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曦 《学理论》2012,(26):154-155
以河北省特岗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探究特岗教师的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特岗教师组织承诺水平、降低其离职倾向的建议如下:兑现承诺;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扩大宣传力度;做好职业发展规划;领导要体贴关怀;专才专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现状调查"数据,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关系视角,探究社会工作者流失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满意度中的情感支持因子和薪酬激励因子均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薪酬激励因子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要大于情感支持因子,且薪酬激励因子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受到性别和年龄的调节。此外,报酬满意度是收入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变量。为降低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在制定社会工作政策时应对薪酬因素重点关注,且不仅要关注薪酬的"多少",更要重视薪酬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来自不同企业的415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德行领导对下属工作行为的影响作用.层次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德行领导对下属的敬业度、忠诚尽责、工作满意度、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下属的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体现了德行领导的价值,也进一步验证了德行领导问卷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4.
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知识型员工密切相关.而知识型员工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是浙江民营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介绍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和特征,及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原则,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的样本对象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做深入分析,形成本研究的结论,并构建了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进而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征、需求和当前民营企业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现状和问题对知识型员工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间竞争愈加激烈,核心的知识型人才愈加重要。核心员工离职将会影响关键岗位的知识传承,带来知识危机,降低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面对核心员工离职引发的各种知识危机,从知识延续策略、知识保留策略以及知识回流策略三方面,提出离职管理的应对之策,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核心员工离职及关键知识流失风险,提高企业知识保留绩效。  相似文献   

6.
员工主动离职率高可能给企业带来多种消极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员工主动离职的过程,设计了组织层面的员工主动离职意向监控系统和员工层面的员工离职风险危机自检系统两级相结合的员工主动离职风险管理方法,并针对员工离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坚 《学理论》2010,(18):229-230
组织承诺是一类重要的工作态度,具有以下三项重要特性:对组织成员的离职行为有预测力,有高度组织承诺的员工的工作表现较好,可以作为组织效能的预测指标。组织承诺对于高校后勤单位所大量使用的劳务派遣型员工而言更具有显著的行为导向意义。研究通过对浙江省高校后勤单位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组织承诺的结构及其与其他组织行为要素、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企业青年员工离职因素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向征  李志 《青年研究》2003,(6):12-15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重庆市有关企业青年员工离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针对性地提出了稳定企业青年员工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鹏  梁文玲 《学理论》2010,(24):45-46
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凸现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谁留住知识型员工,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使知识型员工自愿为公司奉献是目前企业经营的一大重点。运用场的概念提出了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框架,以求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敬业度。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封社会和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将是知识及掌握知识的知识型员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单位,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面,受到严重的挑战,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匮乏。如何有针对性地管理知识型员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极为关注的问题。由此引发了社会封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广泛探讨。本文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针对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徵,对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3)
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以及网购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冲动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大学生网购调查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冲动性量表(BIS-11)对22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冲动性在网购的一些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时间管理倾向和冲动性的相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大学生的网购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冲动等人格特征的关系,对大学生网购出现的行为问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但是,产业工人职业成长较慢、归属感不强和离职率偏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本文基于期望理论,根据新生代产业工人的价值取向,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代际差异情境下职业成长、内部人身份感知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职业成长显著降低了其离职倾向,并且是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代际(90后、80后两代人)差异在职业成长对内部人身份感知、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职业成长、离职倾向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对于新生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晓岚 《学理论》2010,(14):37-3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在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预言将出现知识型员工,在未来的社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这些员工在企业内俨然与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的差异,在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不断的被管理界所研究的同时,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在知识经济下如何更好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霞 《学理论》2012,(14):147-148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成了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不足之处,应从管理理念、薪酬体系、工作设计、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解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技术全球化创新的涌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效率高素质的员工--知识型员工,如何有效地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在阐述知识型员工定义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强化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南茜·艾森博格(Nancy Eisenberg)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学术界在探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时,大都主要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的承诺.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 Support Theory,OST).该理论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 Support,POS)的概念,主要是指员工常常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有关组织如何评价员工的贡献以及是否关注其福利的综合直觉.组织支持感是员工对于组织重视其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全面看法,组织的支持能够满足员工的社会情感需求,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愿意而且能够对他们的工作努力进行回报,员工就会为组织的利益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面对WTO要求将设计领域的开放,国有设计型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同时,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心理契约作为知识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为知识型员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正确面对新的竞争,更好的提升设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现代管理理论的知识型员工和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的同时提出针对国有设计型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知识社会对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高度竞争的社会,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将严重依赖于知识型员工。当前知识型员工包括具有相当多的理论知识和学问的人们,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师、化学工程师、科学研究人员、理论工作者等。可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知识型员工既是手工劳动者也是知识技术专家,如电脑技术员、软件设计师、临床实验室化验员、制造工艺师、律师专职助手等,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将需要大量这样的知识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19.
程晨 《学理论》2012,(26):45-46
采用应用职业倦怠量表,亲密关系量表和RQ问卷进行调查等调查方法,对270位银行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其依恋类型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四种依恋类型的银行工作人员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存在显性差异;在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并且,回归分析表明,依恋焦虑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依恋类型对去个性化也有显著预测作用。因此,银行工作人员的依恋类型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株洲电力机车厂把调动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激活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摆在重要位置,把握特点,狠抓投入,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充分调动了全体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研制成功以“蓝箭”为代表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批精品机车,实现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厂知识型员工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政工人员。教育工作者、医护人员等共 2540人,占职工总数的 1/4强。工程技术人员 1229人,其中非党员工程技术人员占48.2%,占全厂非党知识型员工的一半。 我厂知识型员工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