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爱明 《党建》2014,(1):22-22
正"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精心谋划和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好的作风识人。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组织部门的权重强化一分,考察识别干部的责任就增加一分,公道正派的作风要求就提高一分。  相似文献   

2.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1):8
干部提拔先要来个"廉政体检"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甑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标准的基本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要多部门联动,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干部进行"廉政体检",作出负责任的结论,为科学选人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培安 《先锋队》2012,(7):18-19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突出德才兼备前提下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是做好当前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的难点所在识人难,用人难,往往难在识"德"上。如何考核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考核中的一大难题。目前,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正"识人"是"善用"的基础。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组工干部作为干部考察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为贤,提升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要下功夫提升"识人"能力。要锤炼高尚品德。古人云,"荐贤者当自贤""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组工干部要准确识人,必须先成为德行高尚的人。一要诚实可靠。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考察结果必须  相似文献   

5.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廉政体检"为考察干部德才表现架起了"探测器"。通过各种渠道考察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是落实党的干部路线和选人用人标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廉政体检"为考察干部德才表现架起了  相似文献   

7.
用什么人的问题,大而言之关乎党与国家的兴亡,小而言之关乎事业的成败,就一地区和单位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用人的方向往往就是干部努力的方向。当前,一些陈旧的识人观念和用人标准还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干部人事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和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也给正确识人、用人带来一定困难。要解决好选人、用人工作中的问题,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政离不开用人。我国浩繁的古代典籍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用人思想和生动的用人案例。本文拟以苦于历史案例来阐述我国古代为政者的用人之道和人际关系处理艺术。知人善用为政者不仅要用人,而区要善用人,唐太宗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清人魏源讲:“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局长避短,就没有不能用的人。弃长用短,就无可用之人。楚汉相争,刘邦知人善任,因而夺得天下。在洛阳南宫设宴时,刘邦让各位大臣谈自己得天下及项羽失利的原因。高起。王陵说:“陛下能与天下同利,项羽则不能。’创邦说:“这…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一直认为,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大道至简,毛泽东从自己的领导实践中感悟到,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第一件大事"出主意"重在调查研究,用好"外脑",决策决断。第二件大事"用干部"重在识人选人,关心爱护,用人管人。毛泽东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要抓主抓重,抓住抓好决策和用人这两件大事。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毛泽东一生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格外珍惜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令他自己满意的成果更是倍加珍惜。1930年5月,毛泽东经江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有位地方干部感慨:"该用谁"与"谁该用",虽都有个"该"字,但因出发点、落脚点不同,导向与结果也存在差异。"该用谁"是因事用人,干事之人受青睐;"谁该用"往往因人谋事,能不能干事常被忽略。古往今来,用干事人才能成大事,是为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事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  相似文献   

11.
袁浩 《奋斗》2019,(12)
正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为国选贤"的千秋大业,必须严肃认真、高度负责,力求万无一失。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调,要"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坚持知事识人,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干部"。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领导干部怎样识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  相似文献   

12.
知人、识人、选人、用人,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准确识人是正确选人用人的前提和基础,知人方能善任。初识干部是认识干部、了解干部、选用干部的基础工作,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要掌握识人的基本方法,善于在平时与干部交往中了解干部。经过摸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通过看气质、听表述、剖观点、观反应、察诚信等综合观察判断干部的德才,是识别干部的有效方法之一。个人形象看气质。识人,首先看的是气质,“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3.
周永康同志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施跨越式发展,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的用人机制”。本文就如何创新选拔任用机制,树立人民公仆形象谈一点粗浅认识。建立“准确识人”机制。选人用人,关键在于识人、辨人,真正选拔出具有领导才能的人。要“准确识人”,必须认真考察“四性”:一是优异超群性,二是快速高效性,三是意志坚定性,四是开拓创新性。要准确识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一双眼睛”和“多双眼睛”的关系。既要重视领导者的“一双  相似文献   

14.
仲祖文 《党建》2011,(10):33-33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得当,就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全面推进党的事业关键在干部,根据岗位选择最合适的干部,才是真正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干部支撑,对干部也才是真正用当其位、用其所长。因此,要做好干部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事择人"这个关键。"以事择人",首先要"知事"。"事"就是岗位需求。用人之前必先知"事",知道不同岗位的  相似文献   

16.
管淮  李祥 《探索》2007,1(4):36-42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迫切需要在全党大力营造"讲真话"氛围.营造"讲真话"氛围,关键在于端正用人导向.端正用人导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干部任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民主、公开、竞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实现从"人选人"到"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强调"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贯彻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做好干部工作,关键是在识深识准上狠下功夫,努力把班子和干部情况在平时深度掌握起来。深入开展经常性考察,近距离接触干部。改进和加强干部经常性考察,努力把辨才识人的功夫下在平时,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10,(9)
<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坚持一个标准,解决好"用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一个标准,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落实这一标准,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4)
<正>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把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着力点,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切实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尽快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这为我们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用正确用人导向凝聚干部。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风向标",用什么样的人,对干部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皇姑区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断强化党委把关作用,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一是坚持以德为先导向,把道德品行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