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时期,这些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绝大部分发生于地方层面。实践证明,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与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过失行为密切相关。在公共危机事件前、事件中和事件后,地方政府应依次扮演“监管人”、“发言人”、“把关人”和“责任人”等四种角色。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凭借其强大的“公众”力量,自一诞生起便在社会上掀起层层巨浪:从卖身救母事件、网络虐猫事件、“铜须门”网络事件、“周老虎”事件,到“菊花香香儿1986”事件、“姜岩死亡日记”事件,正义得到伸张的有,错误批判的也存在,总之,“人肉搜索”给人们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4月下旬 ,笔者随厅领导带领的工作组赴娄底市 ,与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娄底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一道 ,处置湖南雪峰水泥集团公司部分职工堵塞湘黔线新化县西河火车站 ,导致湘黔线铁路中断运行一个多小时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以下简称“新华西河事件”)。从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处置措施分析 ,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难得的启示。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化西河事件”的发生及处置过程分析 ,并结合近两年参与处置的“涟源三甲事件”、“宁乡道林事件”、“怀化洪江事件”等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就当前群体性治…  相似文献   

4.
“白水门事件”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侯远长时令三月,在太平洋西海岸发生了一件轰动美国政坛的“白水丑闻”,新闻界把它称作“白水门事件”。美国总统克林顿亦毫无意识地被卷入汹涌的“白水”漩涡之中。一、“白水门事件”的由来“白水门事件”最初始于1979年秋。当时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的风险属性突出而复杂,是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重要变量,网络舆情是客观危机事件在网络上的反应,同时是网民对风险认知的自我表达,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感器”“建构场”“放大器”“情绪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需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兼顾治理工具性与价值性;完善多元共治的舆情风险治理机制,减少风险不确定性;同步推进舆情引导与风险化解工作,源头预防内生风险;培育网络社会共情与共识,促进理性风险建构。  相似文献   

6.
法国实际上是后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大本营。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之后,法国思想界十分活跃,除了原有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外,不仅出现了所谓“反叛性”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还出现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或多或少与马克思主义相左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下流行的“后马克思主义”的前史。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魅力在于它对事件过程的展示。电视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事件报道的及时。这种“展示”和“及时”的最高体现莫过于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这种事件直播再加上与演播室、主持人、现场记者、背景材料的结合,便可以称之为“直播报道。”1998年7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  相似文献   

8.
当前公安机关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应做到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委、政府与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作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走出“包”的误区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关系 ,走出“压”的误区 ;(三 )正确认识和处理严格执行“三个慎用”规定与依法处置的关系 ,走出“怕”的误区 ;(四 )正确认识和处理求快与求稳的关系 ,走出“急”的误区 ;(五 )正确认识和处理平时与“战时”的关系 ,走出“乱”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9·11事件”与传统的国际恐怖活动事件的比较,明显看出“9·11事件”在预谋袭击、目标选择、实施方式、袭击技术、实施主体、袭击目的、危害后果以及恐怖氛围等多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当代国际恐怖活动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银广夏做假事件”、“裁判黑哨事件”以及“硫酸伤熊事件”所折射出的问题,也是我国目前法制建设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法理分析,指出“银广夏做假事件”的实质在于有法不依,以至使证券市场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害;而“裁判黑哨事件”的关键在于我国法律尚有不完善之处;而“硫酸伤熊事件”就其行为性质而言,可以认定为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但能够唤起的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远远超出了对个案的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1.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我国现行刑法增设的新罪名,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均存在较多争议。本罪的主体如何界定、“应当移交而不移交”如何理解、“徇私舞弊”和“情节严重”如何认定等,都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罪时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反恐需要国际、国内多种形式、全方位的介入,但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无疑刑事法应首当其冲。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什么是“参加恐怖组织罪”、如何完善恐怖犯罪的罪名和刑罚、如何兼顾反恐与人权的保护和主权的维护等问题,皆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做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嬗变。嬗变中的伦理道德将走向何方 ?伦理道德是否具有通过调适实现自身绵延的可能 ,伦理道德应定位在多大的合理空间 ,中国将如何从伦理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在法治社会中做到“以德治国”。本文探讨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容易引起编辑关注的稿件是哪些?这问题约有95%的人能信口开河地回答"好稿件".但细想开来问题却没那么简单.因为你是你,你不是编辑,你如何知道编辑对"好稿件"的概念界定?就算你知道且对自己稿件充满信心但又如何调动编辑"看下去"的欲望和兴趣?要想真知,须得回到问题的起点<最容易引起编辑关注的稿件是哪些?>.文章侧重于题材捕捉、技巧把握和编规要求略陈作者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5.
费斯克关于两种经济的理论,即文化产品可以同时在两种同时存在、但并不相同的经济即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中流通,两种经济运载着两种不同的内容:金融经济流通的是财富,而文化经济则流通着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这一理论引发了关于大众文化的一系列新的思考方式:大众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还是大众创造?意识形态是自上而下操纵还是也遭遇到了自下而上的抵抗?  相似文献   

16.
论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那么,他“新”在何处呢?从无产阶级政党治党治国这一角度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在执政过程中“如何治党”、“如何治国”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它提升了高等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战略地位,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指导意义,今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党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PPC)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 (简称PPC)在我国引进、开展已经两年多了 ,国内许多公安机关都在以此为警务技能训练中射击技能的培训手段。“PPC”在我国大有成为警察手枪实用射击训练代名词的趋势。本文在对“PPC”优缺点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后 ,提出 :为使我们的射击教学与训练更加接近我国警察实战需要 ,更好的与国际警察射击训练方法接轨 ,我们应该理智、冷静的对待“PPC”的引进。  相似文献   

19.
存在的现实形态既关联“是什么”,又涉及“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指向事实层面的规定,“意味着什么”则以价值关系及属性为内容。存在的以上二重追问,在本体论上以事实与价值的交融为根据。“是什么”的追问要求在事实层面敞开存在,“意味着什么”的提问方式则从人与存在的关系上,将价值确认为存在的题中之义;正是二者的统一,赋予存在以具体、真实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作为"目的"的医学目的是一个"该然"的命题。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一路高歌猛进使医学目的的调整成为"必然"。医学目的重构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回复理性努力在医学科学实践之"实然"与医学目的之"该然"之间寻求一个"适然"的平衡点的过程。一旦这个关节点确定下来,"适然"将成为新的"该然",直到"实然"再推动新一轮的"适然"革命。"该然"——"适然"——新的"该然"构成医学目的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