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确定法律概念是指其内容和范围不确定而具有流动特征之法律概念,因其不具有绝对固定之特征要件而留有模糊的空间给法律适用带来困惑和疑难,但不确定之外部特征使其具有克服法律僵化和迟滞的开放力,能够充分展示法律概念的多维向度,促进立法、司法和执法的互动,并在具体应用法律中促进法律的演进和发展。当然,对其带来的可能导致法律适用软化和松懈的危险应保持相应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对立法者来说,过分追求明确,法律会犹如一潭死水;恰当运用模糊,法律则获得一种灵性。在制定法律规则时,一些认知对象属性不清晰,无论立法者经过怎样的思考,他们也不能决定将某个成员分类或归属于哪个范畴。概念(范畴)不清,则表达不明。这样就造成立法语言的语义模糊。  相似文献   

3.
贾吉峰 《前沿》2002,(10):108-110
模糊修辞是汉语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法律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严谨 ,而在法律语言中模糊修辞的使用也大量存在。本文试图对模糊修辞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朱文雁 《青年论坛》2010,(5):97-101
法官在判决书中对于法律的适用和法律事实的认定,需要运用言辞性的法律修辞进行法律论证和叙事:一方面,结合具体的案情语境,对抽象法律原则加以准确的解释,对模糊的法律概念加以释明,对僵化的法律规则加以弥补;另一方面,将社会事实涵摄于法律规范抽象出的事实之下,借助说服因素所带来的情感认同、经验认同、法律认同。这在法律规范相对僵化、不确定,法律原则具有概括性,事实具有言辞依赖性的场域下,对于增强法律论辩和判决语言的说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伟涛 《人民论坛》2014,(1):129-131
法律的接受概念是哈特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哈特的法律接受概念的内涵、功能与意义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以哈特为代表的当代法律实证主义的主旨及其问题,从而深化我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解与反思,并对当代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接受概念是哈特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哈特的法律接受概念的内涵、功能与意义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以哈特为代表的当代法律实证主义的主旨及其问题,从而深化我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解与反思,并对当代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法律研究多数涉及法律语言的道德性指标,对厘清语言的不可通约性结构缺乏应有的探索意识。纵观19世纪法学成果,围绕语言与法律的语义思辨一直没有停止,那时候,人们经历的是一个满怀信心看待法律确定性的时代,20世纪后半期,却拉开了不确定性的研究帷幕。对现代实证主义法律思潮的语言形式抨击提出了质疑,主张树立后现代主义法律观,视少数民族法律语言为充满弹性、允许意旨模糊的流变组织,通过放弃语言通约性结构的"唯一解"立场,促使法律概念始终处于不止行的发展过程,用以适应多义性时代的法律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李振宇 《前沿》2012,(22):81-82
“社区”一词已被吸纳成为法律用语,然而当前我国法律中社区一词定义依然存在社区城乡地域定义模糊、内涵定义模糊、法律权利主体不明、立法层次低等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法律中社区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广州地区11所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大体了解法律知识,但对具体的法律概念理解模糊;信仰法律,但对法律的现实作用不太信任;有较强的维护个人权益的意识,但对维护国家或者他人利益表现冷静。造成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高校依法治校步伐滞后,学校对学生法律教育欠缺,个别司法腐败现象对大学生存在负面影响,学生自身受传统家庭思想的左右,以及追求利益至上等等。  相似文献   

10.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法律概念、规则、原则是法学界普遍接受的关于法的基本元素的三要素,它们是任何形态的法律(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质料。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中,三要素贯穿始终,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三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一、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大量法律概念来自日常生活,有的来自法律实践活动,有的源自法学家的创设。法律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它通常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应用范围。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97刑法典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设置 ,不仅存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 ,而且也透现出了某些权力本位、短期功利化等立法观念 ,其运行已显现出某些非良性的结果。为追求法的良性品格、完善立法 ,应当取消本罪。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的模糊性及其确定性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董冬冬 《青年论坛》2006,(1):121-125
法律的模糊性是由语言的局限性、认识的局限性、社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主体能力的差异性和立法的技术性决定的。法律解释是走近法律确定性的途径,实现法律解释的有效性是判断法律确定性的形式标准。同时提高适法者素质,保证法官独立,也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以强制医疗的基础概念"精神病"和"精神障碍"作为逻辑起点,结合理论发展和最新立法规定,提出概念应统一于"精神障碍"。厘清基础概念之后,分别对"强制医疗"和"强制医疗程序"进行了法律分析,明确强制医疗为一种保安处分,强制医疗程序为一种特别诉讼程序,应当具有诉讼化的构造,并对强制医疗程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强制医疗程序作为一种特别程序,其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在实体法意义方面,对关于保安处分的研究及立法形成了倒逼;在程序法意义方面,对刑事诉讼目的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本身的生存问题。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世界各国刑法均规定了环境犯罪,以回应人类保护环境的价值诉求。由于受传统刑法理论的影响,我国现行的环境犯罪立法,包括立法价值、立法模式、立法技术等等,还不能彰显我国刑法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功能。文章以比较的方法探讨了我国环境犯罪立法模式的功能不足,以及我国环境犯罪立法模式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行政程序法研究热在我国行政法热点研究中居于尖端地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总体水平还很低,理论研究也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为使读者了解我国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研究的概貌,本文从行政程序含义、行政程序价值、行政程序法概念、行政程序法地位、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立法模式和立法步骤等方面概述研究界的各种主要观点,并阐述作者自己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16.
德国以实体、程序并重的立法模式创建了与美国不同的另一种模式,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解决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存在缺陷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立法架构应兼顾实体与程序,定位为规范行政权力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境内暴力袭警事件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刑法作为国家最有强制力和威慑力的法律,理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增设袭警罪的理论支撑、各国关于袭警罪的立法现状和我国增设袭警罪的立法构想三个方面看,增设袭警罪已经具有足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范围看,有利行为人的新刑事法律溯及范围在立法上有三种模式溯及以前的所有行为;排除犯罪性的法律溯及以前的所有行为,其他法律只溯及未经判决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溯及以前未经判决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我国刑法的规定属于第三种模式.我国刑法的规定在犯罪与刑罚方面都会产生不公正的结果,特别涉及到死刑的时候;而且我国的规定与即将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有冲突,与采用相同模式的其他国家也存在很大差距.建议对我国刑法第12条第2款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9.
是否建立我国税务警察,对我国的税收法治和宪政建设影响重大。但在该问题的研究中,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现代社会,征税权和警察权是两种不能合一的权力,尤其是不能集税收立法权和执法权于征税机关一身;建立税务警察并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否建立税务警察,只能取决于本国国情或历史;在我国建立税务警察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学界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立法价值导向决定立法成果。以往的民族经济立法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土壤,追求效率优先,忽略了其他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弘扬了效率、公平、秩序的价值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民族经济立法新的价值导向,做到效率、公平、秩序三者并重、三者并举、相得益彰,构建适应时代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