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国忱 《理论探讨》2004,4(1):28-31
学术界读马克思主义文本,往往以早期著作为依据,而不含列宁的哲学著作。这对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是一种"中断"。重读列宁的主要哲学著作,我们会发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主体—客体和客体—主体","这就是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则同格的全部实质,就是最新实证论对'素朴实在论'的最新式的保护的全部实质!"并且把它作为批判马赫主义的武器而贯穿全书的始终。与此相反,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多次提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把列宁的后期观点引进哲学原理,就应该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避免以往教科书滥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从而把哲学理论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深化改革与思维方式的变革康万良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支配,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从认识论角度讲,思维方式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它具有主体把握客体的认识功能和主体通向客体的实践功能,以其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自己称谓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坚持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而且尤其强调实践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实践既是主体的又是本体的。所谓主体的,因为它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相对于自然界或外部世界来说它毕竟是第二位的;所谓客体的或本体的,因为自然界发展到今天已决不是原先那种“天然形态”了,而是已经人化了,也就是说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改造过了,因此对自然界就必须从主体、实践方面来理解。实践同客体一样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本文打算从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一下实践的本体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认识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认识客体不仅包括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产品,即客观的知识系统。与这两种系统相对立的主体系统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自身以实物形态把握客体的物质器官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主体自身以观念形态把握客体的精神器官,即主体认识结构。主体借以把握客体的各种物质器官,是一种物质性的认识工具、手段和中介,它为主体把握客体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础,因而它相当于主体认识的“硬件系统”;而主体认识结构则是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脑皮质外”的精神器官,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价值是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发生效用的属性,价值原则及其方法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利益和需要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及其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即尽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我们已经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研究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运用的价值原则及其方法,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福森 《理论探讨》2001,1(6):20-24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包括关于历史规律的阐述,还包括这些历史规律得以成立的哲学解释原则。马克思把抽象的哲学原则变成具体的历史的解释原则,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终形成,并因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上,不仅需要从物质本体论走向实践唯物主义,而且需要进一步从实践唯物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人把自然界和社会作为自身存在的对象,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那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人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道德活动正是这一类主客体关系,一切道德活动都既是有主体、又有客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一)道德主体应该是规定、推崇某种道德规范,实现某种行为方式的人,应当包括个人以及由个人构成的社团、政党、阶级等。首先客体是道德主体活动的对象,即接受这种道德规范的约束,遵守这种行为准则,执行这种行为方式的人。道德主体不应该是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本身,只应该是这种道德规范、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肯定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肯定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据此与唯心主义坚持的“从思想到感觉到物”,否定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否定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彻底对立起来.但是,和以往唯物主义那种片面强调外部刺激作用,认为人是受动的、客观对象是主动的,把认识理解为消极的平静的直观反映论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为主要特征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科学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给人们提供了探求真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及人同其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同一性的基础,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通过自由联合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和解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客体的特性,苏联学者P·B·加尔科文科提出:“客体在主体——客体的物质实践关系中是加入这种关系范围内的一定部分的客观实在、物质现象,同时也是物质,作为客体的物质自己运动的表现。”(《主体一客体》《一九八三年主体和客体问题讨论会论文选》第303页)“不考虑客体功能中表现出的物质内在能动性这一点(即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梳理清主体与客体及相关概念:如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含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学习和把握这些相关概念时,要注意的是,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属性类词,是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或物的相关属性,因而要注意在动态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12.
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是一个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并且是有复杂系统的有机体。从时间绵延的角度来说,社会历史是流动着的时间进程;从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说,社会历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一、社会历史过程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既不是脱离人的纯粹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也不是由人任意决定的纯粹主体性的过程,社会历史过程既有主体性和客体性,又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因为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它就象一座桥梁一样,使立客体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是实…  相似文献   

13.
个体主体价值问题是个永恒的话题。是否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体主体的整体素质、实践水平和实践成效进而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形形色色、鱼目混珠的价值观念同时存在并相互发生激烈碰撞 ,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人无所适从甚或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轨道。此时探讨个体主体价值的科学内涵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个体主体价值问题予以辩证阐释。  一、个体主体价值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  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的价值反映了主客体间…  相似文献   

14.
旧唯物主义也有其认识论根源 ,其表现是在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的认识中 ,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的正确前提出发 ,经由“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消极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关系 ,从而把认识中的一个小片断拉成了完整的直线。客体主义和直观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与怀特海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立足有机论、整体论和过程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其二元论的实体思维与抽象主体性,诉诸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重建了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基于实践观点、关系思维和历史逻辑强调主体对世界改造与认识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寻求主体性与客体性原则的统一,最终将主体的主体性之生成与实践、认识以及价值评价内在地协同起来。怀特海则在有机宇宙论立场之下,基于泛经验论、泛主体论,认为任何可感的现实存在都是内在关系下"现实实有"这一终极经验主体的"结合体",而拥有主体形式的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显现借助摄入与合生,以客体性为前提,互为主客体——客体是曾经的主体、主体必将客体化,进而演进到"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因此,马克思与怀特海既在存在论上超越了抽象主体,又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更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16.
杨芳 《理论探讨》2008,2(3):137-139
公共政策学与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哲学是公共政策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并规定着其价值方向.公共政策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共政策过程实质是政策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适应过程;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2)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意蕴。新媒体时代推进高职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缘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一系列因素的内外因作用。在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探寻出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主体、客体、机制三方面着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念的更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价值观念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偏好与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的效益与满足关系的哲学范畴,其更新的过程既是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也是主体性和客体性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在勇于实践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主体性,克服客体性即社会制约性,加大条件系统的供给力度,既是当前价值观念更新的主要任务,也是加快人们价值观念更新步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把政工干部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把广大职工群众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认为政工干部是教育别人的,职工群众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这种认识,混淆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在探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时,有必要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主要在三个向度上展开:一是思维变革——从抽象理性转向唯物实践;二是主体关注——从抽象主体转向现实的实践的人;三是制度变迁——从资本现代性转向人类解放的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实质是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清算,确立科学唯物主义的批判原则;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和现代资本主义弊病的揭露,实现对资本现代性的解构,从而建构人类解放的现代性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