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尘 《党建文汇》2005,(12):25-25
常常有人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说什么“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那么人均国民收入就会增加一倍”。果真如此,在1960年,在1900年,那时中国人口少,中国人是不是就生活得很好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精神     
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相似文献   

3.
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对《邮报》记者说,中国人民目前享有的自由和人权,与他在中国出任外交官时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对中国政府不满的人,对这些成就视而不见是不对的。有些人期望干扰奥运会,“我对那些人没有太多的同情。你还记得媒体的炒作吧,说总统必须抵制奥运会开幕式。布什总统作出参加开幕式的决定,就是对那种态度的不满”。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6):20-20
所谓“民为政纲”,这里的“政”是指政治权力的领域,包括政治制度与掌握政治权力的人。“民”不简单地是指人,而且可以引申为政治这个领域应当尊重的基本价值和应当服从的首要道德原则,即政治应当以民为本、以民为主。“民”应当是包括所有人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惟邦平、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作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着协调社会矛盾,限制和软化专制暴政,培育“贤臣”和“明君”;为近代中国人民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衔接点;锻造了中华民族御侮图强的爱国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本貌似民主,使许多人混淆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中重民、仁政之类的思想界限,误把民本当民主,妨碍人们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妨碍国家政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4,(22):18-18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沉淀了浓厚的官僚色彩。为人者,一旦官袍加身,则曰其为”人之父母”,官是官,民是民,与庶人有着不同的处事准则,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为官之道”,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有怎样的为官之道呢?党的优秀儿女、“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封建社会官道思想提出了挑战,在他的日记中庄严写下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民彝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民彝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侯且岸民彝思想是李大钊早期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本文试就民彝思想的内容、意义和演变做一分析,兼论它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一)在李大钊早期著作中,“民彝”首先是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出现的。李大钊这样解释“民彝”,...  相似文献   

8.
庙坝镇位于“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醪糟之都、川东绿竹之乡”——大竹县南端,因地处平坝且庙多而得名。全镇幅员71.0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居)委会、9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约4.3万人,被誉为达州“南大门”、川渝“桃花源”。  相似文献   

9.
李继武 《唯实》2009,(10):19-21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刑轻民”特点在历代法典的制订和司法实践中都有相应的体现,而其对于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之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古代中国法律中的这一特征,源于古代“刑起于兵”的传统,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有关,同时又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着力扶持。  相似文献   

11.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认为,尊崇贤才,是治国为政的根本。主张统治者要打破血统界限,在社会各个阶层中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西汉大儒刘向说:“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傻。”苏轼则说得更为深刻:“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尚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思想精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注重人的因素冯之浚“管理”一民包涵“管”和“理”两个意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比“管”更重要,在中国文化中,尤其重视“理”的作用,诸如疏理、调理、清理、理顺。“理”什么?诚然理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做好人的工作,注重人的因素,理顺人际关系。西方...  相似文献   

13.
张耀南 《新视野》2007,(2):49-51
“三极”思维在中国传统宇宙观、历史观、自然观、知识论、治国方略等领域普遍存在,其表现于传统政治思想,总体上就是“天-君-民”生克循环之格局:沿相生方向,是民生君,君生天,天生民;沿相克方向,是民克天,天克君,君克民。民不能克君,故不得谓之“民主”;君不能克天,故不得谓之“君主”;天不能克民,故不得谓之“天主”。在这个生克循环中,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所追求者既非纯粹“民主”,亦非纯粹“君主”,更非纯粹“天主”,而是“无主”。此种政治不追问政权归属问题,只用心于“权力运作”,以“政权”或“政治所有权”为一块“产权不明”、“共同开发,共同经营”的“无主飞地”。“无主”、“无头”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最高秘密”,“产权不明”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终极密码”。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8,(1):53-53
林蔚在2007年第50期《瞭望》上撰文指出:这几天。围绕“嫦娥首幅月面图像”。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近来好像进入了一个“质疑季”,从官员的“微观”言行到政府的“宏观”政策,从“华南虎”到“三峡大坝”……网民提出的各种质疑越来越多了。尽管太多的怀疑对社会心理确有负面影响,但必须看到,对于曾经盲从权威的中国人来说,现在开始有了质疑精神,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5):20-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国家逐渐流行起来。“中国威胁论”一般是指中国的发展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的观点、理论和思潮。宣扬、赞同与附和“中国威胁论”的人可谓形形色色,内容不断翻新,先后出现了“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生态威胁论”“中国意识形态威胁论”“中国文明威胁论”等,其论据概括起来不外乎四个:  相似文献   

16.
表彰奖励的目的在于能起到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群体、鞭策后进的作用。但在目前的考核评比表彰奖励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一忌重“官”轻“民”。现行的干部考核评比表彰奖励体制中,无论是阶段性的表彰奖励还是年终考核评比中的奖励表彰,都普遍存在重“官”轻“民”现象。工作是大家共同做的,取得实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到了考核评比表彰奖励时,却认为是“领导有方”、“指挥得当”、“决策正确”,于是乎表彰奖励非领导者莫属。某县级市年度表彰奖励记三等功的共90多名,而科级干部就占近70人。有的单位记功奖…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0,(24):19-20
媒体人关军与熟悉的广州人聊起亚运,这些人大多面色深沉地表示:我们付出太多。在筹备亚运的过程中,“付出太多”的广州人从未停止过质疑和批评,逼得政府经常要站出来“安抚”民众。  相似文献   

18.
王如松 《前线》2013,(2):41-43
十八大报告的特色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民、生、和、信。一是“民”,民生、民主、民心的“民”;二是“生”,生态、生产、生活的“生”;三是“和”,和政、和谐、和平的“和”;四是“信”,信心、信念、信实的“信”,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俗”论     
郭庆晨 《党课》2010,(21):125-126
据我所知,文化有俗雅之别,是因为人有了贫富之分的结果。俗,似乎从来就是为穷人准备的,而雅则始终是富人的专利。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老百姓俗,因为中国落后,农民太多、穷人太多。  相似文献   

20.
肖用 《红岩春秋》2009,(1):34-37
“一轮甲子话沧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回想这个不凡的时代,要说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