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居峰 《前沿》2013,(3):160-16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平等、互动和交往,将其放之于主体一主体的关系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该教育理念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向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周先进 《前沿》2010,(7):9-1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本世纪初兴起并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语,是现代哲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理论提升,是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注重一定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3.
朱松柏 《理论月刊》2012,(4):163-165
"主体间性理论"是社会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主体间性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而且更有着丰富的方法论的意义层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主体的相互建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对象化的客体,同时更是"主体-主体"关系,其建构的动因是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更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动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军芳 《前沿》2012,(14):45-47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理论和思想观念形成理论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和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有四种:对话模式、活动模式、生活模式和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体间性转向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凸显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湮没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无法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追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从单主体到共时性双主体的进阶,从对立孤鸣到融情共鸣的转换,从"单向度"客体到共同客体的构建。这一扬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使人的精神觉醒,激发人的自我实现,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提升双方素质,确证主体身份;构建新型话语体系,加强对话交往;聚焦共同客体,深化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7.
论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湖北社会科学》2008,42(2):187-189
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主体间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律特征以及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研究,主要是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新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探索交互式的教育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的途径,也是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时代条件下的各种挑战,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构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多元化和去权威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二分法遭到拒斥和质疑。在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限有所模糊,更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主体间多向互动的教育新模式。运用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解构和重构"与"对话和复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概念进行解读,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与生成,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重视主体间交往活动对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认为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韩军芳 《前沿》2012,(16):45-4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和理解性等特征,能够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教育者应当转换视阈,创造多维度的现实条件,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从人的本质存在和主体间关系出发,把交往实践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交往理论提供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视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理论范式、教育角色与工作模式的创新。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交往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要树立教育性交往工作理念,搭建交往性工作平台,采用对话沟通法、民主参与法、团体学习法以及社会实践法等交往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现实的交往实践中推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转型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展新 《前沿》2014,(5):76-77
文章主论述了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含义,从主体问性的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思维方式和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思维、师生主体性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的理性反思和现实社会剧烈变化的积极应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人本性、整体性、主体间性和无痕性,其工作重心是引导青年开展积极、健康、富有爱和责任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从主体间性理论这一视阈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如下转型:结构模式由主客体型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方法由注重单向灌输向注重共同体验升华的方向转化,价值追求由单一的工具理性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研究领域由外在的行为领域向主观心理领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主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具有消费性、功利性与世俗性的特点。大众文化通过对话语权的控制和对时效性的把握,影响着受教育群体,不断消解其主体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年轻受教育者沉迷于大众文化从而导致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亟待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整体视角发挥主体性,特别强调发挥双主体间的交互活动,不失为是一种以人本理念为中心、促进年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吴志成 《传承》2014,(10):76-77
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分离,其基本主张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的非理性主义及"向统一的整体开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未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分离、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后现代缺陷。  相似文献   

18.
刘居安 《前沿》2005,1(2):103-105
复杂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 实际上存在着由深及表、依次递升的深层———表层结构, 这条结构链条体现着接受主体动力产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的基本脉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深层———表层结构, 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在理论方面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在实践方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互为主体的新理念,积极营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互动的良好氛围,实现由单向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双向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积极活动着的显性主体实际上受到一定社会对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即“隐性主体”的支配和制约,“隐性主体”作为显性主体实践的根本依据和行为尺度,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始终,并表现出相应的主体功能和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生成、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评估三重视角分析“隐性主体”的存在与作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主体”概念及研究“隐性主体”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行探讨,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