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贾云平 《岭南学刊》2011,(1):99-102
广州要突破知识创新的瓶颈,必须创新财税优惠模式,优化财政投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建设;试点中新知识城,促进知识创新型企业集群化创新;规划大学知识创新工程,提升大学的知识创新功能;探索建立知识创新战略联盟以及优化环境,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楚梅 《今日上海》2012,(9):14-18
今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8月15日,上海也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贯彻国家战略,以新要求对科技创新作全面部署。在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在介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背景时,使用了“关键时期”、“攻坚阶段”这样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德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德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从现状看,我国大学德育活动在某些方面仍然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必须从高等教育规律和整体出发探讨大学德育发展问题,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讨大学德育活动中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人的主体性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文化人”假设的理论等充分显示大学德育创新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当前大学德育弱效的原因有德育价值不可选择、德育内容远离生活、德育过程缺乏沟通、德育评价简单划一等。因此大学德育创新的原则策略在于坚持发展性原则,促进德育目标的重申与反思;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强德育内容的整合与选择;坚持互动性原则,重视德育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坚持规范性原则,追求德育评价的优化和实效。  相似文献   

5.
创新分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机制,应该对创新进行分类研究。从历史哲学上看,创新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的,或者说物资质料方面的创新;第二,能源的,或者说动力方面的创新;第三,信息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交换这种认识的方式;第四,关系方面的创新。人所涉及的关系,不外乎两类人与自然的关系,藉此人与自然交换物质和能量,以保持自身的存在和种的延续;人与人的关系,藉此人们相互交换活动及其成果。在这些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给历史进步、社会发展以巨大影响——前者表现为技术形态,后者表现为社会形态;第五,观念、理论方面的创新。任何创新、特别是重大的创新,都不可能是孤立进行并独立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科技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上海科技创新实力居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科技情报助推企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明确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早两年前,上海市委市府已提出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这些都把企业推向了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也给上海的科技情报工作吹响了冲锋号角。如何发挥科技情报工作的先行作用,让情报服务真正和科技研发、企业创新对接起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一直在努力探索。让情报服务成为引领上海自主创新的助力器、导航员,成为上图情报人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大学文化创新的五创模式可以分为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制度建设、文化内涵、大学形象五方面,从而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地创新大学文化,使大学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使大学文化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胡庆祝 《人民论坛》2011,(11):208-209
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大学文化创新的"五创"模式可以分为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制度建设、文化内涵、大学形象五方面,从而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地创新大学文化,使大学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使大学文化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创新群落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创新群落包括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各类研究性大学、研究机构和各种创新服务机构。创新环境包括促进区域创新的体制、政策、市场、基础设施条件、文化等要素。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研究性大学和研究机构、服务机构与创新环境,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循环,统一于创新的整个生态  相似文献   

11.
杜传忠 《求索》2023,(2):130-136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之义,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有效集中创新资源,提升创新组织效率;有利于形成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需要多管齐下:构建以国家创新平台为核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多元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在天津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人大代表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的实施实践证明,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着力于观念创新.认识上实现新飞跃;着力于机制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着力于服务创新.切实保障代表履职。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2):98-98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网络体系。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1.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主体性要素是指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某些主体性要素可以缺失;资源性要素是指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大学治理新常态是当下大学发展的一个时代特征的展现。学生作为构成大学的主要部分,显然也是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但就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角色的失范与行为的偏移。因此,为适应大学治理新常态的时代要求,有必要从制度建构、组织培育、渠道拓展和主体塑造等方面寻求学生参与创新发展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5.
微观     
《小康》2018,(1)
正@九月小事:育人树,必历心血苦,树欲林,必解天下苦。最近,一段4分多钟的视频,在浙大师生的朋友圈里刷屏。这是蒋克铸教授的最后一课,150名来自各个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来听。他是浙大机械工程学院资深教授,1994年退休后反聘到竺可桢学院直至2008年。这一次,84岁的蒋老仍然"倔强",大家4次请他坐下讲课,但他总是摆摆手,一直坚持站着讲了3小时。他说",站着上课,是一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点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是大师之谓也。  相似文献   

16.
在2009年火红五月的上旬.温家宝总理来到福建.就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问题一路进行走访调研.他在一家公司里看到一件件科技含量很高的创新产品.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说:“创新赢得实力。创新赢得领先,创新赢得发展。创新赢得尊严。”  相似文献   

17.
综观上海地区科技创新的过程,有四大“不对称”现象正在阻碍着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务必高度重视。为此,我建议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构筑“创新上海”的大讨论,以巩固市科技大会的成果。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彻底解决四大“不对称”的背景条件下,上海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使上海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率先走上科学发展模式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一轮金融创新高潮正在到来,伴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和国内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愈加强烈,金融创新将成为下一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又一着力点。上海要保持在国内金融业的领先地位,必须高度重视这一轮金融创新高潮。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安》2012,(18):60-61
企业创新需要很多条件,如人才、资金、技术与合理的创新管理体系等,但最关键的是具备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到底什么是创新的企业文化,似乎并无准确的定义。其实,创新的企业文化具有三大特点,其一,敢于承担风险;其二,敢于并善于变革;  相似文献   

20.
朱坚强 《群众》2011,(11):71-72
政府管理创新的切入点比较多。在政府职能转变层面,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消解人为造成的市场分割与壁垒;在技术层面,可以通过信启、技术改革原有的工作程序和组织结构;在机制层面,可以引入人力资源竞争机制,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而这三方面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密切的联系。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以及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强弱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制度紧密相联,高度重视和积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当前创新政府管理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