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放荡文学观是南朝世俗享乐文化的一种文学陈述形式,萧纲的放荡文学观展示修身和为文的二水分流之势。道德束缚的松动铸成萧纲以新变为矢的,艳丽辞藻为表征的不拘礼法的文学姿态,推动了文学审美的精细化趋向。它促使文人更多地去关注真切的生命体验,并以儒教传统诗教的叛逆面目而成为唐代文人改弦更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宗法式农业经济的社会形态里,史官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对中国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行程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以致中国文学从观念到体制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一方面,史官文化以社会政教人伦为本位,崇尚立德保民,它在价值导向上规定了中国文学尤其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史官文化自身的学术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文学与非文学因素相互交织的状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杂文学体制。此外,史官文化还促成了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史观的孕育和萌生,即将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政治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从史的角度追溯文学源流与圣王之道的关系,以确立文学的政治教化统绪。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文学体制,无不显现着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涵盖。  相似文献   

3.
是是非非冷观网络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这个被网络包围的时代,网络文学萌生并成为文学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网络文学以其特殊的表意手法、世俗化的语言风格在网络世界里歌哭歌笑,由此也冲击了传统文学对知识话语的垄断.由于技术的限制,网络文学在发展初期呈现出语言粗糙、内容贫乏等缺陷.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学必将汲取传统文学之精华,不断完善自己,走向成熟.对此,我们应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4.
法制文学作为宣传法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普法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法制文学的审美特质使受众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教育,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为直接和生动;法制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通俗特性使其拥有众多的读者,体现了法制宣传的广泛性,法制文学的道德教化使用使其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个体经验的不断展开、女性审美自由的不断拓展、女性艺术形式规范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主要审美价值取向,其目的是要建立以个人化写作为基础,以张场女性生命主体意识和自由审美精神为旨归的女性主义性别诗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文化在国内的盛行,文学开始关注消费文化,从而使文学具有了某种商品属性,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文本——奢侈品文学,它解构了我国传统文学所具有的价值体系,内涵了一种金钱和奢侈品崇拜的消费价值。本文通过对奢侈品文学的文本特征、书写形式、独特的消费属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论述,旨在引起相关学者对这类文本的重视,进而明确文学的社会属性,更好的引导读者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犹太文学在美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具特点的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二战后美国文学中,犹太文学独树一帜,成就卓著,为世人所瞩目。在美国的社会条件下,犹太移民的生活内容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以特殊的方式承袭着犹太传统的文化母题,犹太文学鲜明地表现出了其与犹太文化传统的内在联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三个部份,分别论述了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丑陋形象也具有审美意义;对"审丑"与"审美"的好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传统文化、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背景下的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审美心理;在公安文学中丑美相生相克的原理.表明在公安文学中存在着相当的丑陋形象本属正常,符合公安文学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时代 ,数字化已经成为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数字化的冲击迅雷不及掩耳 ,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改造了我们的文学。当网络文学的标新立异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时 ,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场革命也在公安文学中悄然发生 ,新的文学样式已经初露端倪。本文将用未来学的眼光 ,从人物、结构、环境和语言等方面 ,勾勒未来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轮廓 ,揭示数字化给公安文学带来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仍停留在外部特征上,像发表途径、传播方式及与传统文学比较的不同点等方面,而涉及到网络文学本体审美艺术特点的研究还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论述十年来发表于互联网上优秀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的审美特征,更具体来讲即通俗化、大众化、传奇性、娱乐性、思想性、教育性。  相似文献   

11.
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相似文献   

12.
哥特式复兴是当代西方文化的景观。哥特式文化出现有其审美和文学根源。早期英国哥特式文学的发展是哥特式文化的土壤,并由此确立哥特式传统。其后,哥特式文学传统又影响了电影,从而产生了哥特式电影。而哥特式电影又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继承和发展了哥特式文学传统的要素,从而为哥特式在当代的复兴或哥特式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并成为当代哥特式文化重要的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胡愈之的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出版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但是他始终未忘情于文学 ,他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五四新文化时期 ,他积极加入郑振铎、沈雁冰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 ,从事文学活动。他写过不少文艺评论文章 ,并翻译了西方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他在广泛汲取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的基础上 ,抓住文学的本质特征 ,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世界的眼光、科学的见解来看待外部世界 ,从而形成开放进步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子媒介等现代传媒高速发展和文化消费主义日渐盛行的背景下,文学的制作、传播和消费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产业化、商业化.网络文学、视觉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出现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的文学需要在社会转型对价值观念的解构状态下迎接挑战,文学家需要挺起文化的脊梁做命运的主宰.只有捍卫文学的立场和艺术的尊严,敢于承担救赎与启蒙的社会责任,文学之舟才会在正确的航道上前行.  相似文献   

15.
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认为,各自民族的文学文本在输入地区能够有持久的影响并落地生根,通常是由于对该作家的理解,特别是对其文学文本的理解,较为符合输入地区读者的审美期待,这种理解贯穿在输入翻译过程中,而且始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有意的误读,使外来的文学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在极力宣传政治变革时,也在文学革新上作了一些尝试。如倡导创作通俗读物,作为政治改革和“开民智”的辅助手段;提倡“文与言合”,革新旧式语言;实践“觉世”之文和“新式”诗歌。但梁启超的文学革新尝试一开始就留下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首先是“俚语”、“群书”的归属问题,其次是“觉世之文”的所指问题。梁启超戴着政治帽子的文学变革初露端倪时就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文学革新刚刚萌芽就受到了功利与审美、作者与读者、雅与俗、传统与创新诸多对立因素的困扰。而随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形势使梁启超并没有着力将文学改革发展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的一部分,他的文学改革也只是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9.
前期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观念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其实该会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观,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诸多鲜明的差异.在"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鼓吹者茅盾和郑振铎那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网络言情小说是将传统言情小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小说形态,与传统言情小说相比,其种类繁多,与现实联系更密切,更多地映射出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了网络文学从创作到接受、作者身份与文学体制等诸多方式,庞大的网络文学用户群为网络文学甚至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商业价值超过了其文学价值。同时,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发展也显现了当代社会精英文化的失落、父权的失落及人们对爱情的不安全感与对美好爱情期盼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