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这篇文章是美国纽约大学国际问题教授特拉格所写.它为美国侵略活动献策,矛头针对东南亚各国,特别是针对我国.作者在文中恶毒地从各方面攻击和诬蔑我国.作者承认东南亚条约组织不但没有取得亚洲大部份国家的支持,而且使所谓非共自由亚洲造成分裂.作者哀叹东南亚条约组织对美帝侵略亚洲,没有增添什么力气,而且对美帝所谓的战略威慑力量,也没有提供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时至今日,东南亚条约组织反而变成美帝在亚洲采取新政策的绊脚石.因此作者主张美帝应该放弃东南亚条约组织,转而通过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防务"等等——的双边、三边或多边协定形式求搞所谓的亚洲地区主义,为美帝进一步侵略亚洲效劳.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着重地谈论泰国当前政治情况.从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反动派不仅把泰国充当美帝侵略越南、柬埔寨、老挝以及整个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而且他们本身也成为美帝侵略东南亚的帮凶.不管作者愿意不愿意,他也透露出泰国爱国阵线的人民武装力量已经日益壮大.本文还谈到泰国反动政府在美帝支持下搞欺骗性的所谓"农村发展计划"的彻底失败.作者在文中放肆地和恶毒地污蔑我国,泰国爱国阵线和马来亚共产党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将印度尼西亚9月30日运动概括地分为五个阶段,然后加以论述.接着谈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加强领导农民斗争情况,同时谈到了苏加诺政治体制的性质,以及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不得不让这种政治体制存在的原因,然而,在9月30日运动的冲击下,苏加诺的政治体制瓦解了.文章最后谈到了理解9月30日运动的方法,同时列举了产生这一运动的几点基本原因及其影响,更主要的是作者列举事实,认为印度尼西亚是具有武装革命的条件,驳斥了印度尼西亚搞武装革命是不能成功的谬论.  相似文献   

4.
1961年7月间,美国派遣以汉弗莱(Don D.Humphrey)为首的经济考察团前往印度尼西亚,以帮助印尼实行"八年发展计划"为借口,寻求美"援"进一步渗入印尼的途径.该团1962年提出一项报告——《印度尼西亚:美国经济援助的远景与建议》.全书共八章,本文系其第六章,(原标题为"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本译文标题是我们改的)这一章是该团根据以上各章考察印尼各方面情况所得的资料而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是该书的主题.艾地同志曾经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干涉印尼经济事务,美国"稳定经济纲领"的目的可以从"汉弗莱报告书"等材料看得出来.因此美帝的这个"新援助计划",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对印尼"经济援助"的侵略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英帝国主义策划的"马来西亚"成立一年来的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作者竭力掩盖美帝支持和利用"马来西亚"以包围和侵略印度尼西亚的事实,说美国"决定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力求不偏不倚".同时并污蔑印尼对"马来西亚"的所谓入侵.但是作者不得不承认,"马来西亚"在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在亚非国家中,处境十分孤立;在国内政治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政治混乱、种族骚乱以及各地区执政党内部的争吵和危机,最后作者承认,"马来西亚第一年"是一片"黯淡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是资产阶级学者根据印度尼西亚所谓特别军事法庭在审讯中汇编的官方材料写成的,作为研究“九·三○运动”问题的历史背景资料,可供参考。我们建议读者同时阅读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声明(1966年8月17日)和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自我批评(1966年9月)。这两篇文章刊登在我国《红旗》杂志(1967年第十一期)——编者。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概要地叙述了外国经济"援助"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建设的关系.其中着重地从经济"援助"的用途分配对比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的性质;叙述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项目执行缓慢的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文章也提到我国给予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哀叹美帝在亚洲,特别是在侵略越南的骯髒战争中,完全处于孤立困境.美帝国主义在侵略越南战争中打算搞"亚洲人打亚洲人"的阴谋,可是它并没有得逞,到现在为止,只有南朝鲜伪政权派兵去越南,至于亚洲其他傀儡国家反动派,有的观望不前,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这篇文章充满失望,牢骚,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评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的新闻报导.首先,作者肯定地认为苏加诺无法实现他所吹噓的"纳沙贡"制度,作者同时指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是不现实和自相矛盾的,他列举了7点理由,认为这个预算案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0.
詹姆士·哥尔德:《在苏门答腊的美国人》(Americans in Sumatra),是一本介绍1874年至1961年间美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的专著.这里发表的,是该书第三章,其中很有系统地阐述美国在苏门答腊橡胶业方面的活动经过,对于研究美国如何掠夺印尼橡胶资源,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其他活动,以及对于当前印度尼西亚人民没收美帝国主义企业的重大意义,都有可供参考的一些资料.哥尔德曾任美国驻印度尼西亚棉兰领事馆付领事和领事多年,为美国对印尼经济、政治、文化等侵略政策的一个实际执行者,因此在本文中他极力吹嘘和宣扬美帝及其垄断集团对印尼橡胶业所作出的所谓的"成就"和"贡献",来掩盖它们的侵略实质.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论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外国"援助",民族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主义等四个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印度尼西亚革命发展的动向,其中还分析了农民阶级分化的情况,以及农民在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下所展开的英勇斗争,说明了农民是印度尼西亚无产阶级的主要同盟军,同时也说明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在印度尼西亚革命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论述了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的经济背景,着重地列举事实,说明了英美帝国主义在"马来西亚"的经济益上的冲突,说明了美帝国主义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的外国投资者英帝国主义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得不又将合并于"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再度分割出来,作为对抗美帝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摘译自《帝国主义在菲律宾》一书。作者 A·李昭戈是一名律师、企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菲律宾石油协会主席。1971年菲律宾召开制宪会议,李昭戈当选为代表,这本书就是他向制宪会议提交的情况报告书。作者代表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少数左翼集团,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某团反对美帝经济控制和掠夺的态度,文中反映的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编者  相似文献   

14.
"那屏障似地横互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与菲律宾之间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对西方国家是有着巨大战略意义的……从印度尼西亚地图上可以看出,美国和西方国家为防止共产主义在群岛上获得全面胜利而采取的各种坚决措施是多么正确的."达就是"纽约时报"评论员哈·布尔都因在肯定"自由世界"在亚洲这一地区的利益时所说的话.大事叫嚣"共产主义危险"并不能掩饰美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是当前菲美矛盾斗争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美帝霸占大量的基地,不仅严重侵犯菲律宾的领土主权,而且用来作为在东南亚进行侵略战争的跳板.美国军事人员在这些基地内外任意杀人,无恶不作、菲律宾人民为争取撤除这些基地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本文的作者对基地问题的背景以及菲律宾统治阶级在基地问题上的态度作了一些叙述,同时为美国政府辩护和献策.有关作者的介绍,请参阅本刊上一期第120页.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苏联的官方声明和新闻报导进行研究的结果,认为苏联对印度尼西亚在西伊里安问题和对抗"马来西亚"问题,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作者认为苏联在印度尼西亚对抗"马来西亚"问题上,表示了无可奈何和敷衍应付的态度,因为苏联不想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新"国家的纠纷中,表明袒护任何一方.由此不难看出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者对待民族解放运动所谓"支持"的虚伪态度.  相似文献   

17.
前言1987年是印度尼西亚经济转换点的一年。这一年,非石油天然气出口超过石油天然气的出口,工业制品出口开始急剧增长。从1987年到1990年,印度尼西亚迎来了经济极大繁荣。这是印度尼西亚首次经历以工业制品出口为主导的高增长,同时,证明名副其实地消除曾经依赖石油的经济结构。印度尼西亚摆脱了高成本结构和受批判的内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正在从去年(1975年)所出现的日本向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和向印度尼西亚购买的出口商品额急剧下降中摆脱出来。这是令人不舒服的时期,在这一年里,日本经济势力的利益已在印度尼西亚人面前暴露无遗,这和前些年印度尼西亚人只是抱怨一下日本人对印度尼西亚当地商业的“控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印度尼西亚人仍继续不断对日本人进行批评,促使日本着手进行庞大的阿沙汉水力发电站和炼铝厂的建设工程计划。关于阿沙汉工程计划的协议是1975年7月苏哈托总统进行世界性访问的一项重要的成果;日本前首相田中在他1974年1月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提前结束的匆匆访问时正式承诺了要对此项工程计划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9.
叛乱和反叛乱是当今世界武装冲突的重要形态.反叛乱活动涉及到民众、叛乱团体、反叛乱力量和国际社会四个方面,需要一个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和舆论战的综合性应对战略.斯里兰卡政府消灭泰米尔猛虎组织是当代反叛乱成功的典型案例,不仅对斯里兰卡国内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对当前相关国家反叛乱、反恐怖战略的制订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日 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公布新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 菲律宾发生流血性政治骚乱,阿罗约总统下令逮捕11名反对派领导人,并宣布首都进入“叛乱状态”。6日,“叛乱状态”解除。 3日 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这是该机构1947年举行首次会议以来美第一次没有当选。为此,美众议院10日通过一项修正案,决定停止向联合国缴纳拖欠的会费,直到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中的席位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