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晔  阎高程 《理论月刊》2008,4(2):73-7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视角,针对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对其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与否跟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成熟程度、认识高度以及理论素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萌芽逐步走向成熟.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分析,认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规律和历史经验,对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康永辉  李珍 《传承》2013,(6):43-4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重要政策之一,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曾经为党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过重大贡献,研究探析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政策和经验可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康永辉  李珍 《传承》2013,(8):43-4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重要政策之一,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曾经为党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过重大贡献,研究探析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政策和经验可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动者。为了进一步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完善知识分子政策;知识分子也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具有自觉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龚彬 《前沿》2007,(3):18-20
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政策的指引和庇护,是解决知识分子的困难或问题的保证。邓小平从充分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作用出发,通过采取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强调学习、积极引导、保证其健康成长和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三方面的政策,实现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广景 《桂海论丛》2010,26(4):36-40
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既是新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调整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的不断变化是其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党和政府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的二重性判断是其政策不断变化的根源所在。党在与知识分子的互动中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意识形态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它既关涉到现代化的实现,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统战工作赋予的重要使命.指出高校贯彻"三个代表"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贯彻落实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法律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世纪的中国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分子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考察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的法律角色的历史沿革入手,提出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分子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一个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组成部分;知识经济中处于第一生产力代表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韩小香 《前沿》2010,(14):131-134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了一场思想改造运动,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没有很好总结这一运动的经验和教训,致使后来党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工作走上了曲折的道路。因此,客观评价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对党重新审视知识分子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现代化关系的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视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其间有着明显的休戚相关的对应关系,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政策与现代化之间具有内在的互动性,当政策的主体能客观地反映政策对象,制定出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时,作为政策客体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得到有效的发挥,知识分子政策和现代化进程之间就会呈现良性互动。反之,两者关系则会出现失衡。  相似文献   

11.
做好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 ,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群体。深入认识这一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并认真做好对他们的统战工作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来 ,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重要标志.加强党对自由职业者中党外知识分子的领导,是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外知识分子内心的期盼.因此,在新阶段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个阶层的产生、现状、地位和作用,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实现"团结、引导、教育、帮助"的领导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加强对自由职业者中党外知识分子的引导和领导.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综合统计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应明确其工作任务 ,健全统计工作组织网络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收集与加工统计信息中的作用 ,深入加工信息 ,扩大信息量 ,以多种形式反馈信息 ,为公安院校的改革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娜拉--新女性形象上男性精英知识分子在面临着各种压力之时想像与设计民族国家以及男性主体的主要符码,言说娜拉成为五四男性精英知识分子重要的文学议题;现代女作家--现实中娜拉的自我言说是精英女性知识分子建构女性主体和探索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女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各种既定规范的突围、颠覆,同时也昭示了在内外压力之下,现代知识女性对女性自我主体构想无奈的修改与放弃.中国现代男女作家对新女性的叙述既呼应又对照,他者叙述与自我陈述形成了潜在的对话与抗衡,共同描绘与设计着娜拉--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天涯路程.  相似文献   

15.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之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系列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策略,以间接手段为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整体推进,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以理论的开放性发展为保证,最终目的是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的社会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持续性的长期推进的进程,要尤其重视培养先进知识分子,发挥先进知识分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当前,加强新形势下无党派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摸清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共与无党派人士的团结与合作,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对于统一战线工作本身,都是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和落实中国农村金融全面发展的宏观政策;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合作金融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辅助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挥其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规范扶持农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加快互助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小云 《桂海论丛》2002,18(4):54-56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 ,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理论问题。建国后 ,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定性分析出现多次反复 ,文章拟探求其因果 ,以启迪后世  相似文献   

19.
Gerda Wielander 《当代中国》2009,18(62):849-864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link between Christian belief and the fight for political change in today's China focusing on the activities of certain Beijing house churches. It formul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may be able to fulfil a special ‘bridge-func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against evidence 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two Beijing house church publications (Aiyan and Fangzhou) and interviews with intellectual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se as well as ‘ordinary’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Areas investigated include education, urban–rural co-operation, the demographic make-up of congregations, the Christian understanding of liberalism, and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Christian human rights attorneys.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il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their most prominent members continue the splittist tradition of previous dissident groups while the more meaningful work is undertaken by unknown Christians away from the spotl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