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卖淫嫖娼活动是败坏社会有机体的腐蚀因素.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对卖淫嫖娼活动持续不断地打击取缔,但终未得到有效的制止.笔者现结合当前的社会状况,就如何增强综合治理卖淫嫖娼现象的力度,谈一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卖淫嫖娼活动曾随着旧制度的覆灭而一度消失,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并没有被彻底铲除。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消极因素、腐朽思潮或西风东渐或卷土重来,受其影响,卖淫嫖娼又开始死灰复燃,以至愈演愈烈,原因是多方面的。   卖淫嫖娼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不平等现象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其自身有顽固性和再生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卖淫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是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其制度本身不会产生娼妓。但由于卖淫嫖娼这一丑恶现象固有的顽固性和再生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只要有条件就会滋生蔓延。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3.
卖淫嫖娼和色情陪侍活动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淫嫖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是社会腐败的一种表现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耻辱。特别是近几年由“三陪”演变而来的色情陪侍活动 ,与卖淫嫖娼活动交织在一起 ,使这一丑恶现象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坚持不懈地进行整治与打击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有效地遏制和减少这类丑恶现象的发生 ,净化社会环境 ,打击和处理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本文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并针对这一现象的特点 ,从理论上、法律上和治理对策上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卖淫嫖娼这一丑恶现象,是与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共始终的社会现象。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消灭之前,是难以从根本上铲除卖淫嫖娼现象产生的土壤条件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确实具有不可避免性,但同时也具有可控制性。我们对卖淫嫖娼现象绝不是无能为力、一筹莫展的。八十年代初对卖淫嫖娼现象的沉渣泛起,就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随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只是由于卖淫嫖娼发展迅速,参与其间的违法犯罪人员猛增,甚至成倍上升;卖淫嫖娼蔓延范围广,像瘟疫一样迅速扩展。面对迅猛到来的“黄潮”,我们缺乏…  相似文献   

5.
卖淫嫖娼与刑法抗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淫嫖娼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据史学家考证,西方国家的卖淫嫖娼现象在古巴比伦时代已出现雏形,公元前594年,希腊的雅典城邦在建立国家政治体制的同时,即开始出现了公开营业的妓院和妓女。资本主义社会卖淫嫖娼现象达到了空前泛滥的程度,成为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娼妓在中国起源于殷商时代,直至解放前夕,我国的卖淫嫖娼现象极为普遍,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先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限制娼妓业发展,进而将其取缔,至 1957年该现象已基本绝迹。80年代以来又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其主要特点有:卖淫嫖娼活动逐渐趋于有组织化、社会化、职业化和半公开化;其形式和类型逐渐多样化;人员成分复杂化,几乎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卖淫人员心理多元,动机复杂。其主要原因有:该现象是剥削阶级社会遗留下来的历史产物,遗毒很深,短时间内不易消除;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一些错误观念,极大地刺激了该活动的发展;社会控制弱化,打击处理不力;病态家庭、婚内性生活不协调以及错误的人生观,成为部分人步入歧途的原因。针对现阶段我国卖淫嫖娼违法犯罪现状,笔者认为要在综合治理的前提下,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对卖淫嫖娼这一丑恶社会现象,虽采取了一系列查禁和打击措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特别是没有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并未能使之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1989年全国共立卖淫嫖娼刑事和治安案件6万多起,比1988年增加近一倍半。其实,目前到底有多少以卖淫为业的暗娼难以估计。卖淫嫖娼活动的日益蔓延、泛滥,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而同这类丑恶现象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不可能通过几次集中打击、取缔就能  相似文献   

7.
色情服务和卖淫嫖娼根治之策周理强卖淫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复杂的社会丑恶现象,近几年来在我国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伴随着卖淫嫖娼的恶性蔓延而滋生的商业性色情服务亦日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经连年治理,终不能有效遏制。如何预防、根治色情服务和卖淫嫖娼现象,已...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些县市城区美容发屋存在一定色情服务,成为卖淫嫖娼活动的媒介场所,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而且对社会治安构成现实威胁。遏制美容场所卖淫嫖娼丑恶现象,应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外来暂住人口管理,切实加大查禁打击力度,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卖淫嫖娼能否禁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卖淫嫖娼现象能不能禁绝,一直存在着争论,主流观点认为卖淫嫖娼是能够禁绝的,也有观点认为卖淫嫖娼难以真正禁绝,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应当设立类似西方的红灯区,论者都有比较充足的理论根据。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卖淫嫖娼活动严厉禁止,坚决取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迄今未能从根本上遏制住卖淫嫖娼蔓延的势头,斗争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此,社会各界反映十分强烈,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如焚。 今年 6月 30日,国务院再次部署“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卖淫嫖娼丑恶现象呈迅速蔓延之势,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毒化了社会风气.现根据近期我们分局抓获的104名暗娼嫖客的情况,对当前徐州市卖淫嫖娼活动的新特点及遏制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办发〔2 0 0 0〕 4 8号 (二○○○年六月三十日 )  公安部、监察部、文化部、工商局《关于开展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的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准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开展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的意见  近一个时期以来 ,一些地方的娱乐服务场所中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重 ,刑事、治安案件和恶性事故频繁发生 ,给社会治安特别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危害 ,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反响极为…  相似文献   

12.
陈宏斌 《公安研究》2013,(12):24-28
卖淫嫖娼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伴随社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从分布空间、职业群体、表现方式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公安机关应结合当前卖淫嫖娼行为借助网络、手机等通讯工具,逐步从现实社会向网络虚拟转化转移,网络营销、实体经营和线上联系线下交易的特征,从加强网络监管、严格规范管理、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坚决遏制卖淫嫖娼行为的发展,铲除其滋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13.
法律在哪里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行政、法律、舆论宣传等多种渠道,遏制、取缔并打击黄、赌、毒及卖淫嫖娼等严重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新刑法出台时吸...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卖淫嫖娼案件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中的卖淫嫖娼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表现在 :一、卖淫女的成分由以闲散待业人员及农村外来人员为主 ,向在职女工和下岗女工转变。二、卖淫嫖娼人员的文化程度呈提高趋势。三、既卖淫嫖娼又介绍卖淫嫖娼的人员增多。四、卖淫嫖娼活动大多发生在宾馆、饭店 ,其中以租住“钟点房”为多  相似文献   

15.
卖淫嫖娼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它败坏社会风气,诱发各种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因此,党和政府下决心要铲除这种社会丑恶现象。但是,近年来这种丑恶现象不仅没有得到彻底根除,相反,在个别地方却有愈  相似文献   

16.
卖淫嫖娼是一种丑恶现象,在我国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虽经历朝各代查禁取缔而终不能使之根绝,称其为社会顽疾当属恰如其分。   近年来,随着娱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逐渐滋生蔓延。尽管各地区、各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打击整治行动,但这些丑恶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十分突出,部分地区甚至日趋泛滥,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腐蚀党政干部,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工作中还发现,这类社会丑恶现象常常随“气候”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48号 2000年6月3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公安部、监察部、文化部、工商局《关于开展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的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治安管理部门在预防、控制卖淫嫖娼活动中处于前沿地位,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治安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广泛依靠社会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综合运用各种治安管理手段和措施,实现对暗娼、嫖客及相关违法犯罪人员活动的地域和场所的有效防范、控制与治理,是综合治理卖淫嫖娼的系统工程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卖淫嫖娼活动呈现出新特点: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是妇女卖淫的主要原因,地区价格差异决定妇女流窜卖淫的走向,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卖淫嫖娼团伙呈增多趋势,卖淫嫖娼活动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等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隐蔽性。卖淫嫖娼活动之所以猖獗,一是由于参与人员的畸型的金钱意识和颓废的伦理观念,二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着性的“买卖市场”,三是色情文化的泛滥和贩卖拐骗妇女卖淫为娼的犯罪活动的存在,四是司法机关的打击缺乏力度。因此,禁止卖淫嫖娼的宏观策略应该包括:设立“卖淫罪”和“嫖娼罪”,并加大惩罚力度;重点打击强迫、组织、引诱、容留、介绍她人卖淫的犯罪分子;严惩有关淫秽物品方面的犯罪;严厉打击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南京夫子庙地区文化、娱乐、餐饮、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其它种种原因,从八十年代开始,已绝迹四十多年的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并且日趋蔓延。笔者通过在夫子庙地区的实地调查。充分认识到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共性,及其表现在夫子庙地区的个性,并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