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黄群 《中国司法》2014,(3):10-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展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作出了部署。值得注意的是,《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理念的提出,对于公证工作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李林 《法学研究》2014,36(6):3-8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权威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在历史新起点上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部署,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决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政党的领导执政理念、治国理政韬略和执政治理方式,跃升到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历史新高度,意味着当代中国的"五位一体"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一个理性化、法治化和规范化的新阶段,意味着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相似文献   

3.
正《决定》在第一部分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对后续各个部分的具体改革具有指导意义。问题是: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又如何建构国家治理体系?从宪法学视角上看,国家治理体系不同于全球治理体系和地方治理体系等的关键点在于:它首先涉及一个主权国家的顶层设计问题,政府权力的分化与重组是建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经之路。一、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权力的分立与地方化权力分立,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议事、行政和司法三种职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系,以及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三中全会要求,坚定信心,大胆探索,全面履行好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职责。履行监督检查主责,强化监督和再监督。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落  相似文献   

5.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民法典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这一决定为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注入了强大动力。依中外民事立法经验看,民法典编纂是推进并保障改革的强力工具。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民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处理好稳定性与开放性、自治与管制、继承与借鉴、守成与创新、一般法与特别法等几种关系。同时,民法典编纂应当积极反映改革成果、引领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坚决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大局,充分发挥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纪检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提供强大助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为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落实到位,中央将纪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6个专项小组之一单独设立,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  相似文献   

7.
马灵喜 《中国司法》2014,(12):27-30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系,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全力抓监督、促落实。我们要始终突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致力于严肃党的纪律,强化党员干部遵守纪律情况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的道路、理论、制度、政策、方法的综合体现,包括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作出了新部署。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系,找准服务推进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全面深化改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度,对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必须依据民主、法治、科学原则,从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四个角度入手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激励之下,21世纪中国治理模式演进为以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为特征的中国式善治。善治的中国模式包含了多重治理系统的内在逻辑,即执政党治理制度化、政府治理法治化、社会治理的协同化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化。善治的中国模式呈现出坚持党的领导和推进执政党续造、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迈向幸福生活的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改革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突现了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把法治作为最适合最可靠最有效的理念和方式运用到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把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作出具体部署,而且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各项任务、举措,通篇体现着法治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要重点在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结合、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3,(6):51-56
<正>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12日下午閉幕。爲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完善现行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即维护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或者规定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权威。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张力。因此,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能够保证改革的全面深化,又能够保证法律的权威不受损害,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16.
姜伟 《中国审判》2020,(3):52-5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人民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开展司法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健 《中国司法》2014,(9):64-67
正当前,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监狱制度随着形势变化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坚持和完善我国监狱制度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完善发展我国监狱制度进行研究探讨。一、完善我国监狱制度的形势与任务(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法治中国建设、平安中国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等改革任务,其中,"严格规范公正文  相似文献   

18.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家》2014,(2)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基调。因此,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均广受关注。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法治国家建设的背景下重塑我国土地相关法制,应为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期约请关注土地制度的三位学者,就其中的若干重要制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徐永建 《法人》2015,(2):17-18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公平参与竞争和提高依法管理能力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小康社会、改革和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中央领导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也就是说建设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推动改革是动力,我们依法治国就是保障。依法治国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方式或者叫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证》2014,(5):4-6
正2014年3月26日,中共(七届)中国公证协会党组第43次会议在京召开,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公协党组书记赵大程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赵大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深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现实意义,深刻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是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