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目的 对不同类型案件中的死者进行死后尸体CT扫描和常规尸体解剖,探索PMCT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例因不同原因死亡的个体进行全身PMCT扫描,随后进行系统的尸体解剖,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析PMCT与传统尸体解剖在不同类型案件中应用的优点和不足.结果 在7个案例中,尸体上总共检出67处阳性发现.其...  相似文献   

2.
溺水是公安法医日常检案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水中发现的尸体是否为生前入水,是公安法医日常鉴定的要点也是难点,而一旦溺亡的案件中掺杂了其他复杂的案情,其鉴定意见失真也极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法医鉴定过程中,溺死一般依据尸体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和硅藻检验等综合考虑。PMCT为法医诊断溺死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规使用于诊断溺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使用PMCT对溺死尸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PMCT诊断溺死的应用价值与潜力,并对国内PMCT发展的必要性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报道了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亡1例。本例研究表明,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对于脑血管病变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作为新冠肺炎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死亡案例检查的常规方法。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52岁,既往体健。2023年1月某日,感染新冠肺炎后被人发现死于出租屋内。由于家属拒绝尸体解剖,为查明死亡原因,在尸表检查后对其进行了全身高分辨率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和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虚拟解剖在法医尸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例PM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比较PMCT与传统尸检结果的差异,分析虚拟解剖对于法医学尸检的价值。结果 PMCT在积液、积气、出血、骨折等检查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死因、损伤机制及死亡方式的判断亦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结论 虚拟解剖在法医尸体检案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传统尸体解剖的重要补充。建议国家加大设备投入,促进虚拟解剖在法医学尸体检案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5.
Li Q  Ma KJ  Zhang XD  Yu YA  Xu SG  Zhao H  Chen X  Yan JJ 《法医学杂志》2011,27(5):324-6, 333
目的 探讨肺组织中硅藻对于判断水中尸体死亡原因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水中尸体407例,对死亡原因、案件性质、组织器官中硅藻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取45只兔按照生前、死后入水及不同季节入水等随机分为9组,应用硝酸消化法处理检材,检测肺组织中硅藻含量.结果 407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阳性372例,其中意外死亡和自杀351例,他...  相似文献   

6.
机械性窒息是公安法医日常检案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如何快速准确的判断死者是否为机械性窒息死亡、以及作案手段是判断案件性质、指引案件侦破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法医鉴定过程中,诊断机械性窒息需要结合尸体体表征象、尸体内部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等多方面综合判断。PMCT在骨折的检测、异物的检测和气体的检测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作为常规检验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使用PMCT研究机械性窒息案例中舌骨骨折、甲状软骨骨折、椎间盘真空现象等多个征象的成果,讨论了PMCT诊断机械性窒息的应用价值与潜力,并对国内PMCT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报道了1例利用PMCT技术结合传统法医检验手段,通过两种方法的互相印证,认定死因符合空气栓塞死亡的案例,进一步证实PMCT是传统法医检验的重要补强手段。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22年7月14日21时,谈某家属发现谈某平躺在家中地上呼之不应,身旁散有注射器及静脉留置针(图1),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2CT扫描参数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尸体头颈部及胸腹部进行PMCT扫描。尸体为仰卧位。扫描参数图像为0.6 mm,扫描管电压为130 kV,管电流为120 mA。使用骨窗及软组织窗,视野自动适应对象。重建层厚为1 m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肠穿孔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2例肠穿孔(和4例对照案例)的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肠穿孔的诊断能力。结果 PMCT对于肠穿孔引起的游离气体、液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时还可观察到腹盆腔低下部位的脓性分泌物,PMCTA能够发现肠穿孔部位造影剂的渗漏,因此可用于穿孔部位的准确定位。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肠穿孔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法医学肠穿孔诊断或解剖前穿孔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技术对比传统尸检具有无创、非接触和可发现潜在病变等特点,其在技术上对比传统尸检存在极大的优势[1-4]。本文报道了1例在陈旧性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件中应用PMCT技术辅助发现解剖难以确定的骨折及辅助分析死因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利用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1例缢死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损伤。为明确上述损伤性质,作者对该例尸体影像学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高分辨率PMCT和多期PMCTA,在本例缢死者胸腔积血出血源和椎体离断力学机制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87岁,于家中自缢死亡。在进行常规全身高分辨率PMCT检查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为探查胸腔积血出血来源和分析椎体离断形成机制,进一步对死者进行了多期PMCTA。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联合虚拟解剖(PMCT和PMCTA)和传统解剖对1例高坠死亡个体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虚拟解剖和传统解剖证据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可进一步提高高坠死亡个体的法医学检案质量。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61岁。2021年4月,在房屋建设工作从铲车斗中跌落后死亡(铲车斗与地面垂直距离2.5m)。在征得家属书面同意后,对尸体进行PMCT、PMCTA、尸表和解剖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脑梗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例脑梗案例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陈旧性脑梗或急性脑梗的系统诊断能力。结果 PMCT可用于陈旧性脑梗塞区域大小、部位和形态的记录,死后变化引起的脑组织密度改变无法完全掩盖生前陈旧性脑梗死。PMCTA能进一步满足狭窄、闭塞脑动脉血管的精准定位,通过观察狭窄闭塞血管对应供血区域是否出现低密度梗死灶,可用于是否存在急性脑梗(<24 h)的判断。利用尸体影像学单一方法判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原因尚具有挑战性,未来通过影像学引导进行尸体脑病变血管的精准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尸体脑梗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将其作为法医尸体脑血管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工作中的常见情形,也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中在颈项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往往多被考虑为他杀后抛尸入水。但也有例外,笔者现报告一例颈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死亡方式被确定为自杀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正> 机械性窒息死亡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是一类常见的暴力性死亡。其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有时难以确定,如现场遭到严重破坏或有伪装存在,尸体已腐败,特别是水中尸体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解剖背部和四肢部作为各种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必解部位,即每尸必解,每解必全。并对大连市15年间发生并确认为机械性窒息死亡不同年龄、性别的尸体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行教科书对水中尸体沉浮影响因素主要列出3种:水的特性、身体本身的性状、腐败的发生。一般认为,水中尸体上浮是尸体腐败后尸体浮力大于重力的必然结果,尸体腐败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不会很快上浮。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见到尸体短时间内即浮出水面并未腐败的现象。如案例1:2002年4月份,本辖区某水域内发现1具漂浮女尸,经证实死亡时间仅0.5h;案例2:2005年8月份,在内河发现1具漂浮男尸,死亡时间为1h左右;2007年6月,在海面上发现1具漂浮女尸,死亡时间为2.5h左右。我国南、北方温差大,水中尸体浮出水面时问差别也大,难以有个统一的标准。通常在夏季尸体浮出水面需要2天左右,而冬季则需要14天左右。水中尸体的上浮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季节、水温和地域浮出时间差异很大。除此之外,还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工作中的常见情形,也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中在颈项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往往多被考虑为他杀后抛尸入水。但也有例外,笔者现报告一例颈部有索沟的水中尸体死亡方式被确定为自杀的案例。1案例资料某日在汉水某段的浅水区域发现一具女尸,发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检案中,水中尸体的检验是工作中的难点。硅藻检验作为水中尸体检验的必须手段,因其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对上海地区水样中硅藻的分类、分布进行了疏理。以期为上海地区溺水死亡案件落水地点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中尸体的调查在法医学检案中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水中尸体未必就意味着其死亡原因是溺死,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例如死后入水。实际上,尸体现象很难证明死亡的原因。所以,关于受害者是否为"真的"溺死的问题常常不容易解决。目前,硅藻检验被认为是溺死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硅藻的定性定量分析,不仅可以对死亡原因有更直接的判断,也可以指向可能的溺死地点。本文介绍国内外硅藻检验的样本采集、检验方法、结果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硅藻检验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报道了1例通过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发现高坠损伤患者经心肺复苏后发生全身动脉系统气体栓塞的罕见案例。本文研究表明,利用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尸体内全身动脉系统气体的分布情况,同时对于全身动脉系统气体栓塞形成机制的分析,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丰富了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就暴露、埋藏和水中三种环境下尸体菌群演替规律的异同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探讨不同环境下利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