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  相似文献   

2.
陈朝鲜 《理论月刊》2007,(9):118-121
陶渊明辞官归隐历来备受世人关注。本文拟从他的心性入手去探讨这一话题,指出性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必然,心善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二者,陶渊明在归隐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领会到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趣、自得之乐,进而成就了其至善至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金星宋砚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是江西省星子县的传统工艺品。金星砚,是因砚石中散嵌着金色云母、赤铁矿等碎粒,视之宛若点点金星,夺目而生辉而得名。据传,第一方金星砚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亲手刻琢而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公,弃官回到星子县温泉粟里陶村,过着他归园田居的生活。一日,他来到横塘驼岭,偶得金星石一块,爱不释手,如获至实,归家后自刻成砚,研墨挥毫,书写了《五  相似文献   

4.
林方直 《前沿》2008,(2):F0003-F0003
《自然之子:陶渊明》(内蒙古大学2007年修订版)是内蒙古大学高建新教授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是著者多年来潜心于此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全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生平、思想、创作、人格价值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等重大理论问题,全面清理总结了前代有关陶渊明的研究成果,在充分搜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博采众芳,广鉴前贤,实事求是地评价陶渊明,重新发掘陶渊明的独特价值,最终还陶渊明一个本来的面目。全书选取了有关陶渊明研究的十个重大问题加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一、陶渊明的家世;  相似文献   

5.
高文 《湖湘论坛》2007,20(3):48-50
陶诗不仅表示陶渊明诗歌这种单一内涵,而且还标志着一种审美的传统,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与示范性。众妻封譬士大夫以自己的感同身受,经历了与陶渊明相似的人生体验,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各富内涵的“陶渊明情结”。此情结概括起来主要有十种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营员感言     
孙伯伟 《台声》2008,(3):34-36
这次参加了全国台联所举办的2008台湾大学生冬令营“北京——哈尔滨团”.我觉得获益良多,尤其是交到了不少朋友。在北京时我们受到了北大同学热情的招待,在路途上也受到了他们许多照顾.不管到哪里参观都有他们陪着我们.他们真的很亲切.让我相当感动。我还和一些北大的同学成了相当好的朋友。真是不可思议.才短短几天就让我们的感情变得那么好,原本我以为大陆的同学和我们的想法可能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赵玫 《天津人大》2010,(3):38-39
在澳门将岛屿称作离岛。这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叫法。岛屿原本指被水环绕的陆地,而一个离字,则赋予了岛屿和大陆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思。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相似文献   

9.
张中行很敬重朱自清先生。虽然他没有听过朱自清先生的课,却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学识,更敬佩他的为人。一天,张中行正在家里,忽然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张中行是否在家,说是他家有一位亲戚,要来看张中行。张中行正感到奇怪时,客人来了。他一看真是又惊又喜,来的竟然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来访,张中行很是感动,他认为自己的门外有了长者的车辙。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正如歌词所唱,在学生眼里,教师应该是有力的、神气的,  相似文献   

11.
先前在一本书中读到,陆游小时候,有一次偶见陶渊明的诗,便欣然会心,爱不释手。日暮时分,家人叫他用饭,他竟至夜不就食。我以为是作者夸大罢了,而今的我成了个正宗"书迷",真真切切体验到书的魅力之所在时,才毋庸置疑。生活中难免有不尽人意之事,譬如工作不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质朴、自然、清新而富有意境。他的出现给中国古代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令人赏心悦目。虽然陶渊明生前政治上备受压抑,生活上饱经磨难,死后一、二百年诗作遭到冷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诗作越来越受到历代诗人学者的推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推崇和重视源于他始终是一位超然于功名利禄之外的诗人,源于他高尚的人格。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诗作,从题材、内容来说,可以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两大类。他的人生经历给他…  相似文献   

13.
吴坚 《今日浙江》2013,(3):22-25
这是一群很普通的人,混在村庄里的人堆中,你会以为他们就是喝这里的水长大的。  相似文献   

14.
翻译马恩著作是一种极其艰辛的劳动周亮勋为了在中国传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已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动。没有从事过翻译的人,常常有一种错觉,以为翻译很简单,懂点外语就能搞,遇到困难,查查字典就行。这是对翻译工作不了解。我国当代的伟大作...  相似文献   

15.
吴家凡 《传承》2008,(21):47-47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陶渊明辞官后,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正因为他的隐居生活,可能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陶渊明肯定非常醉心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其实不然,在家教问题上,他也是很务实的。  相似文献   

16.
论陶渊明《闲情赋》的基本意旨及其人生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生活于晋宋易代的特殊动乱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一向被历代评论家定位于“田园诗人”、“隐逸诗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歌之祖”。这种评论的确显示出陶渊明逃避纷乱世界,归复自我心灵和优美自然的本质趋向和重要精神。但与此同时,这种定位性论断也带来了一种简单化和模式化的误读倾向,而对反映诗人其他精神维度的另种心灵向往和理想追求的诗文历来均缺乏全面的探索和发掘。这种批评方法的局限性首先在对陶渊明《闲情赋》的阐释中彰显出来。这篇一直争议颇大的作品在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陶渊明集序》首次…  相似文献   

17.
七律二首     
其一·游山遇雾 云遮雾罩顿朦胧,树影绰约浩渺中。迷途鹿呦风送远.倚石客倦意入空。忽见穹隙射光霁,或睹险峰露峥嵘。此地应是仙凡界,归去采兮竞陶公。  相似文献   

18.
谭忠国 《理论月刊》2008,(4):110-113
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性自然";二是躬耕田园."质性自然"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躬耕田园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主要体现.他通过读书弹琴、饮酒赋诗、游乐交友特别是躬耕田园等方式,达到了委运任化、物我为一和与道冥合的高超境界,即达到了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19.
在澳门将岛屿称作离岛。这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叫法。岛屿原本指被水环绕的陆地,而一个离字,则赋予了岛屿和大陆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思。  相似文献   

20.
艾军  朱鸿亮 《求索》2005,(8):142-143,149
宋明以降,关于陶渊明思想观念和诗风来源争论颇多。本文结合魏晋玄学的精神,对陶渊明作出全新解读,认为陶渊明的生命观是魏晋玄学郭象一派的前奏,是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表现。但同时也指出,他的“平淡”并非一种超然的表现,而是追求生命自身存在的价值而非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个性独立解放思潮在魏晋时期的一次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