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科 《前沿》2011,(18):40-4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确立,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使这项符合民主政治要求的制度得到落实,需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找到促进《条例》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阶位低,法律体不完善,信息公开范围不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介绍了美国、日本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状况;提出了从立法障、机制保障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建议,特别强调应将公民知情权纳入宪法、尽快促成更高阶位的立法、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公开的例外范围、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意味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  相似文献   

4.
国外一些国家通过行政程序法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立法对本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律化,我国也在近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将实施。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内容、限制、方式、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在辩析政府信息公开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和实践的历程,并主要从立法层面提出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日,是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一部一年多前就已颁布,名叫《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行政法规正式实施。 在中国已经出台的上千部行政法规中,鲜有一部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般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望。原因就在于,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专门法规,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最重要的制度创新。 但是,一部仅仅写在纸面上的法规并不足以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正因此,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之时,我们有理由深入探寻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背景,历史变迁和理念擅变,并发出这样的追问——面对即将到来的“信息公开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立法层面,是否已真正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行政公开法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新起点。尽管它体现了一系列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原则和制度创新,但通过1年多的实施情况来看,该条例本身的内在缺陷日渐暴露出来。本文拟通过对该条例相关条文的模糊性规定入手,从立法原则、法律位阶、公开内容以及申请人权利保障等方面层层对其立法缺陷进行评说,以期政府信息公开领域法制之完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其实施中存在的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推进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与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概要介绍了湖南省政府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对政府网站建设的促进作用。重点分析了当前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界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各地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公职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信息公开透明度差导致群体事件频发;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最后从加强立法、提高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而建立,但是该条例并未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基础。虽然学界通说将知情权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依据,但是从我国《宪法》具体条文来看,知情权并不能作为该制度的宪法依据。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依据应当是人民主权原则。将人民主权原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依据,既有理论支撑,也有外国立法例可借鉴,并且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信息流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非有四支不可或缺的相关信息流,包括政府间的内部公开信息流、公众间的外部公开信息流、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的主动公开信息流和公众向政府申请信息的被动公开信息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其实是一支主动公开信息流,是我国开展近30年的政务公开工作一贯做法的延续。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不是为了公开而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其中一个就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是刑罚制度改革的产物,我国探索性地开展这项工作,但存在立法滞后、制度尚不健全、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管理手段和矫正队伍素质不高、没有科学的再犯预测和监督控制机制。因此,加紧社区矫正的立法、完善科学的裁量机制、健全的执行体系是当务之急,以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信息的开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也会造成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构建一个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需要从完善立法、规范公权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贵州省的民族立法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贵州省民族立法的全面情况及民族立法为民族自治地方带来的显著效益和成绩。同时指出了民族立法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和存在的不足。对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特点和将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民族立法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光 《青年论坛》2013,(6):107-113
立法后评估是衡量或检验一部立法质量高低的基本制度.因立法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制度功能和意义,其可操作性的理论设计较为详备,以及对一些前沿性理论和制度的容纳,使得该制度“看上去很美”.然而,可靠性与有效性是立法后评估走向“实际很有效”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尽管汪全胜教授等所著《立法后评估研究》对立法后评估的基础理论及如何操作进行系统论述,但没有从理论上有力解答评估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问题,尤其是如何保证评估信息的可靠与评估回应的有效.立法后评估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也表明我们对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对此,可通过重构评估主体模式以及改进评估方法和技术等方式,来增进立法后评估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须注意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刚刚起步,一些理论认识上的缺陷,将对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笔者在文中就循环经济的本质、循环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循环经济法律移植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 ,应该有其经济学理论作立法依据。本文对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及其法学意义的分析 ,是研究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志愿者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也时有发生,因此,通过立法维护志愿者的权利至关重要。志愿者权利的主要有:参与权、信息权、物质和安全保障权、培训发展权、豁免权、褒奖权、名誉权,这些都需要在立法中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在中国目前法律框架下是不受肯定的,但是出于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民合法利益的保护,流转是十分必要的,且事实上存在的地下流转市场呈失控状态。因此,立法对宅基地流转予以确认,建立良好的流转管理体制,对维护农民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土地权利和利益的合理配置,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将会带来生命科学的巨大进步,但同样也会带来许多人们前所未遇的法律问题。基因信息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基因信息自身的特点致使基因信息隐私权在内容和客体方面不同于一般的隐私权,法律应当采取特殊的手段对基因信息隐私权予以保护。文章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信息的介绍,分析了基因信息隐私权的涵义、内容等,并提出了保护基因信息隐私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lthough gender-based violence prevention programs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HEs) are mandated by federal legislation,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prevalence or content of programming is limited. The present exploratory research examines campus websites for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itle IX eligible IHEs that offer at least a four-year degree (n = 389), assessing whether IHEs offer prevention programs and whether programs include information cited in federal legislation or adhere to best practices. Differences in programming are also examined across IHE type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ost IHEs report offering prevention pro- grams (86%), but that differences do exist across IHE type: 97% of public nonprofit IHEs report programming compared to 46% of tribal institutions. Disparities also exist across IHE types regarding the content of programming.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to advance prevention programming to better align with “what works” in prevention science or what is expected by federal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