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论我国公共决策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决策是指由代表公共权力的国家政府作出的涉及公众利益、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决策。在我国,公共决策主要是由执政党作出的政策性的指引,以及立法行政职能部门据此所作出的权威性决定。我国目前由于公共决策的概念发展不够成熟,因而在很多决策上存在问题。造成这些决策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探析这些原因可寻求完善公共决策的途径,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它包括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管理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治理)两个阶段的内容,以及大致由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社会治理的多中心等五个不同的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3.
黎晓武 《求索》2010,(6):101-103
现代政治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合作与协商的政治,政府价格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公共决策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过程的价值基础在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公正化和效益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上述价值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实际操作中公众参与对政府价格决策的影响力太低。为了实现公众参与的价值目标,有必要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改革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首先,政治民主化进程呼唤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下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之一。民主的本质即“人民有参与国家管理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已成为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理论根基。“参与是民主的基石,也是民主行政的特质”[2]不仅成为学者们争相沦证的命题, 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治过程正在向民主化和法制化发展,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强。他们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政策安排,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他们的代表行使决策权,而是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介入政策过程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他们要求政务公开制度,保障公民对政务的知情权,以便对政府的公共决策实行有效的监督,直接行使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民主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凡是真正以民主化为价值取向的政府,或者说如果一个政府真正的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都应该非常注重并力图促进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5.
杨琳 《重庆行政》2010,12(3):41-43
在我国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政府组织能够稳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如何树立"民主、法治、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形象,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平、合理、有效、规范管理,是我国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正昌 《前沿》2008,(5):90-93
传统的政府处于全能型地位,权力高度集中并管理一切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纷杂的公共事务,全能型政府越发显得力不从心。在公共治理理论中,治理主体多元化为政府治理公共事务找到了新的方向,即在处理一般性公共事务中,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应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通过采取承包、谈判以及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对公共事务的治理。由此可见,在公共治理中,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法治政府是较为理想的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既是民主的产物,同时又是民主的反映,是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政治产品。要实现公共政策民主,走向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必须开展公共政策调查、公共政策听证和公共政策咨询,广泛收集和表达民意,引导和动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共传播是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我国的政府公共传播存在制度不健全、公众不信任、人才缺乏等问题,影响了政府形象,也不利于公众知情权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权利的落实。通过总结我国政府公共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可以为我国政府公共传播水平的提升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既是民主的产物,同时又是民主的反映,是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政治产品。要实现公共政策民主,走向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必须开展公共政策调查、公共政策听证和公共政策咨询,广泛收集和表达民意,引导和动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是原则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体现了权力的公共性,体现了民主管理和公民介入,强调为公众服务。 地方政府机构的职能,包括“基本的”、“一般的”、“积极的”三个层次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包括那些竞争性具体生产领域的管理。 转换政府职能,实现有限行政,必须把大量原先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当然这种转移必须要有成熟的承接载体。 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即从政府生产到政府提供的转变,其通则是——“凡是能让社会干的事情,就不要政府来干”。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是公共管理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从对公共事务管理的角度,可以将公共管理划分为对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对公共管理具体职能的研究两大部分。公共管理实施主体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公共职能部分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体现,两部分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中都可以实现有机结合。据此,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可以设置行政管理等十个二级学科,并着重研究生层次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包括“公共”和“行政”两个方面。行政是“公共的”,是公共权力机构整合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处理公共事务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的内涵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公共权力。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并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公共权力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越权无效”。二是公共需要与公共利益。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和体现。三是社会资源。包括公共资源和民间资源两种。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国家为应对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挑战,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效率,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行政改革浪潮。新公共管理主张“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求把服务对象(公众)的需要放在首位,并对政府与市场、  相似文献   

14.
齐冬梅 《传承》2012,(17):34-35
在"微时代"里,"公开性"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影响范围,加大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程度和敏感事件形成社会舆论的几率。这就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政府的责任性以及政府的公开透明性更加被强调,另一方面,政府面临着舆论管控、引导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具有主体性特征,即公众是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它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并且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治理产生影响,而且这种主体性既不被外界所赋予,也不能被外界所剥夺或侵犯;公众参与还具有客体性特征,即每个公民不仅享有合法利益和权力,而且承担公民责任和义务,遵守社会伦理和法纪;公众参与也具有互动性特征,即由于公众参与的范围是公共事务,这种参与既是公众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互动过程,也是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公共预算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公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了解政府如何花费自己的纳税钱;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理念在提升,越来越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也更加注重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在这两者的合力作用下,预算开始从"神秘的宫殿"走向阳光之途。人大作为预算审查批准和监督的国家机关,如何让公  相似文献   

17.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创新与人本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其主要特征是尊重公民权、坚持公共利益导向和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诸多政策误区,主要表现在:片面重视政策效果,忽视人的需求;片面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片面重视效率追求,忽视社会公平;片面重视政府主导,忽视公众参与。因而,当务之急是实现公共政策的转型以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主要途径是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模式、转变政策执行与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公共行政的权利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公共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政府的角色不是划桨而是掌舵,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公共治理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促成了政府职能与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与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选择多样化、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普遍、积极、主动、有序的公众参与。论文对“公众”和“公众参与”进行了概念界定,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主要存在的公众参与范围偏窄、公众参与程度偏低、公众参与成本偏高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对策,主要包括培育公众参与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立法,架设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桥梁和提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成本收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