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羲学术发展规律论,是指黄宗羲对客观学术发展总体规律的总结,后人可将其概括为"一本万殊"。黄宗羲对"一本万殊"学术发展规律的总结是在一定的认识论基础上产生的。所谓"一本",是指以儒学为学术之大宗;所谓"万殊",是指以儒学领域不同学说为"万殊"之学。同时,在对"一本万殊"学术发展规律的认识下,黄宗羲还提出了"万殊总归一致",看到并主张儒学领域不同学说之汇通与融合。黄宗羲的学术发展规律论,为当时学术环境中儒学发展多元化格局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对研究当代思想文化领域学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着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国家治理现实境遇,通过进行继承与发展,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作为治理基础",礼法并施、德主刑辅"思想作为治理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治理方式以及"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思想作为治理目标,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构分析法,是哲学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逻辑起点的。"结构转型"的背后是"力量转移",力量转移的结果必然带来"利益博弈",利益主体各方的博弈通过思想层面表现出来就造成了"思想碰撞",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正是在推进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能够引领国家发展并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道路"。"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利益博弈"→"思想碰撞"→"国家治理"→"中国道路",这就构成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4.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5.
在重视法令、倡导革新、富国强兵等方面,明代法家思想延续了先秦法家的一贯思路,但在与儒家、道家等思想的融合中,又有不少创新,提出君臣平等、天下之法等主张,将法律治理向基层社会延伸。以现代法治的标准审视,明代法家思想不乏局限性,但它以法制推动改革、严法整饬吏治、正视刑法作用、初步构建起法制的民主之基等,仍显示出积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无为行为”及其治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无为行为"的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无为行为"治理有利于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整体素质。领导干部无为会造成群众信任危机、干部制度损害、干部价值观霉变和单位发展延误等危害,其成因主要是官本位思想严重、监管不力、无为惩罚制度缺失、社会监督不强等。为此,应建立无为问责之制,强化有为行政之教,发挥组织监督之职,完善绩效考核之法,搭建社会监督之梯,确保无为问责之效,切实治理领导干部的"无为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党的治理不但要"从严",也要"全面"。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也将会持续开展下去。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除了要理解"严"之内涵,也要理解"全面"之要义。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需把握三个维度:一是要将全面从严治党放在国家治理整体中,与国家治理各要素协调推进;二是要全面把握党的建设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是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观,继承历史,做好当前,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合理化、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合理的政府权力体系、依法治国体系和民主治理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或核心价值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理论及实践,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理论创新",以"公正"而不是以"自由"为核心重构社会主义改革的话语体系,是新的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理论构建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是中国道路基础上关于新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哲学贡献,已进入2018年修宪所建构的宪法新秩序。民族国家不是理想秩序的终点,西方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对"命运共同体"之哲学与制度的艰难探索,更有美国式全球化体系的实践高峰,但终因无法超越"二分法"困境及民族国家利益本位而转向颓势。中国作为融合东西方智慧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重使命与双轨目标,以治理现代化和一带一路作为实践抓手,有效激活及发展了中国古典的"天下主义"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国际主义",吸纳整合了全球善治的合理因素,成为世界历史之新一轮秩序的构建者。"人类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及推动全球治理的重大哲学与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晓地  池蕾 《求知》2020,(5):57-5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论语》中孔子有关"六艺"的论述,意图"寓治于教、以教促治",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本土文化资源。据现有史料记载,"六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看来,"六艺"是君子养成所不可缺少的六种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系列重要论述。其中,习近平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层面突出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时代课题的中国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抽象形式——法治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抽象实质——良法善治的本质升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质解答。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不能停留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抽象形式层次和抽象实质层次。  相似文献   

12.
何禹潼 《学理论》2013,(22):68-69
正义"是柏拉图构建其城邦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哲学家统治则是这一构想的核心。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以"三要素说"与"理念论"论证了"哲学王"对于实现正义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造就哲学家与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可能性的分析,论证了哲学王统治的可能性。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在当时"天下失序"的大背景下,重构统治秩序的一种尝试,哲学王思想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多维的视角,突出了由专家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哲学王所彰显的道德统治,是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政治的视野之中,这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1)
要把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落到实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统一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意味着国家治理目标的深刻革命,传统国家治理目标是追求礼教秩序",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治理目标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依法治国蕴含着国家治理理念的深刻革命。传统社会"德主刑辅"的国家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理念主张"权利本位"。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国家治理方式的深刻革命。传统治理方式依赖行政手段和人治思维,现代治理方式依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利益领域出现"社会失灵",人们求助于国家时,"政府失灵"与"诺斯悖论"出现了,现代国家的存在既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成为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在风险领域出现"社会失灵"时,人们求助于现代国家,同样也出现了"政府失灵"与"风险治理悖论",现代国家不仅是风险的消解者,也是风险的制造者。于是在风险治理中要给予"国家依赖"以必要的警惕。同时,在认识到"风险治理悖论"背后隐藏的内在矛盾和决定性规律之后,适时对风险治理方式进行调整,实现风险治理的专业性方式向综合性方式转型,代理性方式向自主性方式转型,集中性方式向分散性方式转型,是我们在高风险时代进行风险治理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即:治理结构体系;治理功能体系;治理制度体系;治理方法体系;治理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国家能力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国家能力的象征维度蕴含丰富的治理资源,可被视为国家能力的全新类型,即国家象征能力。国家象征能力兼具"横贯性"和"单发性"的结构特征,既因象征深植于国家治理诸领域中而能够协调和整合各种类型的国家能力,共同服务于国家制度的系统性建设;又作为专属的行动领域,能够通过国家治理活动中象征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促进国家意图的传达与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国家象征能力具有名誉奖惩、政治认同、政策强化和脱域治理等四种特殊功能,其主要建设路径是:强化由国家主导的"赋能",通过国家制度和政治精英中的象征嵌入,自上而下地提升其效能。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国家象征能力建设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社会治理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强化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广泛探索新的社会治理方式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关于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县委是县域治理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治理方向、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思路、治理方法、治理路径、治理手段、治理关键、治理力量、治理保障等。深刻感悟习近平同志关于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治理困境,提出全面治理的理论命题。全面治理理论,是对单面治理理论的扬弃,主张公权力"代位执掌者"的治理主体"治他"与"自治"的有机结合。囿于我国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深度交叉性、包容性等特点,以公权力"代位执掌者"核心行动主体出现的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实践运行过程中,实际上起着核心治理作用。新时代党的全面治理实践,既要做好内政、外交与国防领域的"治他",也要做好"自治"。通过政党"自治",强化党的"领导"与"执政"能力建设,通过自我革命提升"抗病免疫功能",是一个郑重成熟的政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既不属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也不属于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黄宗羲维持的是君主政体,却不是专制政体.清末以来,黄宗羲的思想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其意义早已超出对黄宗羲思想的评价,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中国政治状况的反思与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