尤其是政府服务能力。因此,本文以中国实际为背景,借鉴、参考学术界已有的相关研究,试就"政府服务能力"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概念界定,希望能为以后对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征与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春  张彪 《湖湘论坛》2004,17(1):84-85
非营利组织营销是指 :达成组织目标、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交换过程。非营利组织营销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非营利部门通过创造、提供及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准公共产品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欲望。  一、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征非营利组织营销具有与企业营销显著不同的特征。 1978年克里斯托弗·H·勒夫洛克 (Chrislopher·H .Lovelock)和查理·B·温伯格 (Charles·B·Wem -berg)在《公共及非营利销售》一文中将其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1 ] ,本文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一 )服务对象的多重性非营利组织至少有两大服务对象 :—是顾客 ;…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重庆各区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并开始尝试以政府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政府流程再造,然而,从实践来看,这些流程再造更多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移植,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分析和提炼,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制改革中地方政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部制(又称核心部制或巨型部制)是西方国家继地方自治、公共企业私有化、公共服务民营化和公共管理分权化等改革之后,政府组织自身进行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在我国推行大部制改革,地方政府将面临着作为中央政府代言人与地方民众代理人的双重角色冲突加剧的困境。因此,地方政府应对大部制改革的策略是:坚持统合管理模式,加快绩效管理工具的开发,运用上下组织同构化和异构化的两种策略,打造多中心和网络化治理结构,拓展公民直接参加政府管理和评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一场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的公共管理革命。这场革命由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发端,在90年代迅速扩展到几乎所有发达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并通过国际组织的影响和以援助为条件波及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原苏东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1,(1):54-54
【美国】美国重视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管理工具,以改善政府绩效,其探索历程贯穿整个公共行政的发展进程。美国学者将这一探索历程归结为五个发展阶段。这五个阶段所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依次分别为:效率、预算、管理、民营化以及政府再造。1992年迄今处于第五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美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便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QualityManagement)运用于政府公共管理之中 ,如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和“竞争求质量”运动 ,1 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1 2 862号行政令 ,要求联邦政府制定顾客服务标准 ,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等 ,掀起了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的浪潮 ,形成公共管理过程中一种全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其意涵为何 ?一直以来没有一个一致的见解 ,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即为广泛的授权及…  相似文献   

16.
德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中,德国属于温和型国家,其地方改革的原则策略选择与中国的渐进改革模式具有某些相似特征,即以法治为核心、以政府能力提升为目标、多价值平衡及公民间接参与为主直接参与为辅。在改革内容上,表现为公共服务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体制改革包括机构精简(含组织流程再造)和地方政府区划改革,机制创新包括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重新设计和公共物品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体制改革的直接价值取向是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和强化公共部门的服务能力;而机制创新的直接价值取向则是创设一种新的治理文化,最大限度地动员市场和第三部门参与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生产,让地方政府"瘦身",实现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绩效管理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在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的人员管理工具,是管理者为确保员工的工作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随着绩效管理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人员管理工具在公共机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对规范公共机构的人员管理,提高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英国公共机构是较早采用绩效管理的组织之一,是西方国家公共机构采用绩效管理的典型代表。相对英国公共机构的人员管理来说,我国公共机构对人员的管理还仅仅处于人事行政管理阶段,不仅管理手段落后,而且管理效率低下,没有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所应有的作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向180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代表所做的题为《美洲大陆在全民教育方面的进展、挑战和变革》的报告中,墨西哥公共教育部长米格尔·利蒙·罗哈斯指出,美洲大陆几乎所有国家都推动了教育改革,以加强高质量、平等和适当的基础教育。改革坚持了政治、管理和教学三大战略,这些战略使得国家和政府教育政策得到实施;地方政府权力分散状况得到巩固;推动教育界对学校的管理做出了更大的承诺;推动了课程改革,使教育内容更加合理。米格尔·利蒙·罗哈斯认为,教育现在和将来都是美洲大陆的优…  相似文献   

19.
丁倩 《新东方》2008,(2):14-1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世界信息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等复杂环境的挑战,新公共管理运动、重塑政府运动和管理主义改革等政府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示范性影响,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实践模式和研究范式,它试图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变量、组织长期目标以及组织角色与环境匹配的关注,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提高组织实现其使命的内在能力。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明确领导者的角色、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以推动公共部门管理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提出的先进理论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不少借鉴。其中被新公共管理运动视为改革指南的顾客理念就被众多学者力捧于指导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在指导服务型政府构建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众多不足,且其对服务型政府构建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通过研读关亍顾客理念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出顾客理念的积极作用和消积影响因素,并做出相应文献综述和评价,对促进服务型政府构建需理性吸纳顾客理念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