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对微湿检材的观察及分析,通过直接剪取法处理检材,再对比改良硅珠法和常规硅珠法纯化微量生物检材中的DNA。结果验证采用改良硅珠法提取微量生物检材中DNA,更易得到完整的STR基因分型图谱,而常规硅珠法提取微量生物检材中的DNA,会导致大片段位点丢失。  相似文献   

2.
在性犯罪案件中,混合斑检材是非常常见的重要生物物证,其中精子的个体来源鉴定是案件侦破的关键。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变快及环境的污染,精液中精子的数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当面对混合斑中极微量精子DNA检验的时候,采用常规的两步消化法结合Chelex-100提取法,经常不能成功检验出精子的DNA。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适合混合斑中极微量精子DNA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采用QIAcube自动纯化仪与QIAamp DNA Investigator试剂盒,对320份生物检材包括血迹、烟蒂、肋软骨、脱落细胞4类常见疑难生物检材进行DNA提取与纯化,采用Sinofiler试剂盒进行扩增检验。在320份生物检材中,成功获得300份检材STR分型,且获得的STR分型均在13个基因座位以上。表明QIAamp方法适合常见疑难生物检材的日常检验。  相似文献   

4.
微量物证的STR分型及数据库在交通事故研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毛发为微量物证特例来探讨微量物证的STR分型检验方法及其数据库在交通事故研判中的应用,并对毛发STR分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运用了chelex-100法提取DNA,使用AmpFLSTR (r) Identifiler (r)试剂盒检测样品15个STR基因座和Amelogenin性别基因座的基因型。研究表明,清洗毛发可防止污染,孵育1小时可消化完全毛囊,不用DTT不影响STR分型效果,室温放置半年也不会影响分型效果,成人毛发一般取1根提取DNA后进行STR分型可检测成功,婴幼儿毛囊较小者取2根或3根毛发扩增,或取1根毛发增加DNA模板用量可获得完整分型结果。对于毛发检材稳定、DNA提取方法简单、检材用量易于把握、不必对人体造成再次破坏便能严格公正执法与准确研判事故等优点而言,这一分型检验方法为分析微量物证数据库在交通事故处置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利用KingFisher磁珠纯化仪提取脱落细胞DNA的效率。方法使用磁珠法及KingFisher磁珠纯化仪的富集浓缩程序和纯化程序提取脱落细胞DNA,并进行STR检验和结果统计。结果对45例脱落细胞生物检材进行DNA提取检验,获得完整STR分型的29例,成功率达到64%。结论 KingFisher磁珠纯化仪提取脱落细胞检材DNA,方法简单快速,成功率高,可以用于案件DNA检验应用。  相似文献   

6.
血痕是DNA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材,条件较好的血痕检材用常规的chelex-100法提取就能得到理想的检验结果。然而我们日常检案中所遇到的血痕检材往往有腐败、降解、污染等问题存在,这时我们就要优化我们的提取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检验结果。本文所报道的这例血痕检材来自于一起发生在十年前的杀人案的现场,作者成功地对这例血痕进行了DNA检验,得到了理想的检验结果,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取棉签沾纯水,擦去血痕上粘附的灰尘。用刀片刮取适量血痕检材2份,分别装入2个1·5m l的离心管中,编为1、2号。1号管采用5%Chelex-100法提取检材DNA;2号管用5%…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法医DNA鉴定的检验方法更新和发展,检测灵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刑事侦查和诉讼审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有关提取生物物证的培训仍不够普及,现场技术人员在处理某些特殊检材时无法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提取,造成大量微量物证的提取质量较差,有的甚至丧失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接触DNA检材的检验成功率是DNA实验室面临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了影响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关键环节并采用国产DNA测序仪及提取试剂检验方案,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针对接触DNA检验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警察技术》2006,(2):73-73
人血红蛋白和人精液蛋白P30的检验是公安法医物证鉴定人源性材料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案件占了法医物证案件的绝大部份。在还没有开展DNA检验的基层单位,这些检验还是法医物证案件鉴定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据此或是排除犯罪嫌疑人,或是为侦察指出方向,缩小排查范围,为进一步检验提供依据。在已经开展DNA检验的单位,虽然蛋白质的检验已成为辅助手段,但在做DNA检验前,先确定检材的人源性是很有意义且必要的,因为一者只有人源的检材才有进行DNA检验的必要,对案件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犯罪现场约52%的法医学物证,为微量脱落细胞的生物检材。研究微量混合脱落细胞生物检材提取后扩增和电泳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初步表明微量生物检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降解。  相似文献   

11.
爆炸现场中的尸源识别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且紧急的工作任务。现场组织碎块多,受高温作用程度大,特别是大量、烈性炸药产生的重大爆炸现场的炸点附近人体组织大部分变成灰烬,被冲击波抛出的组织块由于不易被发现提取而腐败,这些因素都给DNA检验带来了困难,通过采用直扩法和磁珠法+直扩法对207份爆炸现场中尸块的DNA进行检验,统计检验的成功率,对检验失败的部分检材,用磁珠法+直扩法进行检验,并统计检验的成功率,总结直扩法和磁珠法+直扩法在这类案件检材DNA检验的经验,为爆炸等大批量经高温作用及不同程度腐败组织的DNA检验提供快速、高效的检验方案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中浮尸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难点之一。目前,硅藻检验被认为是溺死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硅藻检验是采用强酸消化检材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形态学上对硅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识别,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PCR扩增检验硅藻DNA条形码,可解决硅藻的形态学检验产生次生污染问题,并能有效排除检材中腐败菌的干扰,可望发展为新型硅藻检验方法。本文论述了基于硅藻DNA条形码进行硅藻检验的分子检测技术,并探讨其在溺死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犯罪行为中,现场物证呈现出多样化、微量化的发展趋势。随着DNA检验鉴定技术的日益完善,检验的灵敏度也显著提高,使微量DNA的检验(Low Copy  相似文献   

14.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成为刑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别是对于命案等重大刑事案件,人们更希望在案发现场能够发现更加微量的嫌疑人的DNA。然而,微量DNA的检验依旧是DNA检验的难点。多数微IDNA为低拷贝模板DNA,因为其DNA含量较低,检验结果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候,  相似文献   

15.
DNA检验技术可以把现场提取的血迹、组织、毛发、唾液等生物检材的基因型与嫌疑人进行比对,达到认定罪犯的目的。公安机关运用DNA检验技术能够侦破命案、积案,在串并破获系列大要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荧光标记同步检测性别及多个STZ位点基因型技术在陈旧、腐败检材中的应 用价值,用不同荧光标记8个STR位点及性别鉴定位点,于同一试管同步扩增各位点,并 用PE377全自动测序仪于一个泳道内,成功地对3—10年的陈旧检材进行基因型检测。将 此方法应用于30多宗实际案件,均取得满意结果。对检案中遇到的超微量检材、陈旧、腐 败检材等检验,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SNPs的复合PCR扩增体系检验实际案件中遇到的含脱落细胞检材、腐败检材及骨组织等疑难检材,为疑难检材的检验提供一种新的检验方法。方法通过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及已建立的47个SNPs(包括1个性别位点)位点复合扩增荧光检测体系,并行对照检验36起案件中的人体脱落细胞、陈旧血痕、高度腐败的肌肉、软骨以及牙齿、骨等各类疑难检材共109份,对于人体脱落细胞、陈旧血痕、牙齿、骨等检材,STR与SNPs的检验成功率均达到80%以上,SNPs略高于STR。对于高度腐败的肌肉及软骨检材,SNPs的检验成功率明显高于STR。结论所建立的SNPs复合PCR扩增体系在疑难检材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于法医物证的研究现在多集中于DNA的检验,有关常规法医物证检验的文章就显得越来越少了。但有时DNA检验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法医物证检验,如对于已做了结扎手术的犯罪嫌疑人的精斑检验DNA技术就几乎无能为力。笔者在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感到传统中和试验有些步骤较繁琐,不利于案件的快速检验,如8-16倍抗血清的配制、在凹玻板中对检材逐个进行倍比稀释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中和试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鹍  许毅 《警察技术》2020,(5):16-18
采用国产法医遗传分析仪建设双线DNA实验室的方案及应用,有效解决了盗窃案件现场脱落细胞检验的时效问题,国产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应各类生物检材,可满足区县级公安机关实际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生物检材的提取近年来更广泛的被关注,提取有价值的生物检材是现场勘查的重要收获。但现场生物检材的提取应谨慎,检验结果的应用更应慎重。勘验现场时,提取之前一定要弄清物证来源是否与案件有关、是否与勘验人员有关,有时可能来源于发现人、报案人,以及勘查人员,亦可能是提取人员,这些被称为外源性污染。排除外源性污染后,认定与案件有关,要拍照、录像固定后提取。日常检案中,微量生物物证不易提取,提取后不易检出,因此检出后如何正确应用,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