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胜萍 《现代法学》2003,25(6):26-30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作为迅速、廉价地解决民事简单案件的诉讼程序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肯定和适用。设立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并非仅仅是为了提高法院的办案速度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而是基于公民获得司法救济权、诉讼费用相当、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适时审判等诉讼法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源于人们对诉讼效率的考量及解决纠纷经济性的认同。简易程序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并不是普通程序的附属程序或辅助性程序,作为一种独立的解决纠纷的诉讼程序,有着独立的功能与价值。但是由于立法不完备等原因,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不规范,致使其未能充分发挥简易、迅速解决纠纷的功能,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不断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下称民诉法)第十一章规定有简易程序。怎样正确理解和适用简易程序?怎样区别适用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界限?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坚持依法办案,保护民事诉讼当事人合法诉讼权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何谓简易程序简易程序,就是简便易行的民事诉讼程序,它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说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它简化了第一审程序,体现了“简、易、便”的特点。“简”,指的是程序简单;“易”,指的是易于执行,“便”,指的是方便群众,便利审判工作。但是,它不是审判工作的简单化。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也必须认真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准确适用法律。同时,也要重视调解。不论是调解还是审判,都应开庭审理。在开庭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程序的简易化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引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磊 《政法论丛》2008,(4):15-18
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中并立的两种基本程序构造。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简易程序在诉讼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对于缓解日益增大的案件压力、扩大司法吸纳纠纷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追求民事诉讼程序简易化的背景之下,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机制备受关注。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小额诉讼程序的引入等理论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均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对简易程序建构的法理基础缺乏应有的认识与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简易程序建构法理基础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简易程序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民事程序选择权是各国普遍确认的一种民事程序权利,其理论基础是提高公众对民事诉讼的信服度和接纳度,增进民事诉讼效率。在我国目前现有的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上应当完善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言词审理与书面审理、一审程序与二审程序等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产生是伴随着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对诉讼效率追求的基础之上的。但同时,任何一个程序的建立都是需要遵守公平公正原则的。本文就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的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缺陷及其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立法上的粗疏与司法实践中的滥用,在对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立法的理论基础进行考察之后,对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从其分类、适用标准、程序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简易程序的审判制度。下面就学习简易程序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研究。 第一,什么是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就是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便利群众诉讼与便利法院办案。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总的讲都是贯彻了“两便”原则的,其中简易程序与其他程序相比,体现更为鲜明。 诉讼程序决定于案件的性质,不同性质的  相似文献   

10.
民事简易程序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基于长期以来我国民事简易程序诉讼立法上的粗疏和实践操作中出现偏差的现实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民事简易程序的司法解释。为了真正建立起一种民主、诚信、方便、经济、快捷的民事简易程序,适合公正与效率的要求,本文对该司法解释作了仔细的研判,梳理出我国新形成的民事简易程序制度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期使更多人关注我国民事简易程序制度的发展,使之朝着更具有现实基础的合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建立民事诉讼执行契约制度,既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又有现实基础。其法理基础主要表现为:民事诉讼执行契约是当事人处分权和辩论权的体现,是公法私法化的表现,可以很好地弥补判决的局限和解决纠纷,其现实基础主要表现为:执行难,当事人合意的可能性以及我国诉讼体制转型的契机。但民事诉讼执行契约制度也存在影响程序安定、影响司法公正和侵犯案外人利益的局限性,应通过制度对其局限性予以消解。  相似文献   

12.
略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之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略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之结构赵钢一、引言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42条之规定,简易程序乃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审判程序。作为与普通程序相对而言、并列而存的第一审程序,简易程序之立法意旨显然在于通过简化普通程序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独立性具有现实基础、法理依据和程序功能,各国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区别于简易程序的立法规范.我国《民事诉讼法》应采用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专章规定的立法模式建构小额诉讼程序规则,以实现案件真正的繁简分漉,实现小额诉讼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进而满足民事司法大众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张芳芳 《政法学刊》2011,28(5):49-54
小额速裁程序制度已经突破传统诉讼程序设置的基本原理与框架,在法律定位上,该程序应当是与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独立并存的审判程序。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法理交错适用、诉讼成本与诉讼收益相适应、效率与公正价值的衡平、诉讼合意与能动司法的协调是该程序的理论基础。我国小额速裁程序制度的完善应当在依据其基本法理、反思各地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从体例结构到内容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赵泽君 《现代法学》2008,30(2):108-117
通过民事争点整理程序充实审前程序已成为各国民事诉讼制度上的一个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不仅是民事诉讼历史演进的结果,而且有其深刻的法理基础和哲学基础。我国民事争点整理程序尚付阙如的现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事诉讼纠纷解决功能的实现。应在建构我国民事争点整理程序时应从争点整理的主体、客体、范围、时间、地点以及方法和结果几个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兼顾我国法律体系,进行具体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6.
英美法系简易判决程序之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简易程序的运用日益受到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这一状况首先反映出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但是不仅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①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且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形成完备的简易程序体系,简易程序的这种发展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诉讼程序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除了完善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之外,还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简易程序形式。基于  相似文献   

17.
简易程序理应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效率与公正并存,并充分考虑当事人意愿的程序。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民事简易程序现状及立法欠缺,探索其法理基础,改进其操作机制和运行体制,从明确适用范围、弱化审前准备、简化诉讼过程、强化庭前调解这几方面提出完善方案,发挥它定纷止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当事人需要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交证据,从而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举证时限制度的法理基础,即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结合、程序的效率价值、程序的安定价值以及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林淳 《法制与经济》2008,(22):101-103,106
简易程序理应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效率与公正并存,并充分考虑当事人意愿的程序。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民事简易程序现状及立法欠缺,探索其法理基础,改进其操作机制和运行体制,从明确适用范围、弱化审前准备、简化诉讼过程、强化庭前调解这几方面提出完善方案,发挥它定纷止争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诉讼的法理性透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常怡  黄娟 《现代法学》2001,(1):33-38
现代社会的诉讼制度设计根据社会冲突的性质可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这三大诉讼在程序设计上有着共通的法理 ,即公正与衡平。文章从程序结构法理以及程序运作法理这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随后 ,本文通过对诉讼中引入“合意机制”的思考 ,对现代诉讼的价值导向进行了反思 ,指出弘扬个体自治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