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岸是国家的门户,是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交汇点,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桥梁、纽带;口岸功能是国际性城市的必备功能.回顾武汉1862年开埠以来的历史,研究口岸兴衰与经济涨落的关系,思考在新世纪武汉口岸、武汉经济如何把握"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口岸是连结世界的通道,是国家的门户,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早在1861年武汉就正式对外开埠,成为华中地区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为此,武汉这段时期对外经济贸易也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埠,被誉为“东方的芝加哥”。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口岸在闭关35年后重又获得开启,再次萌发出生机。1991年10月,全国人大批准武汉港为一类水运口岸;1992年8月,省政府批准江岸车站为二类铁路运输口岸;1995年2月,省政府批准汉西车站为二类铁路运输口岸;1995年4月,国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鲁鹏 《长江论坛》2021,(1):44-50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城市外交是城市积极作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城市外向型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本文认为,要高质量推进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应积极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武汉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武汉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内地开埠较早的城市,武汉的近代教会建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者提出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结构特征和精神内涵,认为“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积极意义应受到肯定、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九省通衢”常用于比喻武汉市交通之便利,地域之广阔。而今,武汉已不再满足其“九省通衢”之誉。 1997年4月16日,经国家验收批准,武汉航空口岸(即天河机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这标志着武汉航空口岸由地区性航空口岸升格为国际性航空口岸。从此,地处中国内陆的武汉,不仅从长江走向了世界,而且从空中跨出了国门。武汉水运口岸:经国家批准,1980年对航行国际航线的国轮开放;1992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航空口岸:原南湖机场口岸1987年  相似文献   

7.
口岸是对外通商的港埠。大连口岸是东北地区对外通商的港埠。口岸的兴衰,反映了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介入程度,标志地区经济的外向度,大致上可以反映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了,货源丰富,给口岸带来繁荣。口岸工作做好了,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大连口岸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有了相当的发展。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从1978年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圆心理论”发挥区位优势 把武汉建成内地的国际大市场利用“圆心理论”,取半径的优势,发挥武汉区位优势,加快“共建”广大内地的武汉国际大市场。从国际看,巴西马斯,是内陆丛林城市,自从开辟为自由贸易区后,很快发展为现代化城市,并带动了亚马逊流域和其他...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和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决策,也是建设和发展长江中游经济圈、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圆心理论”,发挥武汉区位优势,加快“共建”广大内地的武汉国际大市场,是武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需要重视的一个大问题.从国际看,巴西马脑斯,是内陆丛林城市,自从开辟为自由贸易区后,很快发展为现代化城市,并带动了亚马逊流域和其他地区的发展,马脑斯的区位优势和武汉差不多;美国芝加哥,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是内陆城市,也是美国、加拿大的经济中心,由于芝加哥是自由贸易区,促进了加拿大、美国经济的发展,芝加哥与武汉的区位优势也差不多.从国内看,广大内地为了使间接的国际经济合作转变为直接的国际经济合作,即由通过对外贸易联系发展为再生产过程的直接合作,迫切需要在武汉建立内地的国际大市场.从历史看,中心不富,周边难稳;只有中部富了,对周边才有凝聚力,唐王朝以来,历来如此.以武汉为圆心,取半径优势,可以取得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11.
江汉之交,九省通衢。武汉,这座从远古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列名“天下名镇”,以“楚中第一繁盛地”、“东方芝加哥”而美誉海内外。相比于自然资源,武汉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古语云:唯楚有才。在历史车轮的颠簸中,武汉几度沉浮,又能几度崛起,皆源于深厚的才蕴。可以说,武汉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才不断集聚,充分发挥人才能力,努力创造财富,促进城市发展的历史。百年人才竟风流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占据历史发展的制高点。自近代汉口对外开埠以来,武…  相似文献   

12.
金义华 《世纪行》2009,(1):20-20,27
武汉新港的规划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充分利用水运优势带动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跨越武汉、鄂州、黄冈三地,并以新港建设促进临港经济和城市组群发展的武汉新港,要实现其战略定位(建设成为集先进港口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  相似文献   

13.
汉正街在武汉乃至华中地区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武汉商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汉正街市场是武汉“拿得出、叫得响”的商业品牌,为武汉商业改革发展发挥了品牌效应;是武汉商业的重要增长极之一,为武汉商业新一轮增长起到了“生力军”作用;是满足多层次需求,提高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区域性流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是武汉商业学习市场经济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4.
住在武汉     
今年的全市区级经济工作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训秋同志提出:中心城市要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围绕“住购学游”四个重点产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住在武汉、购在武汉、学在武汉、游在武汉”的格局,把武汉建成适宜居住生活和投资创业的可爱城市。“住购学游”的提出,不仅明确了城区经济的发展方向、产业重点,其最终指向,将是武汉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23,(5):14-15
<正>2021年实施专项行动以来,北京市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建立各区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速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商务部等14部门于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试点工作。“十四五”规划纲要就“培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明确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埠的口岸,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上的重镇,“海派”中国画的辉煌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印证了上海近现代美术承前启后的地位。从1996年起,“上海美术双年展”和“上海艺术博览会”这两个大型国际性展览诞生,标志着这座城市在文化交流上积极主动的雄心。而一批新锐的上海青年艺术家们也为上海的艺术创作和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上海新视觉”1999年年末在上海开幕的“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上海新视觉”展中的20位艺术家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风格流派不同,气质性…  相似文献   

17.
1月1日,南宁市举行“纪念南宁开埠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与其他被外国人用舰船大炮打开门户的城市或者港口不同,南宁是主动向当时的清政府要求对外开放。据史料记载,1899年1月13日,广西巡抚黄槐森奏请清政府在广西左江地方设立口岸。1907年1月1日,清政府订立《南宁开埠章程》20条,宣布南宁开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6,(1)
正一、全方位打造口岸经济高地一是提升口岸能级,增加新的口岸。推动武汉至东盟国家近洋航线发展。推动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一级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申报建设工作,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主体,申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增加"汉新欧"发运班列和进口货物数量,提升常态化运行水平。申请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为正式口岸,推动武汉向西对外开放。建立空港、陆港、水港口岸协同运作机制。二是从金融创新、产业优化、服务升级等方面加强口岸经济支撑体系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入世已是大势所趋。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武汉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格局,但是武汉旅游业在运作方式、科技装备、资产实力等方面同发达国家、国内热点旅游地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入世对武汉旅游业而言,仍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区位 武汉处在全国七大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是国际旅游热线“长江三峡线”和“三国旅游线”的起点和终点,是湖北及长江中游地区旅游网络中心,也是湖北省境外游客的主要出入口岸和旅游集散地。但是入鄂旅游者多数是为了游览长…  相似文献   

20.
郭凯峰  李恒杰  李韬 《创造》2024,(2):78-81
<正>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使口岸真正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全新增长点。口岸功能和城市(镇)功能之间的关系,对口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结合RCI指数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提出云南省口岸与城市(镇)功能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