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引起言语交际中的一些变化,表现出求新、求简,实用的趋势。模糊修辞与之密切相关。本文侧重联系当代汉语多姿多彩的修辞现象,对模糊修辞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归纳,认为当代汉语修辞的变化发展是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社会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把当代汉语模糊修辞现象放到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从社会的沿袭、复杂的社会心态、社会的需求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方面去考察研究。论文还分析了当代汉语模糊修辞与联想的关系,联想是模糊修辞的心理基础。此外,还从语义的角度,归纳了当代汉语模糊修辞的多种表现形式。这些修辞形式不仅多见于文艺语体,而且广泛运用在公关、文秘、外贸、旅游、商业等工作中,能够直接为当前的市场经济服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同义词是语言发展的产物,是语言丰富的表现.俄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区分和运用是俄语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易混淆的动词同义词.从俄语同义词的来源、类型及修辞功能角度进行研究和归纳,通过典型词句实例和文学作品片段中优秀作家们对同义词的使用,阐述俄语不完全同义词在实际运用中的差别,特别是修辞功能准确鲜明的体现.学习者在辨析俄语同义词时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以更好地掌握俄语.  相似文献   

3.
目前泰国汉语教师和学生对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总体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泰国汉语教材编写缺乏教学大纲的规范和指导,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另外,中泰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尚浅,可借鉴的成果有限,而教材编写过程缺乏一线教师的参与。未来泰国汉语教育的发展应深化基础性研究,加强指导性研究,开展操作性研究,注重汉语教育相关研究结果与教材编写实践相结合,注重中泰合编。  相似文献   

4.
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 由此引发了对翻译标准的争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充 分考虑到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这一重要因素, 是“ 信 、 达 、 雅” 等标准的具体化 、 科学化。这一理论对 汉语习语的英译尤其具有指导价值 。按照功能对等的标准, 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可分为6 种情况, 应 分别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是支撑个人学习行为的动力之源,其直接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效果。近20年(1997~2017年)间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之探究已有一定积累,现有成果以硕士学位论文为主,但普遍存在统计手段简单化、调查问卷信效度缺乏检验、样本量小、动机激发策略针对性不强、理论探讨浅缺等问题。针对泰国本土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之探讨须紧扣泰国学生特点及泰国教育背景等因素,为把握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其变化情况,应充分重视其汉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之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学者们普遍认为,泰国汉语师资存在师资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然而近20年来,泰国汉语教育发展迅速,泰国汉语师资是否依然如此?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地调研形式,分析访谈内容和问卷调查数据,了解泰国汉语师资的现状,总结泰国汉语教师的新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转喻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对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指称转喻研究进行梳理,追溯指称转喻研究历经的四种视角:修辞视角、结构视角、认知视角和符号视角。在这四种理论视角中,影响最久远的是修辞观,当今最盛行的是认知观。未来对于指称转喻的研究需要将认知视角与功能视角结合起来,既要关注指称转喻使用的个体维度,又不能忽视指称转喻使用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泰国的一门重要外语,在泰国经历了自由发展、被限制打压和当前的迅速发展几个不同阶段。本文旨在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汉语在泰国语言政策中不同地位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在泰国语言政策中的地位变化与中泰关系的亲疏程度、汉语工具价值的高低、泰国华人国家认同的变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汉语师资匮乏已然成为阻碍汉语国际教育的一大瓶颈问题。如何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本土汉语师资成为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对印尼60所汉语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120位汉语教师进行了调查,在总结当前培养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尼现行本土汉语师资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认为应根据本土师资的需要,创新培养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养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应先满足印尼本土汉语师资职业化的需要,然后再过渡到专业化,印尼本土汉语师资专业化的培养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文化领域合作的加强,来中国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也不断增加,越南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大的一个留学生生源国,针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也随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客体——汉语来进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立足汉语的学习主体——越南留学生本身,从学生对汉语言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法方面,缺少将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汉语教学放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东南亚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大推广及扩大影响力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其教学模式理应不断探索、推陈出新.但从当前实践的情况来看,不少教学理念和原则仍停留在陈旧桎梏之中,教学效果无法全力释放.因此,本文旨在以作者自身在泰国的汉语教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的母语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功能几个方面略作思考,期待能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稍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越南河内汉语培训机构的调研发现,越南汉语培训机构20多年来得到不断发展,但也存在新开办的汉语培训机构数量减少、开设课程种类单一、教材比较陈旧等问题。本文提出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应重视对汉语培训机构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固然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方面的挑战,譬如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问题、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问题、全球化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等。联系拉美研究的实际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玫瑰之国"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远离中国千山万水,却是继苏联之后最早(1949年10月4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又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先派去汉语教师和首批同中国交换留学生的国家之一.至今在保加利亚仍活跃着一批对汉语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有着浓厚兴趣,甚至是如醉如痴的汉学家和"中国迷".这与保国汉语教学的开创者(第一位汉语教师)张荪芬女士呕心沥血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非洲汉语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国家的汉语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非洲的汉语推广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层次、师资、教材和资源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推进非洲的汉语推广,要积极争取非洲国家的支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重要作用,加快非洲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实现非洲汉语教学的本土化,同时还要加强非洲汉语推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魅力     
骄阳似火的六月天,我到北京语言学院,看望与访问从美丽的群岛来的汉语老师们。我毕竟是曾经生长、生活在椰风蕉雨下的游子,对于客从海外来,心中自然而然地感到无限亲切与欣喜。   沉寂了三十多年的汉语文化,在烟消云散而见青天的大好时光,春风吹送,群岛上的汉语老师们,负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义不容辞地掮起了沉重的十字架,奋勇地拯救濒临枯竭的汉语水源。   华文,作为华族的特有语文,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锤炼、演变、繁衍、发展,是华夏文化的精髓所在,饱含着经受考验的优良素质。   华文,取义于"华夏文化"之"华",含…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汉语成语被大量的传入越南并被越南语"吸收、消化"。这一过程也是汉语成语在域外传播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变异现象——从语音到语义,从结构形式到构词要素。本文将其归纳为形义照搬—改造改写—语义转化—利用创新四种形态,以此来考察汉语成语在越南传播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本土汉语教师从无到有,从最开始的一个到今天的二十八个,不但巴基斯坦本土汉语教师的数量在增长,而且本土教师的学历、本土教师的地区分布、本土教师的业务培训等等方面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的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巴基斯坦本土汉语教师的发展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和巴基斯坦这两个相邻国家之间兄弟般的传统友谊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