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征文启事     
周长远 《当代广西》2006,(10):43-43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文艺工作者要认真领会“八荣八耻”论述的实质,把握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则、要求,并联系文艺界的实际,分析新情况、运用新信息、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文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坚持用…  相似文献   

2.
杨芳 《前沿》2007,39(1):185-18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揭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加强机关后勤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保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坚持,重在实践。知荣辱、重实践,就是要增强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按照机关事务工作要…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临邑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并要求统战干部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推动统战工作上水平。一是认真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思想建设相结合,要求统战干部把学习“八荣八耻”纳入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转变作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服务群众相结合。要求统战干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扎实服务广大党外人士之中。三是勤奋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推动各项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广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在春雨朦胧中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帷幕。“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局工作的重要影响”、“把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标杆”……广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努力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它是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治观的有机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晓明 《今日浙江》2006,(15):42-4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必须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它符合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放到…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促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今日浙江》2006,(8):18-18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基本方针,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治观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伦理要求和评价标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内涵。社会主义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法治观是有机统一的:凡是社会主义法治禁止的,通常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凡…  相似文献   

9.
李国华 《群众》2006,(6):43-44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局工作的重要影响、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宣传  相似文献   

10.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问题,是机关后勤人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的基本要求。在机关后勤人员中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加强和改进机关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和教育机关后勤人员正确履行职责,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不断增强机关后勤人员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作风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取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机关的风气与文明程度,在很多方面、很多内容上是在机…  相似文献   

11.
至今仍然传承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壮、瑶等民族的铜鼓艺术、蛙神崇拜以及民间歌咏习俗,具有重要的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很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体现区域族群生存智慧和文化理想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建构之中,让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新的衍生载体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2.
警政是对有关警察的国家和政府事务的统称。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中国警政史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警政萌芽、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警政史,应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作为标准。在学科性质上,中国警政史属于史学的专史范畴。但在中国警政史学内部,也可区分出中国警政通史、断代警政史和专门警政史。  相似文献   

13.
铁路跨越式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铁路各级党组织的历史使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选择。太原局在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切实从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一、把握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迎战新的挑战、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这是党组织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这虽与当政者要求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不一致,但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政者在民众面前的被动,也由此影响到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东西差距问题与政府政策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转型时期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并力图揭示区际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供给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分析了东西差距的表现、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缩小东西差距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议理论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总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总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呼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党历史任务和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信仰与社会规范缺失的问题亦不断突出。对此,有学者提出发挥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价值理想的信仰和规范功能。从理论上说,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体系的本质为其发挥信仰和规范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从现实上说,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信仰和规范功能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具体来说,主流意识形态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发挥其作为价值理想的信仰和规范功能:它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套可以信仰的价值或意义系统;能够凝聚社会成员的力量,使其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能够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使其趋于稳定化和和谐化;能够优化社会发展目标,降低社会发展"成本"。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实现其作为价值理想的信仰和规范功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来加以调适、发展和内化。  相似文献   

18.
捕诉合一与捕诉分离的问题,对我国检察制度和刑事诉讼制度有重大影响。"捕诉合一"由来已久,随着捕诉合一试点的推进,"批捕权"的滥用、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的辩护空间被压缩、检察机关监督地位的弱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从完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入手,同时建立对逮捕决定的听证程序,并将审判权引入审前程序以平衡捕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武汉市五种类型人才的基本状况的定量调查,指出了武汉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才资源分布、人才年龄性别构成、人才素质结构以及人才流动比例方面的不合理.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制定一个战略、转变两种倾向、建构三大机制、实施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20.
侦查的目的、价值与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文以侦查的定义为出发点,对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逐一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三者的关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