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61年7月间,美国派遣以汉弗莱(Don D.Humphrey)为首的经济考察团前往印度尼西亚,以帮助印尼实行"八年发展计划"为借口,寻求美"援"进一步渗入印尼的途径.该团1962年提出一项报告——《印度尼西亚:美国经济援助的远景与建议》.全书共八章,本文系其第六章,(原标题为"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本译文标题是我们改的)这一章是该团根据以上各章考察印尼各方面情况所得的资料而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是该书的主题.艾地同志曾经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干涉印尼经济事务,美国"稳定经济纲领"的目的可以从"汉弗莱报告书"等材料看得出来.因此美帝的这个"新援助计划",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对印尼"经济援助"的侵略性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美英帝国主义策划的"马来西亚"成立一年来的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作者竭力掩盖美帝支持和利用"马来西亚"以包围和侵略印度尼西亚的事实,说美国"决定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力求不偏不倚".同时并污蔑印尼对"马来西亚"的所谓入侵.但是作者不得不承认,"马来西亚"在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在亚非国家中,处境十分孤立;在国内政治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政治混乱、种族骚乱以及各地区执政党内部的争吵和危机,最后作者承认,"马来西亚第一年"是一片"黯淡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美国形象,维护美国在印尼的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美国积极开展对印尼民间外交,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美国对印尼民间外交涉及政治、教育、文化、科技、宗教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美国对印尼民间外交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政府主导,各类民间团体积极参与和实施;二是坚持本土化导向和双向交流;三是受众广泛,精英与草根同时覆盖。美国对印尼民间外交在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受制于美国具体的对外政策。不过,它对于输出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好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促进与印尼的"民心相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13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扎根,到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入侵前,印尼群岛基本上完成了伊斯兰化的过程,印度尼西亚等岛国的主体居民都开始信奉伊斯兰教。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建国初期的一次人口普查显示,有95%以上的居民是穆斯林。目前,在印尼2.3亿人口当中,87%的居民仍是穆斯林。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人口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不仅体现了印尼当代文化的特征,而且在政治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代表着一股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国家建设委员会(在雅加达称为DEPERNAS,即印尼文Dewan PerantjangNasional的简写)是在1959年7月苏加诺总统在成立总统内阁后按共命令成立的.该委员会于1959年8月15日正式宣誓就职并受令于最短期间内起草一份建设计划.总统特别要求此计划务须包括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并命令委员会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阐明和运用他本人曾经略加一般阐明过的"印度尼西亚社会主义"的概念.他任命一位闻名老国民党员哈·莫罕默德·亚明博士为该委员会主席.亚明是前司法部长,在印尼一向以诗人与罗曼蒂克历史学家著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统外交的补充,公共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同国内外非国家行为体合作与国外公众建立联系、交流文化,以促进对本国理解的新型外交形式。广义上的公共外交包括一国政府直接对国内公众进行的活动。目前学界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涉及公共外交的概念、模式、实践、效果等。就国家公共外交的实践而言,学者们多集中于研究美国、中国、日本等大国公共外交的开展,而对于中小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明显不足。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国和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1998年金融危机和民主化后,印尼国内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被认定为弱国家,2001年巴厘岛爆炸案后,国际社会甚至质疑印尼是否已是失败国家,使印尼面临国家认同和国际形象的双重危机。但近年来,印尼经济迅速发展,国内政治安全问题缓和,国际形象极大改善。印尼如何重塑国内认同和国际形象,并将两者统一于公共外交中?印尼公共外交的路径是怎样的,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将从印尼公共外交的目的与特点、路径选择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对印尼公共外交进行分析,探讨公共外交与国家认同和国际形象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从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印度尼西亚其他民主力量发动反革命袭击活动以来,美国特务人员一直在西起亚齐、东至西里伯斯(即苏拉威西——译者)等地区加强"软化"印度尼西亚的活动.内部方面,这些活动采取的形式,就是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散布恶毒的诬蔑,以及摧残他们的肉体.外部方面,这些活动所采取的形式,就是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战斗的国际反帝力量.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后,美国一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①.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一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边政治关系则相对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东南亚开始践行其"民主扩展"战略,致使美国一印尼双边政治关系"荆棘丛生",而经济关系则"陷入低迷";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始积极构建"反恐联盟",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再度"升温",双边经贸关系趋于"回暖".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是美国纽约大学国际问题教授特拉格所写.它为美国侵略活动献策,矛头针对东南亚各国,特别是针对我国.作者在文中恶毒地从各方面攻击和诬蔑我国.作者承认东南亚条约组织不但没有取得亚洲大部份国家的支持,而且使所谓非共自由亚洲造成分裂.作者哀叹东南亚条约组织对美帝侵略亚洲,没有增添什么力气,而且对美帝所谓的战略威慑力量,也没有提供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时至今日,东南亚条约组织反而变成美帝在亚洲采取新政策的绊脚石.因此作者主张美帝应该放弃东南亚条约组织,转而通过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防务"等等——的双边、三边或多边协定形式求搞所谓的亚洲地区主义,为美帝进一步侵略亚洲效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复交和与新加坡建交是亚太地区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将会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也将会为今后中国与印尼、新加坡发展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关系与交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有2.2亿人口,号称“千岛之国”,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天然气、木材、橡胶等。近二十年来,印尼经济发展颇为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正当印尼雄心勃勃地向现代化迈进之际,一场金融狂飚已使印尼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华人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侧重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印尼华人经济的影响。一、受危机冲击的印尼华人经济1.危机前印尼华人经济概况华人移居印尼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唐时代,已有华人迁徙到印尼诸岛的记载。近几个世纪以来,华人与当地居民共同为印尼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受泰国金融风暴的影响而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其程度之深重,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金融风暴的起源地泰国,也是印尼国内三十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不仅所有经济部门都陷入危机,而且还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动荡,最终迫使统治印尼32年的苏哈托下台,而社会政治动荡反过来又加深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尼的经济形势还在继续恶化.本文拟概述印尼经济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引起的连锁后果,并展望印尼经济今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美国经过阿富汗战争,打垮了“基地”组织。然而国际恐怖活动并未减少,反而呈扩大和蔓延之势。在印尼和菲律宾相继发生恐怖爆炸案之后,东南亚国家成为恐怖活动的危险地区。“9·11”事件后美国展开的全球反恐怖主义行动对许多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与外交取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美国反恐行动第二战场的东南亚国家在这方面显然并不例外,其中对印度尼西亚的冲击尤为重大。本文主要分析反恐行动对印度尼西亚的对外关系与国内经济、政治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的反恐立场在反恐问题上,刚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反恐措施不力,直…  相似文献   

14.
"新马印尼成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以其发展迅速而引人瞩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不可避免受到了冲击;危机过后,由于各成员国自身努力和国际援助等原因,"新马印尼成长三角"很快步入正常运行轨道.同时,东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多样化的长期存在,决定了进入21世纪后,"成长三角"合作模式仍将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地域广袤,人口总数达2亿4千多万。当前印尼正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和海洋边界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重点关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约束下印尼与邻国的海洋边界问题,并阐述了印度尼西亚海洋政策的主要发展,特别是政府在解决划界问题和其他海洋相关问题上采取的措施。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意在提供一个有效的海洋安全机制,但本文认为它非但没有利于海上问题的解决反而使其更加复杂。本文总结出印度尼西亚在处理海洋边界问题上运用逐案分析、各个击破的方法。这一方法目前来看比较合适于印尼管理其漫长的海洋边界,维护其国家利益。印尼政府处理海洋安全和其他相关海洋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果对马来西亚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隔30年,爱国华侨志士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吴锡柳终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不寐的英魂终于含笑九泉。吴锡柳,1918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陂头乡。他10岁时随父前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棉兰市,因家贫,在侨居地只读完小学便开始以木工、石匠职业谋生。由于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印尼话,很快便融合到当地社会之中,由此也体会到贫苦华侨及印尼劳苦大众的艰难处境和社会的不平等。于是,他利用工余时间上夜校,继续勤学,对中国和印尼文化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中国抗战初期,吴锡柳结识了华侨进步人士赵洪品等人,随即筹资于棉兰市创办“大地书店”,经营…  相似文献   

17.
序言 印度尼西亚经济重建的关键在于印尼能否对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两大世界潮流。印尼新政权虽然已经表达了实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决心,但反对的阻力仍然很大。现政权如果公开处理过去存在的种种不公正的问题,仍将会面临既得利益阶层的正面反对改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2004,(4):20-20
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 ,一向有“热带宝岛”之称。在矿产资源方面 ,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铀、镍、铜、铬、铝矾土、煤、锰、金刚石等储量也很丰富。石油储量估计为 12 0 0亿桶 ,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西兰岛和伊里安查雅等地。印尼是世界上第 16大产油国 ,1997年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2 4% ,在过去的 15年里 ,印尼年均石油产量为 5 72亿桶 (日产 15 7万桶 )。印尼还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 ,约有 12 3 5 89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 2 0 6亿桶石油 ) ,其中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 2 42 3 0兆亿立方米 ,主…  相似文献   

19.
这篇文章概要地叙述了外国经济"援助"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建设的关系.其中着重地从经济"援助"的用途分配对比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的性质;叙述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项目执行缓慢的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文章也提到我国给予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20.
独立建国以来,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发展经历3个主要阶段。与此相联系,可以把该国的政治整合实践进程概括为3个时期:建国初期苏加诺通过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推进民主制度转换等方式进行国家政治整合的早期基础性实践,而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提升为苏哈托军人政权的建立写下伏笔;随后,官僚威权体制得以确立,苏哈托通过"双重职能"提升军队地位、限制政党政治发展、领导经济建设等方式进行威权政治整合实践,该实践带有鲜明的聚合性、自主性和脆弱性;及至后苏哈托时代,印尼进入民主政治转型时期,其政治整合实践路径也随之转换为民主政治整合。在该国政治民主化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其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深层问题也得以暴露。目前印尼在政治整合方面还有非常繁重的任务要去完成,政治整合效绩对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