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深入贯彻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精神,在实战练兵培训工作中普及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民警警械武器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公安民警警械武器使用  相似文献   

2.
蒋德毅 《辽宁警专学报》2009,(6):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公安民警依法、合法、规范使用武器警械能力水平,日前,以武器、警械使用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第12期全国公安机关警务技能战术教官班,在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大连基地开班。公安部人事训练局警察训练处副处长谢林,  相似文献   

3.
《公安教育》2011,(3):F0004-F0004
<正>为科学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警械武器使用训练,规范训练内容,统一训练标准,健全考核机制,切实解决部分民警对警械武器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全面提升公安民警依法、合理、安全、规范使用警械武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结构合理、相互配套、内容完整的警务实战训练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4.
孔大为 《人民公安》2014,(14):14-15
<正>为积极应对当前反恐维稳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提高公安民警应急反应、综合实战能力,2014年3月,公安部印发《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决定从2014年3月下旬起,集中3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以规范民警使用枪支的行为,提升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公安教育》2011,(5):78-78
为深入贯彻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精神,在实战练兵培训工作中普及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民警警械武器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公安民警警械武器使用训练教程》(以下简称《大纲》和《教程》),迅速落实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孙永波签署的{2011年全省公安教育训练动员令》,  相似文献   

6.
《公安教育》2014,(4):F0002-F0002
<正>为积极应对当前反恐维稳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提高公安民警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警械的能力,2014年3月14日,经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批准,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印发《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从2014年3月下旬起,集中3个月的时间,在全警组织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此次专项训练活动重点围绕当前严峻复杂的反恐维稳形势任务。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确保在执法执勤尤其是处置暴力恐怖事件中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警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近期发生的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积极应对当前反恐维稳的严峻形势,全面提高基层一线民警的应急反应和综合实战能力,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根据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在2014年5月12日至23日,举办了两期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教官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  相似文献   

8.
方传新 《公安教育》2014,(11):35-37
正公安部于2014年3月14日印发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为了便于基层民警熟知使用武器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规定,准确把握使用武器的情形条件,切实增强民警使用武器的法律素养,本文就如何准确理解现行有关警察使用武器的相关法律规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一、警察使用武器权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孙兆建 《公安教育》2005,(11):19-21
近年来,在山东省公安厅和淄博市局的领导下,山东省淄博人民警察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结合大练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基层和一线民警的警务实战训练工作。按照“贴近队伍、贴近业务、贴近一线、贴近实战”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警务实战训练工作的规律,使警务实战训练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近三年来,承办全省及淄博市公安系统各类民警训练班53期,训练学员5298人次,为全省公安队伍建设做出了积…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三季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公安(分)局发放了1000份《宁夏公安民警武器警械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先后5次赴各市公安机关,就武器警械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各公安分(县)局的刑警大队、特巡警大队、治安大队、派出所等基层公安民警座谈走访和参观考察,实地了解基层一线公安部门和民警依法使用武器状况,掌握公安民警在依法使用枪支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公安教育》2009,(11):77-77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安民警实战训练、提高公安民警实战训练水平,研讨规范警务实战训练工作相关文件,明确实战训练重点和考核内容,2009年9月17日,黑龙江省公安厅在哈尔滨市召开了规范民警实战训练、提高实战训练水平研讨会。来自全省13个市地和垦区公安局的教育处(科)长和部分警务实战教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公安实战训练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当前反恐维稳面临的形势任务,公安部通过开展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武活动,培养选树教官标兵,打造优秀教官团队,进一步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武器警械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为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全国公安机关第二届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武于2015年4月16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全国37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正>黑龙江省公安厅制定《黑龙江省公安民警警务实战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安机关民警警务实战训练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开展警  相似文献   

14.
公安民警在处警、巡逻、盘查与抓捕等警务执法过程中,嫌疑人的袭击行为往往具有不可预知性,他们可能会突袭民警,特别是暴力使用冷兵器,造成民警的执法被动,极易导致民警受伤甚至牺牲。目前,在国内的警务实战训练中,控制解脱技术、警械武器使用、最小作战单元等都已有相对完善的理论、教学和应用体系。然而,如何应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突然攻击,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对基层民警不会依法、合理、有效使用警械武器的情况,公安训练基地应积极探索面向实战、适应公安执法实际需求的训练模式,进一步规范基层民警的执法行为。通过不断转变训练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探索贴近实战的训练方法、培养学员政治素质与职业精神,切实提高训练质量与效能。  相似文献   

16.
反恐视野下民警武器使用能力训练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昆明"3·01"暴力恐怖案件反应出现阶段国内恐怖势力袭击规模超前且袭击对象发生变化、袭击方式和手段多元化及人员构成向复杂化和低龄化趋势发展的特点。恐怖势力的新形式、新特点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备过硬的实战能力,尤其是警械武器使用的能力。能力是通过训练获得的,规范、合理、科学的训练能更好地促进民警实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实战引领"的施训理念,坚持领导带头,全警参与,突出重点,实训实效,推动专项训练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达到了"练就过硬体魄、掌握警务技能、依法履行职责、保障人民安全"的目的,为圆满完成2014年一系列重大维稳、安保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素质能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警务实战理念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了公安民警在技能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在实战中还屡屡伤亡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了在培训公安民警训练中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警务实战理念的灌输.教官和公安民警还是不能充分认识到警务实战理念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目的是通过对其分析,为今后的公安民警训练工作提供建议和决策性导向。  相似文献   

20.
龙玉平 《公安教育》2006,(11):31-32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越来越重视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公安民警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广大公安民警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各项公安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广大民警及其家属和人民群众都比较满意。但据笔者最近几个月去城区派出所挂职调查了解和全区各地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教官交流,发现城区派出所民警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现状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与履行职务和遂行警务实战行动相适应,与公安部“三基工程”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强和提高。一、城区派出所民警警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