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印尼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在2亿多人口中 ,穆斯林占90%左右。不过 ,印尼又是宗教相对宽容的国家。居民可以选择信仰六种宗教之一种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孔教(孔教在苏哈托政府执政后不被承认为宗教)。但必须在身份证上予以注明。印尼华侨华人(以下简称“华人)约有800万(一说超过1000万) ,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 ,95%以上已经加入印尼国籍。在六大宗教中 ,佛教是华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华人信仰佛教的历程和现状。早期印尼佛教与华人佛教曾在印尼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前后 ,一批…  相似文献   

2.
印尼大选竞选活动已于5月19日正式展开。过去在政治上一直备受压制的印尼华人,在本次大选中受到广泛关注。专业集团党、民主斗争党、民族觉醒党以及国家使命党等印尼各大政党也纷纷向华人表示友好,甚至大胆做出诸多许诺,以争取华人支持。一、各大政党争取华人的举措大选活动一开始,印尼各大政党便已经开始着手争取华人的工作。执政的专业集团利用执政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华人境况,哈比比先后取消了在华人身份证上加印特别标志的做法,解除了华人学习华文的禁令和允许华人在公开场合表演中国传统节目等。哈比比还多次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政党的崛起是后苏哈托时代印度尼西亚政局出现的重要变化之一,标志着印尼政党制度进一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短时间内伊斯兰教政党还不太可能在该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印尼伊斯兰教政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对其在印尼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8年苏哈托政权垮台后 ,印尼华人的生存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从法律地位而言 ,许多苏哈托时代歧视华人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取消 ,有的即使已经取消了 ,在实际生活中华人受歧视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文章围绕印尼宪法的修改、华裔国籍证、“支那”称呼、宗教节日、言论出版、参政议政和人身自由等七个方面华人的权利问题 ,对印尼华人的法律地位作了分析 ,认为印尼华人二等公民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华人要想取得和其他族群完全的平等地位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2004年印尼大选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起印尼开始举行大选。根据印尼中央选举委员会规定的日程,大选将分三步走,即:4月5日举行国会议员和地方议会议员选举;7月5日进行第一轮总统选举,9月20日进行第二轮总统选举;10月20日新当选的总统正式就任。此次大选是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于2002年对1945年宪法进行第四次修改后进行的第一次大选,选举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是印尼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总统直选,成为印尼国家政治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拟就这次大选的特点、参选政党情况、各政党竞选策略以及大选的可能结果等问题加以介绍分析,供读者了解和参考。大选规则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6.
一、紧锣密鼓备战2004年大选2004年是亚洲的大选年。在东南亚将有3个国家举行大选 ,即印尼的立法机构选举和总统选举 ,以及菲律宾的总统选举。为此 ,两国主要政党和政要的大选热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印度尼西亚印尼的议会和总统选举 ,分别定在2004年4月和7月举行。根据2002年印尼宪法修正案 ,将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正副总统 ,改变原来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的做法。根据2003年7月7日新总统选举法规定 ,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在先前的国会选举中获得3%的席位或获得全国5%以上选票的 ,方可推举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2003年的下半年 ,各党派备…  相似文献   

7.
印尼:政局和经济好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2003年是印尼政局进一步稳定 ,经济复苏开始见效 ,社会治安逐步好转的一年。回顾印尼6年来发生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总危机、1998年5月社会大骚乱、苏哈托专制政权垮台造成的混乱、震惊世界的巴厘岛爆炸案等 ,直到2001年7月梅加瓦蒂接替瓦希德出任第五届总统 ,政局才开始趋向稳定 ,经济缓慢复苏。2003年 ,梅加瓦蒂进一步巩固政权、重建经济初见成效 ,民族与宗教冲突进一步缓和 ,打击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取得成绩。在艰难的环境中取得这样的成绩 ,确实来之不易。2004年的印尼全国大选将产生新议会和新政府 ,…  相似文献   

8.
印尼五年一度的国会选举于6月9日拉开序幕,大选将选出新的一届国会议员,然后在今后9个月内由国会决定新总统、副总统并组成新内阁.据公布的初步大选结果表明,执政党专业集团得票率为67.7%,其他两个在野党,建设团结党得票7.2%,印尼民主党得票5.1%.与上届大选(1987)相比,专业集团虽然得票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遥遥领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显示印尼政局仍在苏哈托总统的稳固控制之下.几乎可以肯定,当政长达27年之久的苏哈托,将继续连任总统,组成新内阁.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年三月四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在西瓜哇茂物达波斯牧场召集了27位著名华人大企业家举行座谈会,进行对话。他在会上正式向企业家们发出号召要求他们将其集团所属企业(公司、工厂、银行等)25%的股份出售转让给印尼合作社。三月十二日,印尼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根据总统讲话指示的精神,发出了“关于合作社拥有企业股份”的通告,要求企业家们采取行动,予以实施。这是苏哈托政府执政以来,对华人经济及企业集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印尼发展华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尼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 ,大约占总人口的3% ,即约有800多万 (也有人说有1000多万 )。90%以上已加入印尼国籍。20世纪50年代 ,印尼华侨教育曾经蓬勃一时 ①。1966年苏哈托政府掌权后 ,对华侨华人实行强迫同化政策 ,内阁主席团1967年颁布的第37号令宣布取缔华文学校、社团和报刊。从此华侨教育在印尼绝迹。虽然当局后来曾允许办特种民族学校 ,每周授2节华文 ,但此类学校于70年代初被关闭。1998年5月 ,哈比比政府执政 ,1999年10月14日 ,文教部颁布第269号令 ,允许开办华文补习班 ,但因基层…  相似文献   

11.
世人对海外华人的印象之一是他们政治态度冷漠 ,与其辉煌的经济成就相比 ,其政治作为乏善可陈。但是泰国华人却是一个例外。历史上部分泰华精英就曾得到政府的重用而被封官授爵 ,现在泰华享有与泰人同等的公民权利 ,不仅可以担任公职、当选议员 ,甚至出任政府部长乃至当选总理 ,其政治参与的活跃情景非他国华人所可比拟。本文阐述二战后泰国华人的政治参与历程 ,浅析影响其参政的各种因素 ,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 ,证明参政是促进海外华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一种较佳模式。需说明的是 ,文中使用“华人”一词 ,不仅指已加入泰国籍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全国第三大传统侨乡。这是就广西华侨华人人数及其海外分布和影响整体上低于粤、闽两省而言。但是,广西华侨华人史上也涌现过一批在全国特别是在八桂大地上广有影响的海外精英。他们身上既有一般海外华人所常见的优秀品格,也闪现着广西人特有的气质。今天,加强对这一部分人士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本地海外乡亲的整个群体,进而更深入地了解整体的华侨华人史。  相似文献   

13.
在已有的关于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的论著中,华人的宗教问题虽屡有提及,却总是处于从属(sub-set)的地位.事实上,"宗教是文化的中心要素"①.而且,"华人通过宗教来维持他们的特性"②.探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刻理解华人社会的特征、现状和走向,对于寻找华人文化渐入东南亚社会的最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中女性参政对两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的政治参与是指提高女性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历史意识,培养女性政治家,使女性获得进入议会内阁以及行政各部门的权利。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韩中两国女性的政治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韩国的女性国会议员人数和中国两会女代表人数均有增加,但女性的参政议政依然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处于核心领导层的女性很少,这种情况不但在中国存在,韩国也是如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法律层面使女性参政制度化,其次要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女政治家,再次要积极促进持续的文化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女性自身的本领,担当起促进东北亚,乃至世界女性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中国内地居民出于各种原因源源不断地来到越南谋生.他们长期居住在越南,艰苦谋生,慢慢地演变成了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 ,海外华人无论在世界上哪个洲 ,哪个国家 ,哪怕是已经迁徙他国几代人 ,或是刚刚迁入他国 ,都在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而竭尽所能。笔者趁2004年1月到老挝进行学术考察的机会 ,顺便了解老挝的华文教育情况 ,从中感受海外华人赤子之心。目前 ,老挝有华文教育的学校共6所 ,即位于首都万象市的老挝国家大学和寮都公学、北部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市的新华学校、中部甘蒙省他曲华侨学校、南部沙湾拿吉省坎他武里市崇德学校和占巴色省巴色市华侨公学。除了老挝国家大学中文专业属于政府办外 ,其余5所有华文教育的学校全是当地华侨华人创办起…  相似文献   

17.
早期新马地区华人社会中的帮派色彩导致帮权经济的产生,这在该地区华人银行业中也有明显体现。本文试图分析新马地区华人银行帮派色彩的表现、产生根源以及淡化的主要原因。一、华人银行中的帮派色彩欧洲殖民者东来后积极参与马来西亚经济,在诸多经济领域对当地华人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华人经济的许多变化。1840年,加尔各答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Calcutta)在新加坡设立分行,这是欧洲金融活动在新马地区开始经营的标志。1859年,渣打商业银行(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在槟城开设分公司,它是马来半岛的首家银行①。1884年,早已活跃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一、暹罗①王室实行垄断贸易制度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国家里,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集团,拥有处理贡赋和集中商业资金的大权,是惟一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交换活动的群体,而“皇商之霸权乃是最终迈向垄断贸易制度”②。因此,王室垄断贸易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普遍现象,世界各国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过以国王为代表的国家垄断贸易制度。从王室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暹罗实行王室垄断贸易制度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从经济角度看,暹罗十分落后的封建经济是实行垄断贸易的基础。暹罗素可泰王朝进入封建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已进入发达的封建社会的亚洲大…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whether agenda-setting relations between newspapers and political parties are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parallelism. Our case is the Netherlands, a country characterized by high levels of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dependent media. We focus on newspaper coverage and oral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and use time series analysis to inspect influence both of parliament on newspapers and of newspapers on parlia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es respond only to issues raised in newspapers their voters read, and that newspapers only respond to the agenda of parties their readers vote for. This demonstrates that even in mediatized, professionalized media contexts, parallelism is still of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politic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马来世界相互关系的重要事实是:他们保持了至少1 500年虽反复无常但基本良好的贸易关系,以及随后一个世纪的不信任和疏远。中国和各个马来国家的政治文化转变对这种关系的转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些都反映在华人的学术著作中。也许我们可以指望,在新的条件和情况下,中国和马来世界将能找到新的出发点来重建一种持续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