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 ,中美印三国之间的互动日益加强。鉴于中美印关系是对世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大国关系 ,认识和研究中美印三边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分别探讨了一国因素如何影响其他两国关系来揭示中美印三边关系如何互动 ,并由此得出三边互动中存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头10年,中美日三边经济关系随着中美日三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改变而出现了显著变化,即:中国的地位快速提升,而日本的地位明显下降,美国的地位虽有下降但依旧十分重要。分别从中美日三个国家的视角审视三边关系,则主要表现为:中国从倚重日本转变为倚重美国,美国从美日经济摩擦转变为美中摩擦,而日本则从对美依赖转为对华依赖。这种变化将构成新世纪全球经济格局和大国经济关系调整的重要动向。  相似文献   

3.
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席来旺中国国家主席相隔12年对美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并就中美建立持久、稳定的双边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这次中美首脑会晤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表明,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启动。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前途如...  相似文献   

4.
中美俄三边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目标下,特别是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三边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转机,其中处于较低水平的美俄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美俄三国,其相互关系的良性互动必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因此,不排除未来三国之间建立某种对话与协调机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中美俄作为有世界影响的主要大国 ,其相互关系经过几年来不断的调整变化 ,重新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三边关系 ,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一段时期 ,美强俄弱、中国力量上升这一力量对比的基本状况仍将继续下去 ,中美俄三边关系将在互动中基本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一、中美俄关系重新调整科索沃危机之后 ,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 ,中美俄加紧修复战争中受损的关系 ,重新调整双边关系定位 ,三国关系的发展更加理性和务实。其中 ,美国是科索沃战争的发动者 ,也是中美、俄美关系恶化的始作俑者 ,为了使其全球战略利益不致受…  相似文献   

6.
王嵎生 《亚非纵横》2008,(4):1-3,16
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状况和演变,一直是影响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日对华政策的调整,正使三边关系发生新的微妙变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中美日合作和良性互动的“亮点”。三国的和谐共处,将为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亚太大家庭”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和解读当前的中美关系,如何构建未来的中美战略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到国际体系的稳定。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视角外,笔者认为,制度合作博弈理论不失为一个好视角,以此理论为指导,中美两国可在G20制度框架内构建起“新型大国关系”——C2,从而有利于中美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俄美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彼此在对方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俄美关系既有对称性,也有非对称性。既有一致性,也有非一致性,既有确定性,也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双方关系复杂互动,相互建构,具有扑朔迷离、敌友难辨的特点。但双边关系主流是友好的,并愈来愈向正常的双边关系演化。美强俄弱,美进俄退,斗而不破,争而有节将是今后俄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国际观察》2021,(4):44-71
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中美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协作的新形式,是中美两国“以经促政”的重要合作方式,也是实现中国、美国与第三方市场国家多方共赢的重要经济实践。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下,中美两国企业在亚非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以及电力设备等产业中打造了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不仅推动了中美企业比较优势的错位互补发展,还有效对接了第三方市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然而,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华负面舆论、全球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以及中美双方复杂的结构性矛盾等构成了中美企业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主要挑战。当前,中美双边关系充满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持续推进经贸谈判、完善“二轨外交”合作机制、构建中美企业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开拓新兴产业合作领域,有助于推进中美企业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中美双边关系注入更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两个大国多方面的复杂关系 ,它存在三个层面 :全球层面 ,亚太地区层面及双边关系层面。中美两国的利害关系更多的是表现在亚太地区和双边两个较为具体和实质的层面。除了经贸领域外 ,两国关系更多和主要表现在战略和安全领域。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与安全关系(一 )中美对地区战略和安全形势的看法。美国强调亚太地区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的方面 ,认为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是地区安全的三大危险 ,并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地区安全的挑战。中国认为冷战后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主要威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为 ,是…  相似文献   

11.
郭培清  杨楠 《东北亚论坛》2020,(1):26-41,127
北极国际格局十分复杂,中美俄三国在北极的关系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态势,在北极利益的争夺之中也保持着多领域的合作,在不同象限有不同的"朋友"或"敌人"的定位,任何简单化的解读都无法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逻辑导致俄美合作回旋空间缩小而冲突持续存在,中美竞争导致美方伤及自身,俄罗斯虽然试图"转向自身",但中俄两国北极合作将继续深化。中美俄作为重要的北极利益攸关方,应探索北极合作新模式,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中美日三国关系作了深刻的回顾,并对三国关系在新世纪如何发展作了带有前瞻性的预测,指出三国之间要实行稳定的和平合作方面,需要有几点共识,并应为此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美国、日本和中国是综合国力分居世界第1、第2和第7的大国。由于各自国家利益取向不同,三国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同时又存在着战略利益的严重对立。中日美三角关系有三种可能的发展前景:一是中日关系由于共同利益较多而好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形成东亚集团,美国则随着实力的下降而逐步退出东亚舞台;二是中日关系恶化,美国借中日对抗、两败俱伤时,主导亚洲事务;三是中美矛盾激化,形成日美对抗中国的局面,在亚洲恢复冷战。中国应积极调整对外战略,增加第一种可能成为现实的程度,尽力避免第二、三种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大事综览     
20 0 3年 1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温家宝总理首次访问美、加等国。 7— 16日 ,温家宝总理应邀先后正式访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埃塞俄比亚 ,并在亚的斯亚贝巴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7— 10日 ,温总理访美期间 ,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 ,一致认为中美加强互利合作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双方商定进一步加强合作 ,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布什总统表示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遵守三个联合公报 ,反对“台独” ,反对台湾当局旨在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的言行。温总理提出加强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亚太战略格局中不平衡的中美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日三角关系是亚太战略格局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战略关系,它决定着地区政治和安全格局的演变。中美日三国都是力量中心,三国间存在着利益的共同性和矛盾性,整体上呈现出既相互协调又相互矛盾,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抗衡的局面。中国的战略选择是将中美关系的发展放在首位,重新审视和积极发展中日关系,正确看待美日关系,运用三角外力量促进中美日关系向平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超级第三者",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要高度重视日本变量。日本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存在防范与顾忌心理,将之更多解释为中美军事新型大国关系。日本的悲观派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危及日美同盟和日本对钓鱼岛的占领,但是乐观派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日美关系、日俄、日英关系。日本强调发展新的外交智慧,改善中日关系,呼吁中美关注日本第三方立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加强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管理,建立三边对话机制,以实现中美日在亚太地区的良性平衡互动关系。在三边关系中,充分发挥日本"超级第三者"作用,让其成为中美两国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反恐合作问题是影响中美俄三边关系变动的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因素。“9.11”事件后,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国之间的反恐合作得以空前加强,这直接推动了美俄关系和中美关系的改善,并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反恐合作不仅未能使中美俄三边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且使其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4月19~21日我所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在上海联合举办东亚展望小组第二次会议, 13个国家近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东亚在经济、金融、能源、环境、科学、技术、政治、社会、文化及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讨论。5月15~16日由我所主办,中美日三方学者会谈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中美日三边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及三国的经济形势等问题。5月24~25日我所与美国驻华使馆在京共同举办“中美俄三边战略问题研讨会”。会议的议题是:1.中美俄三国在安全观上的异同;2.中美俄三国国家…  相似文献   

19.
余芳琼 《东南亚》2013,(2):29-34
美日印三边对话不仅是近年来美印关系、印日关系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三国学术界积极推动的结果。其基础在于三国外交战略上的利益契合点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共同疑虑。但其未来走向将受三国战略目标的分歧、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中国的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1972年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最初以发展战略关系为主。1983年里根政府改采“新现实主义”政策,不强调战略关系,更多侧重于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布什面临着中美苏关系、亚太局势和中美双边关系三方面形势,必须协调与中国的关系。中美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互有需要,发展关系存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