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 通过对204 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 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 ~30 岁(63 例) 、31~40 岁(53 例) 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 例) 、交通事故(49 例) 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 例,半年至1 年为23 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 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 例,占52-8% ;功能性精神障碍84 例,占41-4% ,其中外伤后神经症( 含癔症35 例)66 例,占32-3 % 。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 例,轻度受损41 例,明显受损86 例。神经系统检查:204 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 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 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 例、间接因果关系61 例;条件相关34 例、无相关5 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 例,轻伤67 例,伤病关系评定47 例。结论 通过对204 例头部外伤  相似文献   

2.
袁尚贤 《证据科学》1999,6(3):105-109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 通过对204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30岁(63例)、31-40岁(53例)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以伤害(107例)、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通过对204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30岁(63例)、31~40岁(53例)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例)、交通事故(49例)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例,半年至1年为23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例,占52.8%;功能性精神障碍84例,占41.4%,其中外伤后神经症(含癔症35例)66例,占32.3%.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例,轻度受损41例,明显受损86例.神经系统检查:204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例、间接因果关系61例;条件相关34例、无相关5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例,轻伤67例,伤病关系评定47例.结论通过对204例头部外伤后精神损伤鉴定实践,对当前法医学精神损伤鉴定的疑难问题,如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意见,以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神损伤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争议较大,相关研究成为法医精神病学界的热点。为此,我们对精神损伤的相关概念、法律依据、鉴定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特别提到颅脑外伤后精神损伤的鉴定,希望能为精神损伤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后,脑脊液聚积在硬脑膜下腔隙并产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脑CT应用于临床对头部有外伤史的患者诊断为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例增多,关于其损伤程度评定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均未列入,这已成为法医临床鉴定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是指在交通事故中颅脑遭受直接或间接外伤后,所产生的各种精神障碍。该类案例在法医学评残鉴定中较为常见。本文作者对1996年8月至2000年8月鉴定的19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伤残程度评定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22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评定标准。对 198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受理的精神损伤司法鉴定 2 2 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男女比例无差异 ;以中青年组居多 (占 5 5 % ) ;职业以工人、农民多见 ,损伤原因多为伤害和交通事故 (占 82 % ) ;鉴定时间以 1年内为佳。损伤与精神障碍间有直接因果关系者 110例 ,有间接因果关系者 6 9例 ,两者间条件相关者 35例 ,无相关者 6例。对有相关关系的 2 14例作损伤程度评定 ,重伤 91例 ,轻伤6 8例 ,仅就伤病关系作出评定者 5 5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应具体案情具体分析 ;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疾病与死亡56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56例尸检案例,这些案例头部确实受过损伤,并且在鉴定时必须评定颅脑损伤、疾病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这些案例分为5类,分析它们的一般情况,颅脑损伤和相关疾病的特点,它们在死亡发生中的作用等。并讨论了法医病理尸检和鉴定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例外伤性眶尖综合征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眶外伤在法医临床学的鉴定中已不乏见,一般多由跌撞或拳击眼部所致。钝器造成的单纯性眼眶捅创较为少见。由于此类损伤易伴有视神经或颅脑损伤等合并症,故损伤评定较为复杂。其中外伤所致的眶尖综合征(Orbitalapexsyndrome)在法医临床学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一例伞端致眶尖综合征的检验,对其诊断标准、发生机理及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探讨。案例资料齐某,男,32,既往体健。1994年8月15日因问路与他人发生口角,被对方用伞端捅入右眼眶上缘致伤,齐将雨伞拔出后,自感右眼胀痛,视物模糊,即刻到医院治…  相似文献   

10.
《法医学杂志》2006,22(1):27-27
为配合司法部实施对全国司法鉴定行业的管理,加强司法鉴定人队伍建设,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拟于2006年举办下列不同专业的短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如下:法医临床及法医病理专业:人体损伤程度及人体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的理解与适用;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与评价;医疗纠纷鉴定程序、内容和方法;法医病理学鉴定常用标准的理解与适用;颅脑损伤及其成伤机制。司法精神病学专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质量保证体系;鉴定标准的理解与适用;鉴定方法与结果评价;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难点和热点问题讨论。法医毒物化学(血液酒精测定):相关标准解读…  相似文献   

11.
《法医学杂志》2006,22(2):M0002-M0002
为配合司法部实施对全国司法鉴定行业的管理,加强司法鉴定人队伍建设,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拟于2006年举办下列不同专业的短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如下:法医临床及法医病理专业:人体损伤程度及人体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的理解与适用;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与评价;医疗纠纷鉴定程序、内容和方法;法医病理学鉴定常用标准的理解与适用;颅脑损伤及其成伤机制。司法精神病学专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质量保证体系;鉴定标准的理解与适用;鉴定方法与结果评价;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难点和热点问题讨论。法医毒物化学(血液酒精测定):相关标准解读…  相似文献   

12.
陈林  许荣河 《法医学杂志》2001,17(4):218-218,220
近年来随着影象学的发展CT扫描技术的普及,因头部外伤所致的硬膜下积液发现率、诊断率明显提高,要求作法医学伤情鉴定的也日趋增多,但对其损伤程度的评定在目前《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均未作明确规定,法医临床学中论述甚少。本文根据所收集8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供参考。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性74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约6:1,年龄为3~74岁。其中车祸伤62例,摔伤3例,殴斗伤21例,受伤部位以额部最多,其次是枕部和颞顶部,均无头部再外伤…  相似文献   

13.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对颅脑外伤后所致的精神障碍和颅脑外伤后诱发的精神障碍二者的区别,进行讨论,并对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可分类为重伤、轻伤和诱因形式三类。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中部分颅脑外伤者以智能障碍为由提请伤残鉴定[1,2]。为了准确鉴定这类伤者的伤残等级,必须对其智能障碍程度做出客观评定,这就涉及到对伪装以及不配合检查者智能障碍程度的判断问题。本文通过对2例交通事故外伤后智能障碍的鉴定情况进行分析,试图初步找出此类鉴定的特点。1案例资料案例1黄某,女,41岁,初中文化。于2000年8月2日被一大货车撞伤,伤后住当地医院,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头皮下血肿,脑干损伤?经保守治疗,住院2个多月后出院。伤后7个月进行鉴定。阅其…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30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损伤及伤残程度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内容。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损伤 ,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而居第二位 ,但其致残率占首位。本文对 1997年~ 1999年发生在太原市的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对颅脑损伤的发生、肇事方式、损伤机制及伤残评定等问题进行初探。1 案例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收集太原市公安交警支队事故处 1997年~ 1999年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档案资料 30 0例。男性伤者 2 2 2例 ,女性 78例。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5岁。其中 10岁以下 16例 ;11~ 2 0岁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 ,根据CCMD -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 ,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 ,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 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 ,平均评定时机10 .2 3± 7.2个月 ,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 ,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 ,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 ,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 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根据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平均评定时机10.23&#177;7.2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引起人们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重视,客观评定其伤残等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设计,对我院2002年至2003年834例活体损伤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发病率:交通肇事25.54%;故意伤害10.65%;意外伤害5.75%;其他0%(χ2=53.816P<0.001)。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交通肇事71.42%,故意伤害38.70%,意外伤害30.76%(χ2=13.864P<0.001)。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分类:神经症样综合征25.75%,智能损害22.72%,人格改变18.18%,脑震荡后综合征16.66%,持续植物状态9.0%,精神病性症状4.5%,癫痫3.0%。鉴定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诊断率的分布: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智力损害、癫痫、持续植物状态100%,中度智力损害57.14%,轻度智力损害40%,脑震荡后综合征54.54%,人格改变25%,神经症样综合征0%。结论交通肇事是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类型与国内有关报道不尽相同;鉴定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率与精神损害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现行的伤残评定标准关于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应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准。  相似文献   

19.
156例道路交通事故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日趋增多。过去虽有一些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报道[1-6],但其活体损伤的临床法医学研究未见报道。作者就本校法医门诊1991年受理的武汉地区156例道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鉴定材料进行分析。损伤程度按司发[1990]6号和70号文件《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分为轻伤和重伤;伤残程度按GA35-9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分为10级。案例资料分析1.发生率156例占同期775树活体鉴定的20%,而1990年的806例鉴定中仅门例(75%);1991年比1990年增长1.7倍。2.受伤者的性别、…  相似文献   

20.
冀建华 《证据科学》2000,7(2):94-95
在法医检案工作中,一部分病人的头颅、面部等损伤后发展为脑血管闭塞、脑梗塞的情况.但由于引起脑梗塞的病因较多,因此,在损伤评定时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对近5年来门诊鉴定资料经证实17例脑外伤后脑梗塞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颅脑外伤与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