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中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化解这些城市问题成为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治理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国城市治理重点是服务、共享、融合。城市治理作为多元主体共治行为,需要政府、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共同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经历了"行政主导""社区自治""多元共治"三个层面的探索,但始终无法破解社区"共同体"困境。新时代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我国未来城乡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应以打造社区共同体为依归,以共享推进共建共治,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享。构建"价值-目标-结构-管理-技术"创新框架,强化社区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建立互惠互助的利益共享目标机制,从法律上重构社区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打造一支专业的社区治理队伍,推进社区治理技术的智能化,从而建立一个权责利合一的社区共同体,实现社区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社区治安是社会治理的安全基石。有效建构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关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安治理新格局,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崭新而高级的治理形态,协同治理成为提升社区治安治理能力的现实选择。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可发现我国社区治安面临社会组织自主能力孱弱、协同制度缺位及催化领导不足等现实困境,亟须培育社会治安力量、完善协同制度设计、强化催化领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商对话、利益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行动等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社区治安协同治理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层社区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作的过程。在参与互动中,应注重资源的整合与文化的引导,注重社会资本的扩充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社区治理的创新,要求发展各类民间社区组织,培育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法治化是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其关键在于用法治精神与法律制度影响和约束社区治理的思想与模式。加强基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性措施,要从大局着眼,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法治社区,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利用新媒体加强法治文化培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多元共治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通过对当前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现状的梳理,基于主体——能力——机制框架,可以析出隐匿其中的问题:社会主体“缺位”、能力承载“羸弱”、制度体系“碎形”。鉴于此,应该推动多元主体“到场”,拓展治理能力“边界”,构建治理机制“集簇”,形塑农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如何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依然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陈旧、治理范围狭窄等问题,迫切要求对乡村治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应建立"一核多元"的治理制度,使多主体共同参与;加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注重提高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打造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格局,促进乡村治理创新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8.
李曼  杨少杰 《前沿》2023,(1):102-111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法宝。T市Z镇通过强化社区党建引领、做实社区治理平台、打造社区治理“全科网格”等方式,营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社会治理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然而,Z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还存在社区党组织治理权威不强、引领能力较弱,社区治理活力略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要塑造与强化党组织治理权威,着力增强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增强与提高党组织引领能力,促进多方社区资源有效整合;构建与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体系,持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辖区面积6.24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居住、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多元社区。在"国际静安圆梦福地"总目标的指引下,以法治精神统领社区自治共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成为大宁路街道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有形式和鲜活实践。一、实践与成就  相似文献   

10.
正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为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而社区文化建设则随之成为了社区建设的核心。因此,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形成"一核引领多方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狮岭社区党委统筹社区力量,以提升党建服务质量凝聚民心,树立党建工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内在驱动创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前网格化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标配",但社区网格化在推进过程中由于行政主导、技术依赖等特点出现了"悬浮"于社区治理的问题,从而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亟需改革创新.武汉市探索推行的"微邻里"平台提供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指引下社区网格化管理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该平台依托既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嵌入社群化、移动化、协同化元素,构建议事平台、报事渠道和办事载体,推动各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共同开展治理以及共享治理成果,有效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之间的良性循环.武汉"微邻里"平台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升级社区网格化管理,一要及时追踪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做到平台共建;二要寻找实现网格化与居民自治相融合的可行路径,推进协商共治;三要坚持服务与管理功能并重,促进社区治理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推进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思想和要求,这是对以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认识的拓展和理念的升华,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引。本文重点解读社会治理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大意义,最终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徐倩 《群众》2023,(12):53-55
包容性治理是近年来在推行善治理念、提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战略目标进程中出现的实践创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意味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共治”意味着治理过程的互动合作,“共享”意味着治理成果的利益共享,“共建共治共享”正是对包容性治理核心意涵的全面阐释与精准凝练。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不论是国际性问题,还是基层各类主体面临的社区问题,治理概念提供了现代社会解决共同社会问题的思路,治理成为多主体达成共识并采取共同行动的思路.共治共建共享契合了社会治理理念,成为当下大城市基层解决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或匹配错位的主导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赵佳乐  王斌 《重庆行政》2021,22(1):52-55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国新时期的治理体系、机制的完善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现代公共治理理论背景下,为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我国在治理主体的选择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在治理过程中受到重视.城乡基层公共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可以在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下得到提升.本文通过界定基层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和运行环节,分析基层公共治理由于治理主体间关系不明、运行流程不畅所导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应对基层公共治理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圳市莲花街道狮岭社区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大力探索"心愿驿站"党建创新项目,在社区居民、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架起"共建共赢共享"连心桥,为构建新的社区基层治理格局提供支撑。"心愿驿站"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要遵循渐进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创新驱动的理论逻辑、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逻辑、不断发展的制度逻辑以及全民广泛参与的行动逻辑,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合力,实现脱贫攻坚多元主体的"同频共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贫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0月,中国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积极进行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以本地自然生态及志愿服务为依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