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印度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农业大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分析印度粮食安全的现状入手,重点研究了印度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三种政策手段:生产者价格支持政策、农业投入补贴政策和粮食分配政策。基于上述印度粮食政策的架构分析,总结出印度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得出印度粮食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100多年以来,印度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印度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规模化种植、市场化管理、一体化经营以及直销化的平价商店等方式减少了农产品价格大幅度非理性波动,促进了印度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本文对此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印度经济学家T·S·西杜和D·S·西杜,对印度政府实行价格支持与肥料补贴的得失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印度实行肥料补贴政策比实行价格支持政策更为有利。原因在于水稻和小麦的价格弹性低、肥料需求的价格弹性和肥料的生产弹性高。肥料补贴政策比价格支持政策,在分配上更平等一些,对物价的影响方面更具有反通货膨胀的作用。 T·S·西杜和D·S·西杜的研究抛去了那种空泛抽象的浅浮的所谓定性说教,而是用严密实际的数量的计量分析供决策部门参考。它不仅具有计量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现将这两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摘编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印度没有轻易进行农业政策变革。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印度也没有就农业问题做出任何承诺。世贸组织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呼声不断高涨。为使印度农业发展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并保证粮食安全,瓦杰帕伊政府在1998—1999年度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将农业改革放在以增长为目标的预算战略的首位,但直到2000年7月,瓦杰帕伊政府才公布期待已久的国家农业政策,开始对农业政策进行某些改革。为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2012年,曼·辛格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农业发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目前,印度还制订粮食安全法,使粮食安全得到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5.
致歉     
正我在《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第2期发表的"印度农业补贴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抄袭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和楠发表在《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4期的"印度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启示",侵犯了赵和楠的著作权,特向赵和楠和《南亚研究季刊》表达深深的歉意。我深刻认识到这次事件的不良影响,决心深刻反省,绝不再犯。  相似文献   

6.
全球粮价上涨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短期因素有,全球变暖引起的干旱、暴雨等恶劣天气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油价高企使得大量粮食作物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美元疲软导致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从而提高了粮价,等等.从长期因素看,粮价飙升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各国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贸易政策方面所累积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农业补贴角度阐述发达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并在研究拉美粮食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试图说明拉美国家构筑粮食安全战略的途径.拉美粮食部门所处的劣势是,国内支持不足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发达国家凭借高额补贴向国际市场"倾销"农产品.为扭转上述趋势,拉美国家一方面要在农业补贴由价格补贴向收入支持转变过程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并为小农户构筑安全网,另一方面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前提下争取充足的政策空间和灵活性并在未来的多边谈判中采取集体行动以纠正全球农业生产与贸易之间的系统性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印度有近60万个村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69%的人以农业为生。七十年代初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八十年代中期仍占40%,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印出口价值的35%。因此,农村发展一直受到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的重视,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执行不同的农村发展计划。研究印度农村发展计划,如同研究印度农业经济一样对研究印度政治、经济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印度农村发展战略及其转变、印度农村发展的具体内容及成就和印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前景等作一粗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农产品最大的进出口国,其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制度具有主要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不但与其他国家多边农业谈判的自由化主张背道而驰,也是多哈农业谈判久谈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未来,其农业补贴政策会有所减弱。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国内农业政策改革难度很大,非传统的隐蔽性更强的限制性措施将成为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的主要措施。因此,美国在多哈农业谈判中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让步。  相似文献   

9.
主要观点 农业问题一直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关键,而农业补贴又是关键中的焦点.墨西哥自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来,为提高农业竞争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采取了由"价格补贴"向"收入支持"的农业补贴政策,尤其是实行了乡村直接支持计划,使补贴结构在贸易自由化框架下趋于合理.然而,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现实问题,如农业补贴政策本身的缺陷;土地改革、信贷投资及社会公平的配套改革难以协调;政治环境有待稳定等.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要从安排好开放的次序与程度、加快国内结构调整步伐,做好相关配套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促进制度创新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共决策失灵教训的尼赫鲁农业政策在印度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尼赫鲁农业政策的经济、社会和制度环境、多元目标的协调性等视角对尼赫鲁农业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揭示了该政策在决策模式、战略方向、政策目标、实施路径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尼赫鲁农业政策失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4月4日签署了美国国会3月29日通过的关于结束农产品价格补贴法案。此前,美国重要思想库“传统基金会”的农业政策计划负责人约翰·弗吕登伦于1995年发表了题为《使美国农场主自由:传统基金会农村繁荣计划》的研究报告,大力向国会呼吁通过有关的法案。作者曾在里根和布什总统时期任美国农业部副助理部长。他认为,由于科技进步、世界粮食需求迅速增加以及各种国际贸易协议的制定等原因,美国政府在60多年前为对付农业生产过剩危机而先后制定的作为“安全网”的一套农业计划包括实行各种补贴和供应控制等政策,早就需要加以彻底改革,使美国农场主可以抓住新的巨大的世界市场所提供的机会而放手发展农业生产和大大提高农场收入。本报告共分四章,现分别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印度农业的全球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从本质上将属于弱质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行,各国农业特别是象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将是摆在印度社会目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印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农业的对策进行某些概括,希望从中获得某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印度农业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农业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经过独立后的艰苦努力,印度终于在70年代末达到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农业依然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面对加速进行的经济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印度正在推行新的农业政策。独立前的印度,曾经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使数百万人丧生。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仍未摆脱饥饿的困扰。长期以来,农业不仅影响数亿人民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印度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 ,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转型 ,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 ,有利于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有利于农业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从而达到农业稳定发展。但是 ,对中国农业市场准入有不利影响 ,对农业支持空间大大缩小 ,对农产品出口调控不利。而要减少负面影响 ,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设计和运用富有成效的政策 ,推动我国农业在WTO框架下的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滕海区 《南亚研究季刊》2012,(2):101-108,112
印度海外移民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根本动因在于印度国内发展的需要和广大海外印裔移民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大力推动。在这一进程中,美国印裔族群因其独特的精英性质、强劲的族裔实力,以及为祖籍国印度的全面发展所作出的卓著贡献而起到了其他任何海外印裔族群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的调整与转变和具体海外移民政策的不断完善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地位不容撼动。  相似文献   

17.
面临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革,印度的外交观念、外交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印度在制定对外政策时愈加重视软实力的作用,这在对非洲关系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印度通过实施经济援助、加强教育文化交流、促进与非洲国家的军事合作以及支持非洲在国际体系中的合法权益等方式极大促进了双边关系发展。非洲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应积极借鉴印度对非洲软实力外交经验以促进中非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印度农业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基本状况经过50年的努力,印度已从过去吃粮靠进口变成今日粮食基本自给并略有出口的国家.近几年来印度大米出口都有增加.1991—92年度大米出口额为75.52亿卢比(1美元=24.96卢比),到1995—96年度即增至457亿卢比(1美元=34卢比).5年间增长6倍.据印度农业专家分析,1998年若风调雨顺,将创大米出口新记录.除大米以外,印度的小麦、棉花、蔬菜和花卉等出口量也很可观.这些创汇农产品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印度政府还通过财政和技术上的扶持,着重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饮料、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加工业,使一些农产品不再是以初级原料形式出口,而是经过深加工以后,成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形式出口,从而扩大了出口产品的范围,增强了国际竞争的能力.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9.
印度农业保险发展状况简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印度农业保险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如国家牵头,制订全面规划,保险主要通过金融和贷款机构进行,国家对小农和边际农交纳的保险费实行补贴等。由于中国与印度国情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了解印度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学习其发展经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国际资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和国农业生产款收等国外因素的影响,印度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这不仅影响印度经济发展,也影响印度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印度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经济发展。印度正面临着通货膨胀严重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