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最后一句写道:“在科学的入口处,好比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懦怯都无济于事。’(但丁《神曲》)”。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恩格斯称之为“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费尔巴哈以宗教来确定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出科学的实践观.这使得马克思本人彻底摆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的延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光辉著作中指出:“犯罪一一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79页)马克思关于犯罪的精辟论述,彻底摆脱了旧法学的桎梏,实现了刑法理论的根本变革。首先,马克思给犯罪概括的这个科学概念,深刻揭露了犯罪的阶级本质。什么是犯罪?犯罪是一种“反对统治关系”的行为。所谓“统治关系”,是指一种阶级压迫关系,即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建立或者认可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表现,它是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状态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很少正面论述社会主义的法,在当时也不可能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的法。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我们完全可以从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法的批判中探求他对社会主义法的论述。我就是依照这个方法,谈谈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法的一些重要论述。一、社会主义法要体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意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批驳资产阶级以他们的观念来评价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单行本第41页)这里指出了资产阶级法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14日,是国际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98周年。马克思的一生是艰苦勤奋的革命家的一生,他为全人类的解放建树了不朽的功绩。恩格斯说:“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①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号召广大党员要认  相似文献   

6.
“后退”是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一书的重要范畴。阿尔都塞从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对传统的“颠倒说”进行的批判,认为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关键不是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而是马克思重新退回到了黑格尔原来的起点。通过强调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的联系,着眼于探索他们的区别,力图揭示马克思是如何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最终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胡君 《法治研究》2008,(9):12-14
“人本”或“人道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早年法学思想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的一种法哲学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称《巴黎手稿》)一书中,马克思集中对异化与私有制度进行了一种历史辩证法的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关于“人类自由”与“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刑法学家恩里科、菲利(Enrico Ferri,1856—1929)在不少中外刑法学和犯罪学论著中被称为龙勃罗棱刑事人类学派的继承人或资产阶级刑事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有关学说被斥之为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和增长的犯罪现象完全推卸责任”,“并为资产阶级在镇压自己政治对手的斗争中放开手脚”,长期受到严厉批判。作者认为菲利基本上是一位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的刑法思想包含着不少进步的和科学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并试图  相似文献   

9.
赵家祥在4月29日《学习时报》上撰文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他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实际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  相似文献   

10.
<正> 武步云教授所著《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可谓近些年来我国法理学园地里具有开拓性的新作。 对法律这一重要社会现象的哲学研究,从古希腊罗马就开始了,但在哲学和法学家著作中最早明确使用“法哲学”一词的,乃是近代德国大哲学家、法哲学家黑格尔,他的著名法理学著作就是《法哲学原理》。 马克思在对19世纪40年代德国司法实践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法哲学。无论在观点或内容的科学性上,是一切其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从发表到现在已经一百三十五年了。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新学习《共产党宣言》,感到分外亲切。列宁曾经说过:“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选集》第一卷第91页)随着时间的流逝,《宣言》愈益显示出它的无限生命力,它是一部永放光芒的共产主义文献。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规定,奠定了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中的本体论地位。正是把现实性的社会关系理解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以之取代了抽象的类本质,马克思才实现了从异化到物化的逻辑转换。马克思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他的物化批判也就主要围绕现代性社会关系批判展开。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其现代性批判的内核表现为一种现代性的辩证法,这种超越不仅是一种理论中的超越,更是一种现实中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正>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主要标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全面地、科学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将这些原理运用于法学研究,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实现了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不是天生的,而是批判继承前人法律学说的优秀成果,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就马克思而言,在《菜茵报》时期,他的法律观基本上是由黑格尔的自由法和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所构成的唯心主义法律观。但这个时期的革命实践动摇了他对唯心主义的信仰,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最后终于导致了他对黑格尔法  相似文献   

14.
<正>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恩格斯,离开我们已经九十周年了。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世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继续担负起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顾问和领导者的重任,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创立了不朽的功业。恩格斯在世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他很少正面论述社会主义的法和法制。但是,他和马克思一样,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16页)因此,  相似文献   

15.
1891年1月31日,在考茨基主编的《新时代》第18期上,刊登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以下简称《哥批》)这部名著。决定公开发表《哥批》的是恩格斯,支持恩格斯这一决定的有考茨基。但许多国际共运史的论著,却说考茨基是反对发表《哥批》的“最无耻的两面派”,不仅“最初也反对发表”,而且“被迫发表后又猖狂反扑”,等等。其实这种评论与历史事实是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6.
以思想与现实的粘合度为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可以被划分为四类,报刊文章属于"第三类文本"。"第三类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兼具思想形成价值和传播价值,文本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判断其价值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德法年鉴》中马克思发表文章的思想价值,但恩格斯晚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一生参与的众多报刊时,却"遗漏"了《德法年鉴》。可能的解释是他考虑到《德法年鉴》传播效应缺失而进行了取舍。因为《德法年鉴》在传播之初遭遇"夭折"致使其社会效应大大减弱,未能充分发挥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引领作用,从而影响了恩格斯对其价值的评判。  相似文献   

17.
(一 )鲁迅在 1933年写的《再谈保留》一文中说 :“《阿Q正传》 ,大约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1〕 这表明他作《阿Q正传》是为了批判国民劣根性。鲁迅又说《阿Q正传》就是要使读者“疑心到像是写自己 ,又像是写一切人 ,为此开出反省的道路。”〔2〕鲁迅就是要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 ,通过暴露他身上恶劣的集体无意识如“精神胜利法”来鞭挞愚昧落后的国民性 ,启发和激励广大群众的觉醒。阿Q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恶劣的集体无意识的象征符号 ,同时是鲁迅批判改造国民性的利斧。他认为从清末以来阿Q式国民的精神都是麻木的 ,不仅…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是他的社会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基于理性 ,对现实社会及其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批判和否定 ;他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同样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他把法律看成人类社会的一种暂时现象 ,这种观点根本上来源于他对工业化所开辟的人类社会历史前景的乐观态度。因此 ,马克思法律思想的深刻性与他对现代性问题的洞察是分不开的。换言之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问题性 ,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仇淼  董欢 《法制与社会》2011,(16):293-293
"异化"的概念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始终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无论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也好,还是其他的"异化"的概念,其实暗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这重要的预设前提,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著作的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也是我们解答许多马克思文本中"决断"的问题的背后更深的根源。本文希望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试图找到1845年之前贯穿马克思思想脉络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犯罪构成”的概念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已出现了。资产阶级在与封建的司法专横作斗争时使其得以发展并不断完善。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运用最早见于他一八五二年写的《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一文。此后,在一八六○年写的《福格特先生》以及其他著作中又多次使用。尽管马克思并未对“犯罪构成”的概念予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