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今世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这种“一球两制”的格局,将是社会主义彻底代替资本主义之前相当长时期内的历史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是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从总体上说是对立统一关系。从历史及现实情况看,二者的关系表现出多重性,大致有继承批判、对立斗争、借鉴合作、和平共处等几重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二者又表现为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代替关系。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变化   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陈香兰  荣长海 《前沿》2011,(16):23-26,33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理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对于二者的并存只存在于他们的思维逻辑中。真正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问题的是列宁,他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期待世界革命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代替到呼吁和平共处,维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再到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深化了对两制关系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习贤 《湖湘论坛》2004,17(4):9-10
如何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是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邓小平科学界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肯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同时指出在目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学习和掌握好邓小平理论,对于反“左”防右,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多角度,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为斗争关系和替代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为历史继承关系、相互借鉴关系、合作共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统一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上升 ,而科学地把握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统一性 ,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伟东 《前进》2009,(5):30-33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卡夫丁峡谷”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在20世纪上半叶,苏联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这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退却到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简称“两制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开始对两制及其关系进行理论思索和实践探索。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两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逐步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8.
陈翠娥 《湖湘论坛》2002,15(1):14-15
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对不同社会制度关系的认识问题。对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髓,切实把握其要义。关于不同社会制度,主要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关系的认识问题,既是一个国际问题,也是一个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基础理论性问题。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针对这个问题,作了科学而了然的论断。于内,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但针对港、澳、台,我们施行“一国两制”。于外,我们绝对不会拿有…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当代资本主义行将过时而取而代之的社会制度。两者之间有着重大的关联。所以,认真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我们深刻而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既是一个尚对生产力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社会制度,又是一个暴露出许多重大弊端的社会制度。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基本原理去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研究,才能真正认识清楚当代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愿理的关系问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现时的一些理论著作,把马克思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但是在解释这种关系时,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根据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发达国家提出的一般规律”,而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认为这后一…  相似文献   

11.
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有三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矛盾,如何实现坚持社会主义与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统一,如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人们。这三大理论难题迟迟未获解决,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滞缓的深层原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一个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对上述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从而极大地加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发表的“回归人民立场 走向新民本主义”、2004年第3期发表的“新民本社会主义观初探”两文中,我谈了社会主义新民本主义诸理沦问题,但还未谈资本主义新民本主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新民本主义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现在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大概不少质疑可以迎刃而解。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本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文主义运动、启蒙运动解放思想,随着资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通过新民主主义来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开放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大胆利用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理论创新和开拓实践;科学发展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经受住考验不断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新高度。在和平发展主题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依据划线;在社会主义国家内两制并存条件下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批判借鉴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刘晓云  朱明 《前沿》2007,1(7):23-25
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挖掘,确立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可分离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包含的现代化内容,强调了实现现代化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目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辉煌,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的创造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刘晓艳  吴阳松 《前沿》2008,(10):20-23
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即马克思的跨越理论。问世以来,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在我国,特别是从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解读,探讨,可谓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热点。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仅关系到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而且还关系到现实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建设。本文拟在澄清对马克思跨越理论错误解读的基础上,探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唐勤 《理论月刊》2006,2(4):32-34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思考密不可分。这些认识和思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之路。它不仅在理论上是个重大突破,而且也是我们探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一个转折点。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计划与市场都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调节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与资本主义股份制之异同张志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股份制在我国大量出现。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早已存在。那么,这两种股份制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社会主义股份制与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正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40周年之际,广东省党校系统党史学会6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客家名城梅州市,纪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40周年,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主题进行理论研讨。在3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与会同志认为,我国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进行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粗略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带普遍性的教训和失误不在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上,而是在总的指导思想上。搞社会主义主要应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在国内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一是在对外关系上如何正确处理同帝国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从列宁到毛泽东都存在看近了共产主义、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倾向。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借鉴和合作的问题上,过去在认识上也存在片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