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韩锋 《淮海论坛》2013,(3):12-13
农村城镇化就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作为“四化”重要内容.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我国农村和农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水平不高,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的出路只有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从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因此,加强小城镇建设,以较快的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今后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次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主要用于说明国外的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4.
钟红  连伟利 《重庆行政》2013,14(3):79-82
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向纵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多元城镇化道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西部的城镇化道路具有多元性。多元城镇化道路是西部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选择 ,其具体内容包括 :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多元化 ;城镇规模扩张的多元化 ;城镇布局形态扩张的多元化 ;城镇化动力的多元化 ;城镇主导产业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王珏 《当代建设》2003,(5):13-14
城镇化是指生产要素聚集,进而带动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合肥市城镇化的总体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人口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常住人口已达50万人以上,比1978年翻二番多。2001年非农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者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比1978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吉洪 《今日海南》2007,(1):30-30
一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是“十五”期间我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的是通过完善重点城镇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功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审慎的态度,突出经济、生态、文化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一、加快各种生产力要素向城镇转移,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一项“富民”战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向城镇相对集中,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当前,城镇的发展能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温岭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改革的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稳步发展。一、建立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重点的人口集聚机制。为使城镇成为吸纳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让更多农民向城镇转移,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以第二轮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显著特点。选取贫困山区县——湖北省五峰县为研究对象,梳理归纳五峰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特点,分析把握五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意愿、趋势。在关照人口这一生产要素变量对五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基础上,提出推进贫困山区县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中的条件?就业、落户与城镇化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科学理解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为什么说渐进式户籍改革具有  相似文献   

13.
浅议城镇化     
公沛龙 《当代建设》2003,(6):18-18,6
城镇化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大批的人口从农村(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各级各类城市(镇),从属农业以外的其它行业的工作,从而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水平,它应包括:第一是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由城镇的空间转移,第二是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的扩展,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实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第三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1、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包括市区(镇)人口和郊区人口,…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一个多山、多林、多沙漠地区,城镇的腹地遥远,其城镇发展既不能走外溢型,也不能走数量扩张型,只能走内敛型城镇化道路,即重在提高原有城镇和城市的质量,作数量上的微调。这种内敛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是:改造农村传统农业,提升城镇中小企业,下移特大城市传统工业,最终形成农村工业向城镇延伸,城市工业向城镇下移的吉林省工业发展特色链条,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正> 三峡库区72万移民中有33万多是农业人口,这部分农村移民如何妥善迁移安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的成败是评价工程社会效益的关键。对于移民安置,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就近后靠,吸收移民发展大农业;二是将一部分移民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在发展大农业的基础上,利用三峡工程兴建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流动与转化,对移民的安置和库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一、加强库区的城镇化进程是增大移民容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和农村,是两种可容人口密度完全不同的载体。城镇是吸收人口的集聚点,具有很大的人口容量;相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进入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时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才能从根本上为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积极的条件,才能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郭占恒 《政策瞭望》2012,(11):19-22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一般来说,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卢建明 《前进》2010,(8):8-9
<正>一、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城镇化或城市化,是指第二、第三次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的城市转移,使得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世界上许多国家镇的人口规模比较少,有时甚至没有镇的建制,"Urbanization"往往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目前面临着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新建、转产乡村企业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市在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应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强化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作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方辉振近期在《理论视野》上撰文指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项机制不可少:聚集扩散机制。历史表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形成,首先是在工业化带动下农村要素向城镇积聚的过程,然后是一个由城镇向农村扩散的过程。这种积聚与扩散的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