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本文应用SDS-PAGE及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EITB)技术对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SDS-PAGE可显示15条多肽带。感染旋毛虫猪血清可特异性地识别6种多肽抗原。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分离旋毛虫功能性抗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家畜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水平和寻找保护性抗原,我们已建立了若干株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本文之目的是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术(Western blot)对上述单抗的抗原识别作用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自六十年代产生以来,已成为蛋白质核酸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在此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探针技技、印迹技术及指纹图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SDS-PAGE结合凝胶扫描、紫外吸收法对牛白血病病毒(BLV)的抗原组份、各组份的分子量、相对百分含量及绝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通过对99批BLV抗原样品近千次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抗原组份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它可以为抗原的质量检测提供重要的理化参数,也可以为指导抗原的生产和制备工艺以及进出口的商品抗原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  相似文献   

4.
旋毛虫TsP53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方法从旋毛虫肌幼虫总RNA中获得TsP53基因片段,限制性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质粒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限制性酶切、PCR分析及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P53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对表达产物纯化后通过间接ELISA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P53,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为1 176 bp,编码391个氨基酸残基,与旋毛虫P53抗原基因序列(U25127)有99%的同源性,开放阅读框正确。含有pET30a-TsP53重组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后得到了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5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抗原可以被旋毛虫感染不同时期的猪血清特异性识别,有望用于旋毛虫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5.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蛋白的制备国内外都曾有过报道,但对用作诊断抗原的猪囊尾蚴排泄分泌蛋白的抗原性的研究较少。我们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电泳(IE)对猪囊尾蚴排泄分泌蛋白进行了分析,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价了其抗原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粗制囊液抗原:从新鲜囊尾蚴中抽取,3500r/min离心30分钟,保留上清液,低温存放。(2)排泄分泌抗原:48、96、105、204小时的囊尾蚴孵育液:48、96、105的头节孵育液,均  相似文献   

6.
Tsang(1981)、陶义训(1983)和黄民贵(1988)等先后报道了尿素溶解性虫卵抗原(JEU)的提取、分离和在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证明了JEU具有较高的活力和特异性。本文探索了JEU在耕牛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JEU和水溶性抗原(SEA)的制备: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Tsserpi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旋毛虫肌幼虫提取总RNA,应用RT-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质粒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serpin,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进行了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纯化后用Western-blotting鉴定Tsserpin重组蛋白的抗原性。PCR与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serpin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为1122bp,编码37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旋毛虫Tsserpin基因的相似性为99%。含有pET30a-Tsserpin重组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后得到了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48.5ku,而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Tsserpin重组蛋白可以被旋毛虫感染猪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作为猪旋毛虫病免疫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8.
马脑脊髓丝虫病是由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的童虫引起的疾病。本病对马匹危害严重。关于免疫学诊断方法,国外至今未见报道,国内已报道的方法有皮内试验和直接凝集试验等。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许多研究表明,在丝虫科各虫种之间及丝虫与其它线虫之间存在共同抗原成分。Dissanayake等应用牛腹腔指状丝虫成虫冷浸液提取物作为诊断人班氏丝虫病的抗原,高桥顺治等应用犬恶丝虫成虫冷浸液提取诊断人班氏丝虫病的特异抗原,都取得了满意结果。我们在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技术诊断本病的研究中亦发现成虫冷浸抗原(粗抗原)能与许多健马血清发生反应,假阳性率高达  相似文献   

9.
C-ELISA(Cloth-ELISA)是加拿大学者Blais,B.W.等1989年建立的一种新型免疫测定技术,可译为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种技术是以疏水性聚酯布(Hgdrophobic PolyesterCloth)即涤伦布为固相载体,这种大孔径的疏水布具有吸附样品量大,可为免疫反应提供较大的表面积,提高反应的敏感性,且容易洗涤,不需特殊仪器等优点,为免疫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现以对布氏杆菌抗原的检测为例将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制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幼排泄分泌(ES)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首次对六钧蚴ES抗原的反应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5μg/ml包被反应板分别与已知阳性、阴性血清;人工感染血清,免疫血清,疫区屠宰绵羊血清;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以及边虫感染的绵羊血清反应,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SephadexG-200层析对抗原有一定的纯化作用。纯化六钧蚴ES抗原可望用于绵羊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于一些疾病循环抗原的检测,并使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我们选择一株保护性单抗—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建Dot—ELISA)来检测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血清循环抗原,并在安庆地区现场与粪检(直孵法)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当前,锥虫病免疫诊断方法较多,但其特异性仍不够理想。为了提高免疫诊断特异性,Khler和Milstein(1975)首先创立了杂交瘤技术,为寄生虫病免疫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应用这一技术,筛选出11株能分泌稳定的锥虫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对其中1株的抗体专一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是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的一项新的免疫酶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放射免疫试验(R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类似,并可弥补RIA和ELISA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该法于1982年由荷兰学者Herbrink首先建立。嗣后,很快被许多国家学者吸收应用与继续研究,并发表了不少论文。迄今,对于本技术的命名尚未统一,不同学者的叫法不尽一致。Herbrink等称为抗原斑点试验(Antigen spot Test),Howker等称为免疫结合斑点试验(Dgt-immunobinding Assay),Huet等称为斑点免疫测定(Spotimmuno Detection),而Pappas等则称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笔者认为Pappas的叫法最合适,故本文称该法为Dot-ELISA。  相似文献   

14.
Hawkes等(1982)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后,已有许多学者将其用于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检测,认为比普通ELISA简单、特异、敏感、快速。70年代末建立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大大提高了ELISA的敏感性。我们结合两者之长,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用于检测仔猪、羔羊及婴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羊(山羊、绵羊)与人血清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并同Dot-ELI-SA、ABC-ELISA及ELISA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SDS-PAGE和等电聚焦比较人蛔虫、猪蛔虫和犬弓蛔虫成虫蛋白组份。结果表明,人蛔虫、猪蛔虫和犬弓蛔虫分别有32条、39条、44条(SDS-PAGE)和42条、49条、37条(IEF)考马斯亮蓝染色带及4条、4条、7条(SDS-PAGE)过碘酸银染色带。犬弓蛔虫与人、猪蛔虫具有较大的差异;人、猪蛔虫则较相似,但亦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首次对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排泄分泌(ES)抗原的多肽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同时对牦牛源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的多肽组分进行了分析。应用10%凝胶,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进行SDS-PAGE的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至少由14种多肽组分组成,分子量范围270~17.5KD,其中主要组分6种。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至少由25种多肽组分组成,分子量范围230~17KD,其中主要组分13种。本项研究为功能性抗原的进一步分析、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1971年Engvall和Van Weeman等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来,在试验材料、技术等都在不断地改进、创新。应用ELISA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法已用于多种病毒、细菌、霉形体以及寄生虫抗原成份及其相应抗体的检测,范围日趋扩大。本文仅就ELISA检测畜禽血清中细菌性抗体,如何降低或排除非特异性的方法等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ID)对马传贫非疫区健康马,人工和自然感染马,免疫马的血清进行了对比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 1.抗原: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马传贫弱毒细胞培养物纯化冻干抗原,每瓶1.5mg。 2.酶结合物: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马Ig冻干物,每瓶15μg。  相似文献   

19.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对伊氏锥虫浙江株、云南株和安徽株的蛋白质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个锥虫株在蛋白质分子量、抗原性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提示长期的地理隔离已使伊氏锥虫蛋白质抗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又称点免疫结合法(Dot—Imm unobinding)或抗原斑点试验(Antigen Spot test, AST),为Hawkes等(1982)参照核酸研究的斑点杂交法改良而成,是以纤维素膜作为载体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据报道,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或相当于常规ELISA及放射免疫测定(Paul—Herbrink等,1982),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印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