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行政相对人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或行为与行政主体形成利害关系,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相对人和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受益性行政相对人和受限性行政相对人;普通行政相对人和特定行政相对人等类型。行政相对人有如下特点:第一,除部分受益性行政相对人不受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外,其他的行政相对人特别是受限性行政相对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都依赖于行政行为的作出;第三,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管理对象;第四,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告知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应当将有关事项依法告知行政相对人,以利于行政相对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行政告知制度的法理基础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所处的主体性法律地位,而行政相对人获得这种主体性法律地位直接导源于现代宪法中国家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和保护的理念。行政告知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互相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取得行政相对人认可行政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之需要。深入研究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于丰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促进行政法的发展,维护公安机关权威,保护公安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公安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控制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建立和完善救济制度;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4.
田成刚  宋广奇 《求索》2007,(6):97-99
行政相对人的表达权是行政相对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权利,也是一个值得行政法学界研究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还未有学者把行政相对人的表达权作为一个总体权利来进行研究,为了弥补此空白,笔者就行政相对人的表达权的界定、行政相对人表达权的法律类型和行政相对人表达权的法律意义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虽然自动化行政的发展与应用为提高行政效率、便利相对人提供了动力,但围绕自动化行政的相关法律标准以及问责机制却仍不完备。规制体系的漏洞使行政行为能够借助技术手段规避在主体资格、适用条件、行政程序等方面的合法性审查,对相对人的基本权益构成潜在威胁。应当基于现有行政诉讼法体系以及行政法基本原则,从审查要素出发,扩大主体审查范围、规范自动化行政应用场域,从而完善自动化行政合法性的审查模式,保证自动化行政在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合法性,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行政登记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依相对人申请,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涉及相对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方面的法律事实予以书面记载的行为。行政登记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第一,行政登记是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汪应明  李清伟 《求索》2011,(9):174-176
我国的行政执法实践表明,行政事实行为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完善行政行为理论体系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法律规制的范畴,强调行政事实行为的主体依法行政,并允许相对人申请合理的法律救济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行政程序中告知的基本内容告知的内容也是行政程序中行政主体应当履行的告知义务。在行政程序中,行政主体掌握着行政活动的各种信息,始终处于主动的、优越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行政程序如何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主体的意志。要保证行政相对人有效地参与行政活动,行政主体必须将有关行政事项和行政决定告知行政相对人,为行政相对人有效地参与行政活动提供条件。行政程序中的告知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告知拟作出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为了提高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可接受性程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充分地行使程  相似文献   

9.
卢佩玲 《前进》2000,(11):46-47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行政法关系的第一要素。解决任何行政法问题,都要涉及到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是双方的,传统行政法注重行政主体的研究,对另一行政法主体的一方--行政相对人的关注比较少。对行政法主体的研究侧重于一方,会导致法律关系主体要素的失衡。所以对行政相对人的关注,就至关重要了。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一方属于非常重要的范畴。它在行政关系中以不行使国家权力为其主要特征。首先,行政相对人是…  相似文献   

10.
行政确认是行政机关一种十分常见的行政行为。行政法学界多数的看法是,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认定、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实,依笔者所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无论是基于对特定法律事实、法律地位、法律关系的认知与判断,从而对特定的相对人作出的行政决定,或是对不特定的相对人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都有确认活动的过程穿插其中。实践中,行政确认行为往往是作出其他行政行  相似文献   

11.
论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盈菊 《前沿》2006,(12):146-150
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是指当具体行政行为涉及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时,行政主体应当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的制度。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是从西方法律制度中移植过来的,但在我国也有宪法依据。陈述和申辩制度的实现,有赖于行政主体沟通能力的提高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如行政告知内容增加“证据、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和拟定的具体法律责任”等内容;允许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案件处理人陈述和申辩,也可以向处理案件的行政机关法制部门陈述和申辩。  相似文献   

12.
李庆 《求索》2012,(10):168-170
科学界定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可为我国行政指导法律规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又能促使对于行政指导责任分配与救济途径的反思。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主要有非权力性事实行为说、非权力性行政职权相关行为说、非强制性权力性事实行为说、权力性行政行为说、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说等五种代表性观点。这些论点对行政指导性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行政指导是否具有权力性、是否具有强制力、是否具有事实行为等三个层面。本文认为,行政指导应是一种权力性行为,它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至于是行政行为还是事实行为,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相对人未接受的行政指导,应为事实行为;相对人接受的行政指导,应为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允诺虽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增列为新型行政行为之一,但行政法学及法律规范中均缺少对其内涵的进一步解释。以"黄银友案"裁判文书为观察切入点,发现行政相对人从不特定转变为特定并引起法律关系端点发生变动,进而从中抽象出行政允诺二阶段论之范式。通过剖析其他涉及行政允诺的司法实例以检视这一初步范式。对比分析显示,行政允诺之相对人既包括特定相对人,也包括不特定相对人;涉及行政允诺的司法实践易与他类案由发生复合。  相似文献   

14.
法律论证是执法活动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行政权力的合法、正当行使;有利于保障相对人和相关人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行政行为的效率;有利于减少行政争讼;有利于通过行政执法弥补成文法的不足,进一步推动法律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行政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同被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能够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制度的设立,对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行政审判的司法公正均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晓蓉 《求索》2012,(4):193-195
行政相对人与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是互有权利义务、互为主体的关系。然而,行政相对人的主体地位是有限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执法活动中行政相对人既与执法主体有自愿的合作也有非自愿合作。行政相对人的德性要求也就是与执法主体进行合作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即诚信、服从、责任感和友善。  相似文献   

17.
城管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城管执法行为具有诸多特点,其产生的法律效果对行政相对人的正面或负面影响都非常大,如果违法行使和不当行使,易于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行政强制法实施中具有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必要性,行政强制的单向性特征弱化和损益性特质,以及程序正义的要求,彰显了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保障的重要意义。我国应在行政强制的设定、决定与实施,行政强制权利救济与监督等方面,全面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  相似文献   

19.
行政准法律行为是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当行政准法律行为一经作出后,会有怎样的行政准法律具体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其法律效力如何体现?这些都会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行政应急措施为行政机关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新的方案,但数字化行政应急措施的算法属性和应急属性的特征使其在一定情况下可能给相对人造成不合理的负担,此前的实践也暴露出在相对人个人信息保护、行政机关自动化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相对人权利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数字化行政应急措施的规制,对完善我国行政应急法治体系和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依法行政原则,一方面,数字化行政应急措施的设定应获得相关法律规范授权;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数字化行政应急措施的程序性控制,对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予以保障,并对所涉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