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剑锋 《新东方》2009,(11):32-34
俄共(布)的执政方式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由多党联合执政转向了“一党专政”,其实质是极端集中制下的“政党指挥型”直接执政。名义上是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到国家手里,但实际上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力都聚集到俄共(布)身上。所谓“政党指挥型”执政方式,即党不仅是领导核心,而且以公共权力核心的形态,直接指挥国家政权机关作为或不作为。  相似文献   

2.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1,(12):34-34
权力的本质是一种政治上的支配力量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位上的权限。这里的“权力”主要是指国家的权力、政府的权力,以组织形式出现的机构和制度的权力,或以国家、政府、组织的代表身份出现的个人政治权力等。就国家行政机关来讲,权力是国家为工作人员或各级领导者顺利完成所在职位上的工作任务,而依法给予其做出行为的必要条件和保障。领导者的权力包括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职务权力,就是职务规定的权力。个人权力,  相似文献   

3.
论宪法精神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等制度,最主要的内容有二:一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二是国家权力的设置。可以说,宪法既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宣言”,同时也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即“权力规范”,宪法永恒不变的精神,就是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4.
群众监督即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所以,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则是人民群众选举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公仆,这样“权力的主人”对“权力的行使者”的监督就是非常必要的,它既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正体现,同时又可以防止那些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官僚腐败者的产生。一、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  相似文献   

5.
韦公远 《云南人大》2009,(10):43-45
一、人大代表述职是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分别由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组成。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正确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实施对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好国家事务,管理好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就必须按照宪法关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事关国家政权的稳固和老百姓的幸福与尊严。近年来,尽管各地维稳方式各异,但实质基本相同,即采取“权力维稳”的方式。“权力维稳”属于事后型被动式维稳,“权力本位”色彩浓于“百姓本位”。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不同行业的七百多家国有企业的权力运行状况作了一次广泛调查,重点剖析了其中部分企业经营者权力越轨行为。主要表现有:渔利行为,以公权渔私利;专机行为,将企业法人的权力当成个人的权力;享乐行为;读职行为;猎官行为。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者权力越轨运行的原因,我们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权主体虚置。一方面,我国法律规定国有企业居全民所有,由国家代表,但由于“全民”只是一个集合概念,国家又只能将众多的企业委托给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代管,加之政府及其部门的代表是“行政人”而非“经济人”,他们对法律所有权主…  相似文献   

8.
“第四种权力”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西方国家把这种权力称为“第四种权力”,把它当作立法、行政、司法国家三大权力之外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权力。在世界许多国家里,各种报刊、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虽然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明显的阶级性,但都有相对独立性,国家都从法律和制度上给  相似文献   

9.
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式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提出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汪晓华  单连春 《求索》2013,(10):194-197
民间法以社会权力为基础,社会权力是指以特定范围内的社会主体的同意为基础、以契约为表现形式,并受到一定程度程序控制的社会强制力,具有“同意性”、“契约性”和“多元性”特点。社会权力视角的民间法具有权利与权力的双重属性,具有“冷暴力”、“文化性”和“族性”特征。社会权力的变迁必然引发民间法发展路径和范式的变化,社会权力是民间法效力的重要基础。应构建民间法与国家法沟通的理雌平台。  相似文献   

11.
寻找选民与代表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上表现为现实的利益关系 ,从法理上讲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给予利益 ,并逐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选民给予代表的利益是赋予人大代表以权力。“权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 ,它给人带来尊严、成就感、社会尊重 ,还有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资格。代表一旦依法当选 ,就获得了基本的利益。代表给予选民的利益表现为实现选民的权利 ,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到正常的实现和维持。需要指出的是 ,不少人把代表应“反哺”选民的利益 (即代表职责、义务 )以思维定势界定为“为民代言”。其实 ,这只是代表职责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1 国家权力不是至高无上、丝毫不受制约的,只有将它置于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之下,才能合理地运转。这是人类从长期的痛苦的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在封建社会里,关于国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是“君权神授”、“法自君出”、“朕即国家”、“君权至高无上”的观念。因此,以皇权为代表的国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封建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在那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国家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运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目的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勤政廉政。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甚至以权谋私,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血的教训一再警示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谨慎用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人生永恒的课题,一生不懈。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我感到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修养,需善养“四心”: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政治图式的核心是国家公共权力的主体归属问题,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建国前,以“异化的权力”为“革命”政治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建国后,以“权力的异化”为“革命后”政治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和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是毛泽东“人民民主”政治图式的中心内容。' “异化的权力”:“革命” 阶段政治设计的核心指向 毛泽东始终将国家政权作为自己政治视野关注的焦点。他认为,政权是属于人民的,可是人民却遭受着旧政权…  相似文献   

16.
《半月谈》2004,(15):1-1
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公正,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清代学者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贿随好权”。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进行.为什么有人给你送钱,并不是他对你有什么感情.而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头脑不清  相似文献   

17.
浦兴祖 《人大研究》2004,(10):17-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来的富有特色的政治制度 ,是指有关“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自己国家权力”的一整套规定。它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权力如何安排与配置的重大问题 ,是我们国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里涉及到政治学上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即国家的内容与国家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 ,国家政权与任何事物一样 ,都是“实质 (内容 )”与“形式”的统一体。国家的实质 (内容 )即国家的阶级性质 ,是指由哪个阶级、哪些人掌握着国家政权(权力 )。这通常又被称为“国体”。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国体 ,即 :奴…  相似文献   

18.
缪士鼎 《人大研究》2006,(10):41-42
《中国新闻周刊》载文《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法治》(下称《权文》)说,广东、浙江地方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文章在人大制度、人大职权等国家政权的根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很值得研究和澄清,否则将带来误解、误导等消极后果。《人民代表报》刊文指出:《权文》中国家政体观点是不正确的。笔者尚感言犹未尽,就几个主要观点分别一陈管见。一、我国的政体不是“议行合一”,是“议”决“行”为。《权文》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可以说是‘议行合一’。”这是不正确的。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即…  相似文献   

19.
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门提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今年1月中纪委二次全会指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浦东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20.
警察,是国家打击犯罪、管理社会秩序以巩固国家政权的一种武装性的特殊的国家公共权力。军队和警察由于职能对象的性质不同,它们不可能合二为一成所谓“军警不分”。中国古代国家执行国家“公共权力”的警察职能机构与职官设置是独立的专门机构与人员。不要混淆中国古代国家的行政监督执法与刑事执法。警察职能不是“警政合一”,而是“政刑不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