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突出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出"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的判断,秉持"以实力求和平"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观,强调外交应服从于"美国第一"原则。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要实现的目标与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所确立的目标并无二致,在方式和路径上却做出了重大调整,对于当前国际秩序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阚道远 《人民论坛》2012,(8):166-167
基于实现外交目标和国家利益的考量,美国在中东地区大力推进网络外交战略。利用网络推销美式民主价值观,推进"网络自由"主张,输出信息技术,扶植亲美政治势力。美国网络外交对中东政局的发展变化施加了重要外部影响,但从根本上无助于实现美国"改造中东"的计划,反而加剧了国际互联网领域的冲突和摩擦。  相似文献   

3.
王锦 《半月谈》2020,(4):86-87
1月28日,特朗普政府酝酿了两年多的“中东和平新计划”终于问世,但这份声称为中东谋和平的“世纪协议”一经推出就引起轩然大波,被国际社会“群起而攻之”,堪称遭到“世纪抵制”。美国“中东和平新计划”缘何遭遇如此评价?又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何种用心?新计划里都写了啥?“中东和平新计划”自2017年就开始酝酿。美方冠之以“世纪”之名,不外乎是强调久拖不决的巴以问题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政府秉承"美国优先"的外交理念,将单边主义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2018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单边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导致霸权主义抬头,无助于国际合作;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国际经济秩序受到冲击;单方面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增加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卫灵 《人民论坛》2020,(11):130-134
特朗普政府于今年年初推出"中东和平新计划",使巴以问题再次成为中东政治焦点。国际社会纷纷做出反应。巴以冲突症结何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为何偏袒以色列,年初抛出该计划欲意何为?深入分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考量。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该计划再次激化了矛盾,无助于推进巴以问题的解决。中国支持"两国方案",愿本着发展促和平的理念,与巴以开展互利合作,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6.
政治平权化发展和贫富的分化,导致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现象日趋严重。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全球主义外交政策更加强化了国内政治极化趋势,右翼保守派力量趁势崛起,特朗普政府借势将国内矛盾向国际转移。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特朗普政府为转移国内矛盾和公众注意力,试图用种族主义言论掩盖自身的失职。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重塑利己的国际规则,并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导致现有国际秩序面临更为严峻的冲击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优先"和"使美国重新伟大"是特朗普竞选执政的两个口号,其当前战略调整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重振美国国际影响的国内基础。特朗普政府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一旦开启,不仅将蔓延至全球贸易领域,还有可能蔓延至全球投资和金融领域,其后果不堪设想。惟有开放协作、共商共享才是共处之道,才能真正实现普遍繁荣与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8.
虽然特朗普并没有专门就北极问题发布任何政策文件,但在秉持“美国优先”原则的指引以及特朗普施政之初“去奥巴马化”的倾向,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与奥巴马时期将有很大的不同。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将更加注重北极地区能源的开发,但是囿于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制约,特朗普政府在加强北极事务能力建设、在国际层面引领北极议程等方面将较为保守。中美两国在北极事务中有互补的利益,因此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加强中美北极事务多层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实现北极地区的善治,也是“中美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应有担当”。  相似文献   

9.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领跑人特朗普引发的一种颠覆传统的政治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产生出所谓"特朗普现象"。"特朗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国政治制度积弊已久、美国经济现状堪忧及美国社会矛盾凸显。"特朗普现象"对美国内外都有着深远影响:将会冲击美国传统发展模式、刺激反全球化浪潮以及改变全球治理中的美国力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推特治国"而闻名于世,推特也成为特朗普及其政府的主要宣传阵地。通过对特朗普涉华推文的研究,可以找到一些其对华政策的来源,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当前中美关系,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举措和实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特朗普政府采用强硬的单边手段,推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反映了美国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焦虑。美国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富分配不均日益严重、核心领域竞争力逐渐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竞争、经济长期增长动力不足,从而使其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大选将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留下非常特殊的一笔。一位无任何公职、无任何从政经验、无任何外交政策经历的地产大亨当选为美国总统。如何预测和研判这样一位"三无"总统的上台对美国外交战略走向,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规律的视角,或可窥见特朗普的上台对美国外交战略与中美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
<正>2016年12月11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声称,他完全理解"一个中国"政策,但不明白美国为什么必须受"一个中国"政策束缚,除非中美就贸易等其他议题达成协议。特朗普大放厥词,竟然要拿美国历届政府坚持近40年的"一个中国"政策做交易,引发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4.
特朗普总统反复强调"美国优先",并声称不再把美国的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充分印证了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所做的"诊断",即西方价值不是普世价值。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硬实力"的相对衰落;人口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动摇了美国的社会认同和主流价值;政治"失效"降低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吸引力。尽管特朗普政府目前的政策符合亨廷顿开出的战略收缩的"药方",但它不可能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制衡了特朗普的过激行为;与世界经济的密切交织决定了"美国经济独立"无法实现;特朗普团队中的军工复合体不会放弃美国凭借世界霸主地位所获得的霸权红利。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9)
<正>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台湾方面对这次会晤密切关注、严阵以待,担心台湾再次沦为美国拿来交易谈判的筹码,这种担忧已经成了台湾方面的一块"心病"。虽然"习特会"最终没有公开提及台湾问题,但台湾担心被美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段时间以来,美国为"以台制华",显著加大打"台湾牌"力度,特朗普政府在战略、政治、军事等方面谋求提升与台实质关系,民进党当局对此如获至宝,全力配合,任美国予取予求。一是积极迎合美"印太战略"。特朗普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9国防授权法""亚洲再保证倡议法"等重要政策或法律文件中,均将台湾纳入"印太  相似文献   

17.
美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保守派智库与美国共和党政府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哈德逊研究所为代表的保守派智库强势崛起,基于长期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多元化的决策服务机制,深度参与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制定,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保守派智库影响特朗普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智库的作用和影响中美关系的源流,从而更好的作出战略判断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6)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顾问、白宫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于8月18日离职,特朗普在白宫"宫斗"中再失一名大员。班农是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和媒体人。2012年,他接手运营美国右翼网络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担任执行主席,将其打造为美国"另类右翼"的主要媒体平台。2016年8月,他出任特朗普竞选团队负责人,是帮助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功臣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新征 《创造》2013,(6):20-23
中东地区一直关乎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二战后美国在中东地区经历了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主义、布什主义、奥巴马主义等一系列体现时任总统外交思想的中东战略。这些战略以当时美国的国力以及国际环境为背景而有显著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争霸在这一地区获取重要的战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在纷扰中尘埃落定,号称"政治素人"的特朗普代表共和党胜选。特朗普在整个竞选过程中言辞极端,扬言摒弃美国长期所坚持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战略国际主义",实施贸易保护和对外战略收缩,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优先解决美国的内部问题。特朗普还严厉批评美国的盟友们长期"搭便车",声称将要求它们承担"更多的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