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机制进行探析,以河南省平顶山志愿者协会作为个案,从组织目标、组织招募机制、项目设置机制、财务运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七个方面,对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通过明确组织目标,打造学习型组织;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提高服务专业性;建立与社区的联动机制,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做好评估工作,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保障志愿者权益等途径不断完善志愿者组织。  相似文献   

2.
"非典"与"新冠肺炎"是倒逼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改革的两个重大事件。前者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重构,后者将推动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改革。未来应着重建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体系,破除一元管理格局,建立公众、社会与市场参与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构建现代化应急储备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需要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医防"协同发展,应急救治体系采取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提高应急扩容能力。此外,应建立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应急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素养。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制机制还存在短板和不足,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柔性服务与增能作用是对政府应急状态下刚性管理的有益补充。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的服务与增能作用,需要社会工作自身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有序的工作流程和体制机制,借助政府部门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和其他组织的协力合作,共同编织起一个紧密有效且富有人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网络,彰显宪法以人的尊严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精神宗旨。  相似文献   

4.
1.总则1.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1.2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处置本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健全组织指挥统一、综合协调有力、联动机制有序、决策科学正确、系统保障周密、应急行为高效、部门资源共享、社会广泛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特制定本预案。1.3工作原则1.3.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相似文献   

5.
志愿者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急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促进志愿者在应急治理中的有序参与,促进志愿者优势和作用最大化,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在梳理国外应急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发展轨迹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西方国家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虽然较为完善,但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也暴露诸多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与志愿组织之间关系不顺;二是志愿者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时风险与责任难以明确;三是法律繁多缺乏标准化。基于此,提出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建设的三点建议:即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应急志愿者的精准调度和有序参与;加强统筹协调,提升应急志愿服务的社会效果;明确权责,保障应急志愿者合法权益;以期提高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其能否有效参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关系到政府应急管理的成效。目前政府和企业协调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转变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和方式,全面整合政府和企业应急预案,共同推进社会风险评价体系,健全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和企业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非典”爆发以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于卫生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在原有《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上,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等法律文件,正在努力构建“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此外,我国还在制定《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以健全不  相似文献   

8.
正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应急物资供给体系方面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加快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供给体系迫在眉睫。目前,全国各地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工作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急物资在市场流通、运输和调拨配置方面的机制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散而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机构对物资生产企业较难集中管理,应急物资资源信息共享不畅。同  相似文献   

9.
冷江浩 《公安学刊》2005,(5):81-83,86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过程中,一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技术先进高度共享的应急信息系统,提高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二要完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预案修订和演练系统,提高工作机制服务实战的能力.三要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提高政府驾驭公共安全的能力.四要完善统一调配、平战结合的应急资源保障系统,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保障能力.五要建立及时公开、正面引导、人人参与的全民宣传教育网络,提高全社会主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忠良 《人民论坛》2020,(10):48-52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征,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将选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四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管理系统、法律体系等方面对这些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展开比较分析.在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应对体系方面应从常设决策指挥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与更新、建立科学的应急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驱动下的志愿服务优化模式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志愿服务模式存在的痛点主要有志愿服务有效供给与匹配效果不佳、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能力建设不足、个体志愿行为激励与保障不完善、志愿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不充分4个方面。本研究发现大数据可驱动志愿服务流程再造,主要特点为从“类行政化”迈向“协同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精准决策,管理精准和参与拓展。因此,要从健全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制度、完善志愿服务大数据经费投入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激励机制、落实志愿服务大数据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完善志愿服务大数据信息安全制度来推动大数据技术驱动志愿服务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北京观察》2003,(6):10-11
SARS 疫情突发,暴露了我们城市预警、应急系统的问题——医疗信息不畅通,不仅是医政管理水平问题;医务人员 SARS 高感染现象,不仅是传染病管理知识欠缺问题;在突发疫情面前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滞后,不仅是政令不畅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果断筑构起快速应对机制的决心,但是,仅仅出台法规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制定落实、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长青  姚俊 《群众》2020,(8):15-16
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因而,如何健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当前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解决的紧迫性问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又远远超出单纯的医学范畴,整个管理体系涉及到公共管理、应急保障、舆论宣传等若干社会治理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推进我省制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工作,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切实提高全省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据统计,重庆社会组织总量达17154个,志愿服务组织总数达34466个,实名认证志愿者总数达5264030人[1],彰显了社会组织资源较为丰富;社会组织也因"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搭建风险信息沟通平台、动员与整合社会资源、供给多样化公共安全服务产品"[2]等功能优势,成为协助政府治理应急管理工作的有益力量。然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服务时,存在登记制度联动缺位、信息联动错位、激励政策联动缺位等三大困境,制约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服务协同作用的发挥。为此,可从厘清业务界限、优化信息平台、完善激励政策三个方面提升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正>建立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理顺政务与事务之间的关系,构建跨部门协同的机关事务运行机制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政府运行保障的发展思路,本文从政府运行保障的基本内涵出发,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探究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在适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扰动和风险的过程中面临的碎片化困境,并提出能力提升优化路径,对完善应急状态下政府运行保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各种突发灾害提出了强化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应急管理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受到重视的领域。城市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改变偏重于应急而预警预防式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提升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机构协调、应急联动平台的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是提高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8.
由于某些高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管理不力,加之高校扩招造成高校对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管理难度的增加,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在高校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当通过对高校卫生部门防病体系、救治体系和食品卫生的加强管理来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从设置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处理组织机构、应急报告制度、人力资源调配模式、紧急状态控制模式等方面来建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以总则、组织体系及职责、监测、预警与报告、应急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应急处置保障、附则、附录等方面对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0.
常非凡  林坤 《人民论坛》2020,(14):104-105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治理体系等领域的一次突击大考。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症结,应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应优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疾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应急研发以及快速生产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