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在三个向度上展开:一是思维变革——从抽象理性转向实践理性;二是主体关注——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三是制度变迁——从资本现代性转向人类解放的现代性。其实质是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澄清,确立科学唯物主义的批判原则;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和现代资本主义弊病的揭露,建构人类解放的现代性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
邓永芳  蔡益群 《前沿》2012,(11):37-41
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源于对前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变革,即从神性走向人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支柱: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观念、契约精神。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也经历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争。经典的政治现代性遭遇了马克思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与后现代性多元主义的批判,社会主义政治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与资本主义政治现代性之间的一个现实环节。  相似文献   

3.
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源于对前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变革,即从神性走向人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支柱: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观念、契约精神。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也经历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争。经典的政治现代性遭遇了西方后现代性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批判,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与资本主义政治现代性之间的一个现实环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从根本性质上看是政治现代性批判理论.西方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大都具有非政治性的特点,都把现代性归结为哲学和文化问题,进行哲学和文化批判.马克思则强调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这是由其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实践和历史本质决定的.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是通过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来完成的.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的政治幻想,批判了以政治幻想为基础的政治实证主义,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条件.后政治和后市民社会是人类未来必然的社会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肇始于启蒙理性反思的历史背景下,自建构伊始就包含着后现代的理论潜能。20世纪初,卢卡奇、本雅明、列斐伏尔等西马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研究的整体路径转向主体意识问题,具有强烈主体解放、物化意识形态批判、多维决定倾向的空间思想体系被建立起来。伴随着20世纪末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范式转向,哈维、索亚等人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引入了解构"元叙事"范式的后现代阶段,以反对归化还原、突出他者空间、祛除精神—物质二元论为总体思想进路。"空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阐述的重要论域,经由对空间问题的探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逻辑隐线显得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6.
业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社会思潮的后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问题给予了全方位的关注和重点聚焦。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从后现代立场对现代性展开深刻的理论分析,其现代性批判理论旨趣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现代性的对抗和抵制;对现代性的解构与消解;追求后现代的碎片化和差异化。这样一种崭新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现代性诊断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有着诸多的联系和异同,他们有着相同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实质;又存在着理论旨趣的迥异和对立。如何认知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独特风格、新颖观点和别样论断,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朱菊生  王志刚 《求索》2011,(10):107-109
20世纪80年代以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论域逐渐从经验理论转向规范理论,但这种政治哲学转向并没有呈现出一种断裂性的特征,相反,早期剥削等经验性范畴被有机地融合到政治哲学批判的框架中。运用新的批判路径和范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公正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试图设计出一套能消除资本主义缺陷的可行的社会主义蓝图。“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试图挖掘马克思理论中一直被传统马克思主义所忽略的规范性理论资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现代性在蓬勃发展中已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自身的弊端,面对“物质利益难题”,马克思开始质疑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犹太人问题在本质上属于现代性问题,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的构成维度,犹太精神只是市民社会的精神反映。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批判,揭示并超越资本主义“旧”现代性,马克思找到破解现代性难题的出路——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批判问题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理论议题,在他那里,对于现代性的审视不仅是一项哲学任务,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所在。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有一条清晰的运思逻辑:从哲学批判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深刻剖析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感性活动”批判黑格尔的“纯粹活动”、以“现实主体”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体”,同时批判了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抽象理解。以此,马克思摧毁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抽象的主体性。然而,哲学批判难以切中社会存在和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难以触碰现代性问题的根基。基于此,马克思将现代性批判上升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具体考察了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现象与私有财产问题,并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批判资本主义问题,最终揭露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者表面上拒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政治意识形态,实质上却重新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后现代意识形态,成为掩盖晚期资本主义现实矛盾、合法化全球资本主义现状的理论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该认清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本质,识别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解构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1.
杜艳华  夏学花 《求索》2014,(3):4-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是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依据,对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进行反思、评判及重构而形成的思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欧洲丰富的现代性思想遗产和先发的现代化运动为其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现实土壤;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他们深刻认识、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条件;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思想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促使其世界观发生转变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内在动力;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也是他们创立现代性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之一。深入研究这屿条件.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思想体系的内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要求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揭露资本逻辑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我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尺度;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蕴含的实践视角、历史视域及辩证分析方法,是我们透视各种社会思潮实质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总体理论视野,为我们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3.
社会理论不仅是现代性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性发展的矫正仪.批判的社会理论,将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向了历史的深处.它所强调的是,真正的社会理论应该以批判性和实践性为其本质特征,以个体解放和社会解放为其价值旨趣,以对现代性以及理论自身知识建构双重意义上的批判、规范与重建作为核心内容,通过重建理论与公众的联系,实现社会的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是实现彻底的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毕生研究成果结晶的《资本论》,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巨著。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对具体的经济范畴的分析入手,对资本主义的症候进行了诊断,深刻揭示了资本增殖的逻辑及其剥削的秘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和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将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探索熔铸于其理论研究中的"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当中:其中,哲学批判体现的是人类解放的存在论关怀;政治经济学批判展现的是人类解放的认识论自觉;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则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实践论探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真正实现了"三大批判"的理论统一,并将三者融入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探索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凸显出来。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包含着对现代性的深刻洞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他对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中。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价值是:客观上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在反思中发展;有利于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看来,风险概念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风险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的批判性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紧密关系是任何传统西方哲学所不能比拟的。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后果,而现代性以资本主义为中心,只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最为深刻的分析。因此,在批判风险社会这个课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仍然是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无法超越的,它更为深刻和科学地回答了如何透视风险社会的本质和解决风险社会的困境这两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马克思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国家的侵略、奴役和压迫等政治和经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卢森堡、布哈林和列宁也主要从经济角度剖析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后殖民主义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18.
陈乐 《长白学刊》2006,(1):61-63
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当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独树一帜、蔚为壮观,在思想意识和现实生活两个领域都曾经产生过颇为重要的影响。就其理论贡献而言,最主要的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涵的批判精神的拓展与深化,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知识和文化领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一种现代性的视野,呈现出一种现代性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社会或者现代社会经济规律的阐发构成了马克思批判现代性的理论基石。这种阐发不是出于"应然"立场的情感控诉和评定,而是社会必然性规律的发掘。事实上,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一种总体性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各个视阈的全面批判,牵一发动全身。基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分析,在马克思那里,现代性起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现代性的动力源于资本主义的内在扩张性,现代性的病症源于资本主义异化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则体现在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上。  相似文献   

20.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理论逻辑看,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实现了从主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右的机会主义向主要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批判左的教条主义的嬗变;从现实需要看,继续批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批判大众化中的教条化、庸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的逻辑、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