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调解》2011,(11):9-10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应遵循的工作方法有哪些?人民调解工作方法是人民调解区别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标志之一。人民调解工作方法包括调解的原则、调解的方式和调解的技巧等。一、调解的原则调解的原则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首先,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  相似文献   

2.
吴英姿 《中外法学》2008,(2):309-319
<正>一、新型调解运动——"大调解"的省思面对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纠纷数量急遽攀升、法院和信访部门案件压力沉重的局面,国家开始日益重视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重新强调调解的意义,恢复人民调解建设。继2002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肯定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合同性质和约束力之后,当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紧接着,司法部在26日发布《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要求在农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3.
庞拴记,河北省定州市息冢镇南庞村人民调解员,在人民调解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46年,化解矛盾纠纷千余件,多次荣获"优秀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问:46年,一个人跨越了青年、中年、老年三段光阴,一生中年富力强的时间都做了人民调解工作,您工作动力是什么?感到后悔吗?答:我记事时起,就用棍子拉着失明的父亲要饭,俺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过年时候光饺子就能有二、三十样,村里的父老乡亲对我有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07,(10):33-35
人民调解制度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实践来看,一些矛盾纠纷经调解后还是要走向诉讼程序,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而言,人民调解往往久调不决,无能为力。这是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广大调解员感到相当棘手的一个现实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华容县司法局在全省"司法行政大动员,化解矛盾促和谐"专项维稳活动中,以现行人民调解制度为基础,大胆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尽可能促进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成功为目的的人民调解评议制度(简称民调评议制度),有力地破解了这一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5.
我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派出所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浦东新区惠南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一名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室里,当事人对我称呼最多的是:"刘警官""刘小妹""刘法官""刘律师""工作人员"……每当这时我都善意地提醒对方:不好意思,请称呼我为"人民调解员"。我的搭档老陈,刚来调解室做调解时问我:派出所里每天都有各种类型的矛盾纠纷,有家暴、消费、侵权、物业、邻里关系等,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专业?  相似文献   

6.
《我是人民调解员》,家在城乡结合部《芳草地》村,老公姓乔,是解店镇《一个奋发有为的司法所长》。受他的影响,搞好《人民调解》工作已经成为我《不懈的追求》。为了《扎扎实实做好民调工作》,掌握《调解的策略与技巧》,《规范民调工作注重调解效果》,《积极探索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途径》,我坚持《学好〈人民调解〉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为了便于学习,我自费订阅了一份《人民调解》杂志。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近30年,化解的纠纷大部分是家长里短的琐碎矛盾,可也不乏重大疑难纠纷。遇到这样难啃的"硬骨头",我从来不轻言放弃。在调解重大疑难纠纷的时候,我坚持"多次调解不终结、就地化解不上交;法制宣传为主线,结合情理求和谐;操作程序规范化,采用调解‘五步法’"的方法,取得了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民调解》2011,(8):45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构建和谐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重庆市江津区司法局全方位多措并举扎实推动"人民调解年"活动。一是拓展调解领域。二是出台规范性考核管理文件。制定《人民调解案件补贴考核办法》。该办法对调解案件补贴范围、调解案件分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经费保障、调解协议、效力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为帮助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人民调解员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人民调解法》,全面了解《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法律精神,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本刊从第4期开始,设置法律·规章解读专栏,以《人民调解法》为依据,结合人民调解工作相关规章和实践成功做法,对《人民调解法》进行释义和解读,以期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回首2021年,硕果累累。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基导向,着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广邯郸市创建星级司法所做法,司法所建设与发展实现新提升。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圆满完成全省5万多个村(居)调委会换届,基层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在线调解和诉调对接实现新发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暖冬行动"、"抓实调解促和谐"活动调解矛盾纠纷34万余件。展望2022年,信心满怀。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为着力点,以开展人民调解"三大三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标准化规范划建设,近日,司法部制定发布了司法行政行业标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从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调解业务、工作保障和工作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为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依法依规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人民调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2,(11):37-37
对人民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实行定期回访是人民调解工作一项重要的制度。通过回访一方面能够了解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发现调解成功的纠纷中是否有疏漏、采取的调解方法是否得当,便于及时发现调解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调解工作质量,推进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感谢您!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人民调解》杂志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影响面不断扩大,促进人民调解创新发展作用日益凸显。《人民调解》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人民调解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指导管理者的专业性指导刊物,是司法部指导调解工作的重要手段。杂志以人民调解工作为重点,以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法院确立"以大调解促进大和谐"目标,积极探索指导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努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纽带、诉讼调解为后盾的"三位一体"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法》明确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因此,一份规范完整的调解协议对于能否实现人民调解定分止争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法院工作,在法院对人民调解进行业务指导工作中,经常与调解员接触,定期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进行调解卷宗调研,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人民调解协议中常会出现几类问题,现列举如下,以期共促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冰 《人民调解》2006,(5):15-17
为了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维护社会稳定,许多地方提出并实施构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作用,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当事人都是最佳选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应该注意坚持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固有属性,应该立足于发展、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应该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的衔接与配合,如果把“大调解”格局建成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统一受理,分流办案的工作实体,就会偏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召强 《法制与社会》2012,(31):108-109,112
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既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又要根据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特点和人民调解中存在的新问题,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开拓工作方法,整合系统资源,做好信息研判,强化矛盾调解,规范调解工作程序,深化舆论宣传,全面推进"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达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的效果,不断拓展人民调解的领域和空间,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我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司法局广州路司法所一名普通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这个职业和我很有缘分,1999年大学毕业就做了人民调解员,这一干就是14年。在平凡的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我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做百姓的解忧人,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个要求,那就是每调解一起矛盾纠纷,都要做到当事人心服口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并当选为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理事。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对人民调解的挚爱与痴迷。  相似文献   

19.
杨会君 《法制与社会》2014,(22):292-29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诸多新情况、新特点,矛盾纠纷的多发性、复杂性和群体性使矛盾纠纷的化解难度越来越大,单一的调解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优势与不足,找到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之间的互补性。并针对我国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功能优势及其存在的弊端,通过建立:"诉前引导"对接机制、"诉中委托、参与调解"对接机制、诉后联动对接机制、联合调解机制以及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机制,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制度优化及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优势,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构建“大调解”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构建调解工作大格局。这是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展,上海市逐步深入推进的一项政府工程和民意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