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6,(4):11-11
中国律师在今年全国的“两会”上,吴德立委员的一份提案在政协中激起了波澜,包括著名法学家梁慧星在内的19名全国政协委员纷纷签名。吴委员的提案建议:全国政协应尽快成立法律界别,以适应中国依法治国的需要。针对这份引起关注的提案,吴德立委员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逐步深入,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各个方面都会遇到相关的问题需要调研、解释以至于修改法律,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新法的出台。这些活动需要有专门法律知识的人士来进行。现有的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不少从事立法、司法以及法律实务的高层次人才,如…  相似文献   

2.
四位律师实现全国政协的零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时间里,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积极参政议政,共同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定参政议政机构,为保证执政党的正确领导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协委员来自我国各界的精英,可谓人才济济,他们的很多建议、提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国家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政协委员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律师行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受到社会的关注。在第 九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就有委员针对政协中少有律师的现状,建议在全国政协设立律师界别,以重视律师对国家发展的作用。虽然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但在第十届全国政协中第一次出现了四位执业律师身份的政协委员,这零的突破,意味着律师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已被社会所认识,并逐步接受,他们的声音被更多的国家决策者倾听。这四位律师将在今后的五年里,在这新的舞台上,舒展长袖,用自己特有的法律语言,诠释他们对国家的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全国开展尊重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建议,引起大家的共鸣。自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到今年普法教育工作已实施20余年。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曾刚 《新法规月刊》2014,(2):141-151
当前,基层政协在实施协商民主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依法治国靠拢,制定了更为明确、稳定和发挥人民政协效能的规则,开始尝试社区联络组、议事团等旨在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用的新方式,并在程序上采取了回复期限等法治方法。但仍存在政协委员的产生制度不健全、履职手段和条件相对滞后、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不够细致以及民主宗旨有待明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完善基层政协委员产生的程序、加强政协在基层政协委员产生中的作用,增加履职承诺制度、政协委员退出制度等保证政协委员尽职履行义务的制度,新设并完善基层政协社区联络制度,细化和民主化基层政协监督和调查研究制度,完善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5.
"周星驰等明星当了政协委员"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翱翔在网络的"大街小巷",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再次引发公众对明星参政现象的热议。在俏江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兰因加入外籍、申请退出政协时,香港明星却在大举进军内地政协——周星驰横空出世,吴小莉、汤镇业光荣连任,艳星彭丹也走马上任。"明星"委员是怎样产生的?"政协委员"这一身份对于明星来说意味着什么?香港"明星"委员们如何在内地政协履职?"明星"委员疏于履职有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6.
矿业权在法律属性上到底应当归于行政许可权还是属于物权?这一问题曾经在法学界与司法实践中存在重大争议。在物权法颁布前,我国的有关矿产资源法规并没有完整而准确地界别矿业权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7.
承办"两会"建议、提案,是人民法院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契机。在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对法院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讲求实效,推动了相关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承办"两会"建议、提案,是人民法院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契机。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对法院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讲求实效,推动了相关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承办"两会"建议、提案,是人民法院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契机。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对法院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讲求实效,推动了相关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制建设中历来重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对司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法"司法问题却有认识不足的倾向。所谓"无法"司法是指在法律没有规定、法律规定不明或者法律规定相互冲突等情况下,由于法官不能拒绝裁判理念的要求,法官必须解决现实的社会纠纷。"无法"司法是以法官自由裁量权和司法经验为表征的,在司法过程中具有普适性。但是"无法司法"毕竟与严格依法原则有冲突,因此也应当对"无法"司法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协制度已经经历了60个春秋,但政协的立法还没有起步;政协机构运转的效率不高;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反映社情民意没有法律确认的形式;委员的产生没有法定的程序;政协委员的人身也没有明确的保障;政协议事也还没有法定程序。这些均需要我国尽旱对政协制度进行立法,以实现政协制度的法治化,并可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司法改革的继续推进,庭审方式日趋成熟,鉴定人出庭质证已成为我国诉讼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根据相关法律并结合实践对司法鉴定的一些认识,本文是对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树安 《政府法制》2014,(26):88-88
2006年,那个阳光明媚、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我以一个卫生工作者的身份被组织推荐为山西省长子县第七届政协委员。也正是从那时起,开始了自己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政协委员职责。 刚加入政协组织队伍,初参加庄严、隆重的政协大会,作为新委员的我,除了兴奋与激动,更多的是感到肩上又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司法建议作为审判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方式,已被各级人民法院广泛运用。司法建议以"柔性司法监督"的特性延伸法律服务领域,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其预防矛盾、综合治理、服务大局的价值意义也由此彰显。因此,我们将司法实践中有效的措施规范化,把具体实践理论化,以此形成更加完备的司法建议制度,更好地发挥审判机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天津市各级人大、政协的换届选举中,全市共47名律师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中全国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8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特别是在“两会”期间,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了律师职能优势,体现了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为天津的发展献计献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受到各界的关注,也成为我们未来构建法治体系的行动指南。会议明确"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体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创举之一。会议强调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2014年2月,司法部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相似文献   

17.
黄仁龙 《中国法律》2010,(1):15-17,75,76
司法独立是香港法制的基础。尽管面对众多与宪制及政府其他行为有关的司法复核,政府明白到并且会坚持,法院必须继续无惧无偏地作出独立的裁决。在健全和深受各界信赖的司法机构的监察下,政府务必并会一如既往地谨慎行事,确保政府的行为、政策及立法建议符合法律规定,特别是涉及宪法保障的权利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公证法》第10条规定:"公证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在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公证员中推选产生,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核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备案。"2006年司法部颁布的《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公证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在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公证员中推选产生,由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核准,并逐级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备案。"在现代社会,公证机构是法律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机构的竞争核心不仅仅是法律方面的竞争,更多的是管理能力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  相似文献   

19.
《法律适用》创刊于1986年,是最高人民法院主管、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应用法学理论研究刊物。现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和主编。《法律适用》立足于中国的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审判实践中新型、疑难、特殊问题,着重研究法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本着探讨争鸣、完善司法的精神,全面展示我国法官和应用法学研究的学术成果,深受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律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界读者的欢迎,在学术  相似文献   

20.
司法改革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中国社会 ,司法改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而且 ,司法改革的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如人民法院在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规范审判委员会的活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然而在司法改革中有许多亟待改革与完善的问题。一、关于司法改革中的不合理问题现在 ,司法效率低、司法不公等问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最多的问题。从司法改革有关建议与实践看 ,地方保护主义是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第一位的原因。由此 ,把防治地方保护主义作为司法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