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公安文书有鲜明的情报性、时效性,这就要求公安秘书人员在公文写作上要有快速反应能力。要提高公安文秘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培养训练公文作者敏捷思维习惯和能力,可以从丰富思维的内容和训练思维方法入手。丰富思维内容要靠信息的不断积累,而公安文秘写作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则是公文作者敏捷思维的必要条件。要提高公安文秘写作敏捷思维水平,还应注意克服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防止武断轻率。  相似文献   

2.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模式,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精神和原则"从侦查阶段开始,进入审判,甚至贯穿到执行"已被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认知。全面总结轻伤害案件刑事和解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刑事和解的受案范围,规范刑事和解的程序,放大刑事和解的社会效益,构建轻微刑事案件公安侦查阶段刑事和解体系,不仅具有法律层面的探索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苏州市公安局刑事和解课题组就全市公安部门侦查阶段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在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安刑事和解体系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不仅是有关刑事实体处理的刑事政策,也是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刑事政策。我国刑事侦查程序的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但也有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不相符合的地方。为了在刑事侦查程序中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应当完善强制措施中的监视居住措施,在侦查终结的处理上引入和解制度,扩大侦查机关可撤销案件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关于健全与完善公安刑事调解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刑事调解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相关规定,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法机关联合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规定对轻伤害等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司法实践中也大量存在公安刑事调解活动。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加上调解协议的效力不高,导致公安刑事调解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法律应赋予公安机关对部分刑事案件的调解权,明确刑事调解案件的范围和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并完善相关程序,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虽然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存在一定区别,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很多刑事案件都是行政违法案件转化而来的,部分行政证据会转化为刑事证据。二者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诉讼效率,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是否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定不明确、转化程序中的监督不明确导致证据证明力的审查不明确、行政与刑事机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了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更高效地转化,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转化范围,在法理上强化正当程序,严格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强证据的审查机制,严格取证程序,加强检察院监督,并加快行政、公安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机制的推进速度等。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宽严相济逐步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主旋律。此项刑事司法政策的确立,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安工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触动。同时,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得到检、法机关普遍贯彻落实的情况下,也成为新形势下影响公安执法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公安执法造成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安文书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各类案件、处理各项业务中制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文书材料的总称。它较之行政公文和其它司法文书,具有独自的特点。就“公安”而言,具有社会学的特点,属于公安文书的外部规律;就“文书”而言,具有写作学的特点,属于公安文书的内部规律。本文着重论述公安文书的写作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目前广为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一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在司法实务操作上出现的很多不协调的问题。本文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如何做好轻伤害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其所体现的效果方面对轻伤害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规范提出了司法操作路径,以促进相关的立法完善及刑事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公安公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写作实践等问题,为了提高公安大学学生写作公安公文的水平,必须坚持立足实用、务求实效、文道统一、突出公安特色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公安公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写作实践等问题,为了提高公安大学学生写作公安公文的水平,必须坚持立足实用、务求实效、文道统一、突出公安特色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刑事技术鉴定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刑事科学技术对公安案件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检验、鉴别、审定后提出的书面报告。它是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作用在于揭露犯罪,正确地打击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权利。随着社会主义法制日趋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不断增强,国际司法活动交往日益增多,这就要求公安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必须法律化和规范化。一、刑事技术鉴定书的规范格式鉴定书与其他公务文书一样,有自身固定的书面格式和内在结构。根据公安部公发[治]84号文件精神,刑事技术鉴定书是由标题、发文字号…  相似文献   

12.
马兵 《人民论坛》2014,(1):226-228
罚金刑具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刑罚功能,与各种刑罚共同实现刑事司法中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刑事执法过程中,罚金刑案件在罚金刑适用中容易导致不公正等诸多问题,需要从立法层面、审判层面、执行层面等方面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进而促进我国刑事司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2月召开的全国刑事侦查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刑侦队伍正规化建设,不断提升刑侦队伍执法素养。这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完善司法人权保障制度,确保侦查移送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防止冤假错案,不断提升公安刑事司法工作的公信力,让老百姓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背景下,对侦查人员的法律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公安研究》2014,(2):37-42,5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呈现危害后果严重、违法成本过低、作案手段隐蔽、市场监管偏软等特点,不断冲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底线。尽管《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已有四年,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案件移交渠道不畅以及鉴定要求过高等因素,并未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事故高发态势。因此,在当前食品安全严峻形势之下,加强食品安全刑事司法保护力度,建立更为完备的刑事打击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刑事司法视野下的被遗忘权与私法领域的被遗忘权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隐私或信息权利的保护并非刑事司法领域被遗忘权构建的理论基础。刑事制裁的边界与隐恕的伦理要求催生了刑事司法程序中被追诉人对被遗忘权的渴望。刑事领域被遗忘权的构造应当是阶层化的,犯罪记录不被法庭使用、犯罪记录封存或者消灭、删除与犯罪相关的信息是刑事被遗忘权在不同层面的展开。基于国内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我国刑事领域被遗忘权应当从过失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轻罪案件领域展开,以回应被遗忘权在刑罚与伦理层面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6.
法律事实是公安法律文书的核心内容,是法律理由和法律结论赖以存在的基础.笔录材料来源于案件办理的具体过程中,是对办案过程的真实记载,也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是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主要事实材料来源.通过对笔录材料的提炼加工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法律事实,是保证公安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刑事特情在我国运用很广,但是我国有关刑事特情的立法却十分缺乏,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刑事特情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有必要将刑事特情的使用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在刑事特情的工作性质、资格、建立操作程序、使用案件范围、权利义务以及管理和保护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这既是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体现,也深层次的体现出现代法治的精神实质内核。运用刑事和解制度解决刑事公诉案件,不仅有利于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力度,实现刑事司法所追求的程序效率,而且也契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在适用过程中既要注意从严把握适用范围、条件、程序规定,也要严格把握刑事和解的履行方式、履行结果和操作程序,防止司法腐败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9.
罚金刑具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刑罚功能,与各种刑罚共同实现刑事司法中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刑事执法过程中,罚金刑案件在罚金刑适用中容易导致不公正等诸多问题,需要从立法层面、审判层面、执行层面等方面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进而促进我国刑事司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残疾人》2011,(3):4-4
刑事诉讼中的翻译人员,一般在涉外、涉及少数民族和涉及聋哑人的案件中出现,被习惯性地称之为“司法翻译”,尽管这个称呼并不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